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面大總結!

2023-12-26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2023年,全面大總結!

作者:儒風君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日月交替,斗轉星移。

倏忽間,2023年倒計時的鐘聲已經敲響。

回顧過去的一年,和生活周旋,和病毒鬥爭。

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付出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年底了,好好總結一下,在新的一年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1

關於自己

這一年,我明白了:善待自己,是最好的活法。

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唯有好好善待自己,方能不留遺憾,不枉此生。

愛惜身體,不虧待自己;愉悅心情,不委屈自己。

對自己好,愛自己多,舒心些,幸福些,才是生活的真諦。

這一年,我明白了:學會放下,是最好的修行。

放下過往的糾纏,洒脫釋然,輕裝上陣,舒心美好。

放下錯付的感情,及時止損,闊步向前,擁抱幸福。

放下內心的執念,看輕看淡,自信從容,心寬路寬。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這一年,我明白了:笑對生活,是最好的姿態。

吃虧時,坦然一笑,心胸寬闊,量大福大。

受挫時,泰然一笑,物隨心轉,境由心生。

紛爭時,淡然一笑,大事化了,小事化了。

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笑對所有,才能瀟洒天地間。

2

關於家庭

這一年,我明白了:乾淨,是最好的狀態。

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家裡乾淨,納吉迎祥,才能容納更多的福氣。

身處其中,你會心神安寧,輕鬆自在,心態積極。

將自己平淡的生活,經營得熱氣騰騰,風生水起。

這一年,我明白了:和睦,是最旺的風水。

家和萬事興。

要把最好的脾氣,留給最親的家人,多陪伴,多關懷。

小事不爭,大事不責,遇事一起扛,多理解,多包容。

一家人一條心,和和美美,齊心合力,再窮都能發家。

這一年,我明白了:平安,是最大的幸福。

經歷了疫情的考驗,看多了生死別離。

深刻明白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福。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名利,都是過眼煙雲。

一家人,身康體健,整整齊齊,才最重要,最幸福。

3

關於社會

這一年,我明白了: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別高估關係,別低穀人心。

交淺言深,掏心掏肺,最不可取。

禍從口出,管不住嘴,就容易招災惹禍。

藏住話,守住心,才能在社會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這一年,我明白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個社會,泥沙俱下,魚龍混雜。

做人要善良不害人,但也得有鋒芒不傷己。

畢竟人心難測,要有所戒備,有所警惕。

這樣,才能周全自己,安穩自在過一生。

這一年,我明白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有錢,誰都想攀親;沒錢,誰都將你嫌棄。

別怪人心勢利,想被人高看,就得努力上進。

提升能力,踏實認真掙錢,才最有尊嚴和底氣。

4

關於事業

這一年,我明白了:深耕能力,是最明智的選擇。

能力不夠,實力不強,必然會被時代拋棄。

能力是標配,不斷深耕能力,讓自己越變越值錢,

才能在時代的大江大河中,擁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這一年,我明白了:提升認知,是最高級的遠見。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認知的變現。

所以,要堅持讀書,獨立思考,與高人來往。

提升認知,放大格局,才能階級逆襲,改變命運。

這一年,我明白了:修煉人品,是最好的通行證。

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人無品,寸步難行;人品好,順風順水。

它比能力重要,比認知可貴,是成就事業的根本。

修煉好人品,才能口碑好,人緣佳,收穫更好的前程。

5

關於健康

這一年,我明白了:健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沒有什麼,比健康地活著,更加重要。

所以,務必要珍愛生命,保持健康,且行且珍惜。

這一年,我明白了:身體免疫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免疫力。

免疫力弱,難以抵擋病毒的侵襲和折磨。

免疫力強,才能遠離疾病痛苦,護己健康。

往後,堅持運動,規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必會受益終生。

這一年,我明白了: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

健康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

丟了健康,既加重家庭負擔,也讓親人痛徹心扉。

有了健康,才能陪父母到老,與愛人白首,伴孩子成長。

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一定要保持健康,讓人生細水長流。

凡是過往,皆成序章。

2023年所有的遺憾,都是為2024年的驚喜做鋪墊。

你生命中所有的失去,也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且敬往事一杯酒,道一句:2023,再見;2024,你好。

致敬自己,新的一年裡,與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佛學禪心

感悟佛語、聆聽禪音,平息煩惱、安頓身心;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獲得一份心靈的平靜。

7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1dd30a6b25df4ecfab59607aa68ca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