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大變局的背後(上)

2022-03-02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晶片大變局的背後(上)

未來誰擁有晶片自研技術誰就將取得技術上的優勢,而在中國情況完全相同前面有華為麒麟晶片現在其他國產手機巨頭也開始自製晶片。本來是很值得尊敬的事情,但是奇怪的是人們對它的評論反而出現了兩極分化。有人說自研晶片值得肯定,也有人說自研晶片主要是噱頭沒有核心技術,總之就是有很多人不認同國產手機自研晶片,關於這些爭論我們暫且不論對錯。

但是看問題的角度稍微有點稚嫩,我們不要把眼光放在一個品牌,也不要把眼光放在當下,如果你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國產手機布局晶片那麼你會發現國內手機晶片的競爭也在緩緩展開。

如果我們能好好利用這種競爭不說讓我們的手機和晶片行業脫胎換骨至少也是受益匪淺。國產手機為什麼必須要自己的晶片,又為何瘋狂內卷。

其實不管是OPPO還是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自研晶片都是有歷史因素的,蘋果、三星和華為都是這麼過來的。尤其是華為它從備受質疑到現在被認可也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早在2004年時華為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專門從事晶片設計,它的首款手機晶片是K3V1被它搭載在了HUAWEI C3800上,因為這款手機的口碑並不好,K3V1製成差、功耗高、發熱量大被稱為「火龍」導致HUAWEI C3800的銷量並不如意其實不只K3V1 後來生產出來的K3V2 以及麒麟系列的前幾款晶片性能也都不怎麼樣直到麒麟710之後才慢慢地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當然再之後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華為在遭到打壓之後手機業務慢慢淡出了市場,但是它對消費者的影響卻依然在。

很多人對國產手機的期待已經從見到那的堆疊參數轉變為手機是否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在核心技術面前晶片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也是華為之後各個廠家自製晶片的動力。自研晶片可以滿足自家粉絲的期待又可以豎立起品牌壁壘,所以各個廠家才願意去嘗試。但是自研晶片有沒那麼簡單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成本和難度都非常大,我們有很多消費者對自研晶片不抱希望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就像華為早期一樣即便手機巨頭們願意去做也不願意相信他們能做好。歸根到底就是對他們的信任不夠其實我們去評價一個公司是否真心在研發晶片不要只看他怎麼說,而是要看他怎麼做以及做到哪個程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49aaaf14bec77d25e371db30489c0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