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雲譯
你見過圍著老公轉的女人嗎?
不管什麼事,都是我老公也挺喜歡的。
不管做什麼,第一句都是「我得問問我老公」。
乍一看,她好像挺幸福。
撕開了,卻鮮血淋淋。
她沒有自我,二十四小時圍著老公,仿佛真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犧牲自我,換來的婚姻,幸福嗎?
知乎上一個匿名律師,講了自己代理的一個離婚案。
鬧上法庭,爭奪孩子的撫養權,這個男人不講一絲情面,說:
「我學歷比你高,有利於孩子教育;我有收入,你沒有,你多年沒有工作,脫離社會;
我本地戶口,孩子馬上要上小學;
你外地戶口,離婚後大概要回老家,孩子也不可能跟你走,更換生長環境對孩子不利;我有房,你沒有......」
被逼成這樣,女人難道不生氣嗎?
不!她早就不敢生氣了。
直到法官問:「你有意見要發表嗎?」
她才抬起了一直低著的頭,小聲說:「我今天生日,你說話能不能留點情面?」
我做情感諮詢這麼多年,看多了相似的事,漸漸明白:結婚時的一句「我養你」,便有離婚時「我養的你」。
什麼樣的女人一定會越活越糟,越來越無力,直至山窮水盡,走向深淵?
答案就是圍著老公轉的女人。
她們一點點讓渡對自己人生的權力。
先是事業。
著名的離婚律師吳傑臻說過:「男人想要安全地出軌,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把女人圈養在家裡。」
生存能力一點一點地消失殆盡。
然後是感情。
哪怕對方一無是處,也處處忍讓,處處遷就。
最後是自我。
越來越不把自己當回事,讓自己低到塵埃,什麼都不配得到。
明明是一眼可見的高風險,為什麼非要拿著自己的一生去賠個精光?
有的女人需要被人占據。
什麼意思?
《康熙來了》的製作人王偉忠曾這樣評價小S:小s就跟跳鋼管一樣,她必須有根棍子,繞著那根鋼管才能起舞。
以前是大s,後來是蔡康永,再後來是老公許雅均。
這個「鋼管」不管好壞,就算是渣的不能再渣,都沒關係。
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面對男朋友的暴力,松子說:「你打我也沒關係。」
面對男朋友的墮落,松子說:「不管是去地獄還是什麼地方,我都跟著他。」
她一遍又一遍地要求男朋友對她說:「我們永遠在一起。」
那些圍著老公轉的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犧牲自我,滿腦子只有老公,像極了這句話:「只要你不拋棄我,要我怎麼樣都可以。」
為什麼呢?
有兩個原因。
- 哪裡有庇護,她就去哪裡。
賈靜雯從小被爸媽捧在手心,美好在大學時戛然而至,爸爸身患重病,去世。
羽翼還未豐滿的年紀,她就不得不承擔起生活的重壓。
別人還在象牙塔的年紀,她不得不輟學。
別人還拿著家裡的錢待在象牙塔中,她已經沒法按時吃飯地拚命工作。
如果能活的舒服一點,沒有哪一個女人願意戴上厚厚的盔甲。
可沒傘的人,只能在大雨中跑的快一點,再快一點。
好在,她走紅了,讓家裡過上好日子。
這時,情感上的孤獨才又襲來,她的感情一言難盡。
拍攝《法醫奇案》,被曝她和有婦之夫生情。
可人總會在一個坑裡反覆跌倒。
兩人分手以後,賈靜雯又愛上大她12歲的馬景濤。
談起爸爸的去世,她說:「這一直是我心裡的痛和遺憾。」
她渴望一個庇護,渴望一個人為她撐起一把傘,渴望自己也能歇一歇。
- 哪裡有意義,她就去哪裡。
曾聽過一個案例:
一個女人溫柔似水,百般付出。
可是,當老公說:「想要離婚。」
一向溫柔的女人,瞬間卻變成了另一個人,從天使化作惡魔。
她叫來年幼的兒子,當著老公的面,往死里打兒子,直到老公答應不離婚為止。
為什麼呢?
因為在她的整個人生中,所有的意義都建立在老公和家庭上。
在她的內心中,她這個人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而只有通過溫柔似水,百般付出,不斷為別人創造價值,獲得別人的肯定。
老公在,她的存在就有意義。
老公離開,她整個人都完了。
成功地找到給予自己庇護和意義的那個人,可能嗎?
一位來訪者在離婚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深以為然。
幸福的婚姻,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而不幸的婚姻,卻常常始於雪中送炭,炭燒著燒著沒了暖意,只剩刺鼻的濃煙和滿地的狼藉。
是啊,就像是一個魔咒。
越是想要找一個庇護,卻越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越是想要在別人身上找到意義,卻越是活的麻木又空虛。
在感情中屢敗屢戰,難道圍著老公轉的女人就沒想過改變嗎?
我在諮詢中見過太多的女人,也曾鼓起勇氣往前邁出一步,可幾天之後,甚至幾小時之後,仍然選擇了飛蛾撲火。
或許你會說:「圍著老公轉的女人也太沒用了,現在都什麼年代了。」
或許你會說:「就不能獨立一點嗎?」
或許你還會說:「要提升自己,去改變,去成長,學會愛自己。」
可是,不能!她們真的做不到。那是因為太過渴望,無法抗拒。
什麼意思?
知乎大v朵拉陳說過一段話:
比如,一位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疼愛她的父親形象,她自己的父親可能既暴力又冷漠,因此她對於「慈父」有強烈的飢餓感。
當遇到一位伴侶,在某些時刻對她展現了「慈父」般的特質:照顧、溫柔、親密。
就算伴侶還有其他的特質:比如控制、不忠,這位女性也會牢牢地抓住伴侶「慈父」特質,不願意放手。
我們大多數人在心理的某一些方面都有長期的「飢餓感」,而且這些「飢餓感」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被消除。
你沒法讓一個餓了一周的人,眼睜睜看著落在地上的餅乾渣渣,卻不撿起來吃掉。
你跟她說:「吃髒東西會拉肚子,會生病。」
她嘴上說著「對對對」,心裡可能覺得你是個傻子,她不吃,可是會死的。
人餓起來,是很可怕的,吃樹根,吃皮鞋,吃垃圾,吃人肉,甚至易子而食。
這種飢餓感,換到婚姻情感裡面,這是一樣的。
那些圍著老公轉的女人,她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呢?
就是善待自己的飢餓感。
什麼意思呢?
周國平說,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
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善待自己的飢餓感就是從第一種狀態走出來,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出被「飢餓感」操縱的生活。
劉敏濤結婚七年,幾乎都是在家相夫教子。
為什麼離婚呢?
她講過一件小事:
兩人去日本旅遊,她很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最終沒有吃到。
她說:「因為我身無分文」。
如果你也處在這樣的婚姻中,學會為自己做一點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給自己買一個冰淇淋,買一件喜歡的衣服。
僅僅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你就能慢慢地找回自己的力量。
就像劉敏濤說:
「或許一切都是剛剛好。也許是受到了婚姻變故的影響,也許是隨著歲月的積累,我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清醒,更加透明。好像慢慢發現,自己需要什麼,能夠做到什麼,希望做什麼。」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腳印,又一個腳印,每一件小事,每一個小小的選擇所積累而成。
你,願意再給自己一個新的人生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6tVbm4BMH2_cNUgJ5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