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女俠的秋瑾,對魯迅等人亮出兇器,發出威脅是怎麼回事?
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非常悲慘的歷史是因為中國清朝政府當時被外國侵略者使用大炮所敲開了國門,使得中國在當時變成了世界上的的一塊肥肉不管是誰都想要分一塊。後來終於政府明白落後是要挨打的,於是就派出了非常多的青年去國外學習技術,想要讓他們可以回國後對國家進行改革。這些出了國的人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最為開化的一群人,在當時由於西方國家太過遙遠,所以有非常多的留學生選擇了一個非常近的國家那就是當時已經完成改革的日本。
魯迅先生就是在日本留的學。當時是和秋瑾同期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人物。不過其實歷史上這兩個人卻是不和的。大家都是一心想要改變祖國但是為什麼兩個志向相同的人卻會出現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一段故事。其實在當時本來兩人在日本是不同的地方應該是沒有什麼機會見面的不過卻有這樣的一件事情讓兩人見了面,但還是非常不好的經歷。
當時被稱為女俠的秋瑾甚至還對魯迅等人亮出了兇器發出了威脅言論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還可以看出來他對這個情況的描寫,原來當時其實日本政府發布了一個非常辱華的規則公告,並且讓所有當時在日本的留學生受到了相當大的侮辱。所以當時為了這個公告,還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就組織起來商量對策。不過這一次會議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學生們分成了兩個派系,分別為保守以及激進派。
激進派認為他們應該馬上離開日本回國,這個派系的領導者正是當時的女俠秋瑾。而保守派則認為應該留在日本完成自己的任務。而當時魯迅先生其實是在保守派中的。當時兩派發生了非常激烈的爭吵。激進派認為保守派太過於懦弱不敢於鬥爭。而保守派則認為激進派不應當如此武斷。經過了非常激烈的爭吵,之後忍不住的秋瑾直接將自己用來防身的匕首亮了出來對眾人說到。我們回國之後如果有人投靠了滿虜,背叛了我們還要幫助外國人欺負中國人,那麼這些人我第一個要刺死他。當時魯迅先生正在桌前。
魯迅先生的思想其實跟女俠的並不一樣因為魯迅先生已經經過了太多,所以他對於整個革命的方式產生了一些別樣的看法。我們都知道當時秋瑾是一個非常雷厲風行的人他們認為只要有人擋在了革命的道路前就要使用暴力讓對方屈服。但是魯迅先生當時已經是非常悲觀的思想因為當時他認為就算是革命成功了最後是否有用這也值得商榷。因為革命之後讓人們剪掉辮子,解放的人民會不會,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願,他們只不過是被迫這麼做的。被迫就說明這件事情百姓並不是真心樂意的。
所以作為這樣的兩種思想的碰撞根本不用說了他們之間會發生這樣的不和也就能夠理解了。他們兩人的救國思路是不一樣的。一個人認為只要革命成功她就算是死了也就值了,一個人認為應該冷靜思考萬全之法。他們都是革命者都是我們應該尊敬的人。不過被稱為女俠的秋瑾的身手魯迅先生是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