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虛假,服裝廉價,《長風渡》卻有望破《狂飆》記錄

2023-06-19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人物虛假,服裝廉價,《長風渡》卻有望破《狂飆》記錄

刷完前六集,基本可以肯定,《長風渡》是一部很割裂的劇。

具體表現在收視率和質量難以匹配。

先說收視率。

《長風渡》在昨天登陸愛奇藝,當天熱度7000,第二天飆到9000。

這個飆升速度,非常驚人。

要知道,開年劇王《狂飆》,用了7天熱度才破萬,而這是愛奇藝史上的最快破萬記錄。

按照目前的趨勢,《長風渡》有望打破《狂飆》的破萬記錄。

在新劇的維度上,《長風渡》打敗熱度最高的《夢中的那片海》只是時間問題。

再說質量。

我覺得不太行。

根本原因是,男女主的形象,根本沒有立起來。

女主柳玉茹的夢是嫁豪門,當誥命夫人,提高母親地位。

然而,她的言行舉止卻非常讓人迷惑。

她出場後的第一個困境就是要給母親治病籌錢。

然而,她發現親手做的狐裘被姨娘賣了,她不找姨娘要錢,而是去找買家算帳。但凡腦髓沒有貴恙,都很難這樣做。因為後者的時間成本和執行難度,都遠遠高於找姨娘要錢。

劇中反覆強調,柳玉茹是模範閨秀。然而,她卻敢提著大刀去青樓捉夫。

這一幕把我震到了,即便她不考慮老公是佯州第一首富之子顧九思,是有頭有臉要面子的人物。

她去青樓捉人,口口聲聲標榜的的教養在哪裡?

最奇葩的是,柳玉茹當著眾人的面說她原本是要嫁給葉世安的,是顧九思害了她。

她口口聲聲說,擔心別人質疑她母親的教養,然而她的所作所為,非常有辱門風。

柳玉茹有賣家秀一樣的閃亮形象,然而,劇情卻是讓人失望的買家秀。

人物形象沒有立起來,服道化也非常廉價。

顧家是江南首富,朝廷都想要結(la)盟(long)的存在。柳玉茹嫁到顧家後,一共就換了三次衣服。婚禮是一次,回門是一次,淡青色服她能從第四集穿到第六集。

後面還會不會繼續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江南首富家明媒正娶的正宮娘娘,不至於這樣寒酸。

如果你刷劇足夠仔細,你會發現,服裝同樣寒酸的還有顧九思的母親。

服化道上不去,讓《長風渡》時常流露著廉價感。

男主顧九思的人生理想是婚戀自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然而,他和柳玉茹先婚後愛的磨合很難讓人信服。

畢竟,顧九思是一位父母雙全,衣食無憂的富二代,這種被父母寵大的小孩,已經享受到呼風喚雨的生活。柳玉茹用暴力手段馴服他,她越強調自己的權威,男主的逆反心理應該越大。

然而,劇情卻讓男主從一個對讀書不感興趣的紈絝子弟,變成了要考取功名的乖寶寶?

這合理嗎?

為了解釋男主的改變,《長風渡》給的答案是,男主心善。

以前的偶像劇,要被霸道總裁愛上,女主必須心善。現在的古偶劇,要被女主愛上,男主必須心善。

在《長風渡》開頭,男主看到乞丐挨凍,將自己重金購買的白狐裘給了乞丐。這種劇作首發就叫救貓咪。它通常出現在主角出場後不久,用一件小善事,讓觀眾對主角產生好感。

我很難進入《長風渡》的劇情,就是因為它一直用善良品質來對抗制度性困境,過分強調好人的力量。

《長風渡》主要的制度性困境就是男權社會代表的男尊女卑,女性沒有獲取功名的權利(比如梁青玉),她們只有通過嫁人來改變命運。

這也就意味著,女性命運的好壞是依附於男性身上。

《長風渡》給了顧九思心地善良的人設,同樣也削弱了男權社會對女性傷害的事實。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中國古偶劇為啥像是在傳播一種「讓站起來的人重新跪下去」的思想?

我覺得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古偶從來不肯面對制度性困境,而用善良品質來解決問題。

其實,要反抗男尊女卑的制度性困境,不是給一個品質優秀當代味濃厚的現代男人,而是要讓男主積極改變社會結構,讓女性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

畢竟,好男人就像開盲盒,很難讓人心想事成。社會結構變了,才可能讓更多人站起來。

就前六集的表現看,《長風渡》和去年大爆的《卿卿日常》無甚區別,它們都是思想格調不高的平庸作品。

除了無視男尊女卑的結構性困境,《長風渡》也在嫡庶尊卑招魂。柳玉茹擁有最優秀的品質,最亮眼的能力,因為她是嫡長女,她的母親是名門之後(原生家庭這麼能打,卻被小妾打壓,具體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

柳玉茹美強慘,因為她爹「寵妾滅妻」的糊塗蛋,不懂嫡庶尊卑,才讓小妾月姨娘操縱。月姨娘很壞,因為她是妾室。

毛尖說過,「影視劇就是全中國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財產分配顏值,按顏值分配道德和未來。」這話非常適用於大多數國產劇,同樣適用於《長風渡》。

儘管我對《長風渡》不滿,但我也不過是一位觀眾,但是,它的超高收視率,證明有千千萬萬位觀眾和我不一樣,他們喜歡《長風渡》。

看過這麼多國產劇,我已經明白,好劇從來不是爆款的充分必要條件,爛劇也能成為爆款。

如果給《長風渡》的爆款找一個原因是,那就是它非常懂得迎合觀眾。

在一個對男權社會下跪,為嫡庶觀念招魂的劇中,它依舊不忘編造「girl helps girl」劇情,用來打動女性觀眾。

比如顧九思的母親對柳玉茹幾乎是無條件信任。柳玉茹問原因,她說「因為我們都是女人啊」。

看過《卿卿日常》的觀眾,是不是聞到熟悉的味道。《卿卿日常》中,新川強調男尊女卑,女性之間就是無條件互幫互助。

不得不說,「girl helps girl」已經成為就像古偶劇打動女性觀眾的財富密碼了。

文章的結尾,分享一下豆瓣網友廊前側影對《長風渡》的評論。

內娛古偶的編劇們總是明里暗裡一邊蹭著熱度吃著女權的紅利,但一邊又讓筆下貌似想自立的女性去有意無意依附男性。一邊是古代倫理規矩造就了女性根本無法在那個環境下真正自立自強,一邊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主流價值觀又必須塑造出一個獨立女性的剛需,如此一個不合理的供需矛盾往往也就造就一個又一個看似合理但細品漏洞百出的故事,一個又一個不過是換了演員、改了人名卻根本沒有靈魂的故事。

這個評論真是說出了古偶劇吸引人的原因了。

當下流行的古偶劇,既要讓男性觀眾找到被女性依附的優越感,也能讓女性觀眾咂摸出獨立自主,美好的姐妹情誼。為了男女通吃,追求最大公約數,才是古偶劇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只要有有大批觀眾看,即便古偶劇的口碑再低,依舊會有人拍下去,有明星演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48fad1d9ae068d5cfcd8aeda196c5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