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名股份去年因一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被通報,研發投入遠不及銷售支出

2022-05-10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祖名股份去年因一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被通報,研發投入遠不及銷售支出

按:祖名股份年報顯示,上市首年凈利大幅減少,核心產品毛利率下滑明顯。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封控措施的升級,加之懶人經濟、宅經濟的推動,預製菜不斷「出圈」,成為餐飲行業新風口。

在預製菜熱潮下,國內豆製品生產企業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祖名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多次表示,公司正在研發預製菜產品。

據祖名股份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2000年,現已成為包含生鮮豆製品、休閒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等400多種單品的全系列豆制食品生產企業。2021年1月6日,祖名股份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然而上市首年,祖名股份就出現業績下滑。

對此,記者4月25日給祖名股份發去了採訪函。

5月6日,祖名股份方面對採訪函進行了回復,同時,祖名股份確認,目前公司預製菜產品以豆製品素食為主,目前仍在小試中,尚未生產。

圖片來源:祖名股份公司官網

去年一批次祖名臭豆腐抽檢不合格

2021年11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1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1年第44號〕。其中,在北京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四元橋店銷售的、標稱祖名股份生產的祖名臭豆腐(麻辣味)產品抽檢不合格。

此批祖名臭豆腐(麻辣味)產品不合格的原因是,食品添加劑與標籤標示值不符。在此次抽檢中,該批次產品經中輕食品檢驗認證有限公司檢驗發現,其丙酸及其鈉鹽、鈣鹽(以丙酸計)檢測值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要求,檢驗結果為0.976g/kg,雖然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2.5g/kg),但其產品包裝標籤要求為本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祖名股份對判定依據曾提出異議,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核查後對其提出的異議不予認可。

據悉,丙酸及其鈉鹽、鈣鹽(以丙酸計)是食品生產中常用防腐劑之一,可有效抑制枯草桿菌、馬鈴薯桿菌和細菌,對酵母的生長基本無影響。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在豆類製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為2.5g/kg。該批次抽檢產品的檢測值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但是由於其包裝標籤顯示「本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所以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要求。

上市首年凈利大幅減少,核心產品毛利率下滑明顯

2022年4月20日,祖名股份披露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3.37億元,同比增長9.14%;歸母凈利潤5572萬元,同比大幅減少44.83%。

據年報披露,祖名股份專注於豆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品種涵蓋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及其他類產品。其中,生鮮豆製品2021年營收達到8.94億元、植物蛋白飲品2021年營收2.09億元,兩項營收合計占比達到82.5%,是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但同時,這兩大產品毛利率同比快速下滑。生鮮豆製品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滑8.65%至27.1%,植物蛋白飲品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滑7.14%至27.09%。

原材料成本大幅增長,豆奶產品宣布漲價15%-20%

此外,公司的營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其中,2021年度直接材料費用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1.77%,由此導致主要產品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的毛利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對此,公司在年報中表示,是報告期內公司原輔材料、能源價格波動引起所致。

同時,祖名股份回復稱,「大豆作為公司產品生產的主要原材料,其占生產成本的比例較高,其價格變動對公司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有直接影響。大豆價格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漲並持續處於高位,雖然包括公司在內的多家行業內企業紛紛上調了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但不足以抵消大豆漲價的成本壓力」。

迫於成本壓力,2021年11月9日,公司宣布自2021年11月15日起,對部分植物蛋白飲品(主要是自立袋豆奶)的出廠價上調15%-20%不等,但暫不對生鮮豆製品上調出廠價。

銷售主要依賴經銷,經銷主要布局江浙滬

據年報顯示,在銷售渠道方面,祖名股份主要依靠經銷、直銷、商超實現產品的最終銷售。其中,經銷模式營收增長最快且占比最大,從2020年的7.73億元增至2021年的8.64億元,主營收入占比從63.21%增至65.16%;相反,商超模式營收從2020年的3.42億元減少至2021年的3.18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2021年期末,祖名股份經銷商數量為1453個,期內增長10個。其中,江浙滬地區經銷商數量較為集中,合計達到92.77%;期內新增的經銷商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兩省,分別凈增加51個、9個;此外,上海及其他地區期內凈減少41個、9個。

2022年3月3日,公司披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擬在武漢投資豆製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3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生產廠房、辦公樓及附屬配套建設,主要產品為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及其他類豆製品。

對此,公司表示,「武漢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交通便利、豆製品需求量大、大型豆製品企業較少,利於公司異地擴張」。但是,該項目仍在起步階段,預計實施周期較長,可能存在順延、變更、中止或終止的風險,也存在項目建成投產後未能如期實現經濟效益的風險。

銷售和管理費用增長迅猛,進一步吞噬公司利潤

報告期內,祖名股份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上漲,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銷售費用。

據年報顯示,銷售費用從2020年的1.87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96億元,凈增長超1億元;管理費用從2020年的5696.68萬元增加至2021年的6394.54萬元。另一方面,公司研發費用僅為992.88萬元,同比微增1.29%。

對此,公司回復稱,「公司零售品牌方面需要一定的投入,這是消費品類企業的必要支持」,「對於打響品牌也需要有一定的支出投入,總體而言投入對於品牌擴大,提升銷售額帶來正面積極影響」。

應收帳款和存貨雙雙增加

據年報顯示,祖名股份2021年期末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約為1.49億元,其中1年以內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為1.48億元。為此,公司期內合計計提了750.45萬元的壞帳準備,是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

據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祖名股份一季度期末應收帳款繼續增至1.61億元。對此,公司表示,「由於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及安全庫存變化會導致相應數據變動,另外公司應收帳款風險點分布於多個合作方和多個客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帳款的20.75%餘額源於前五名客戶,相比2020年的23.80%略有下降,公司不存在重大的信用集中風險」。

另一方面,祖名股份2021年期末存貨也同比增加,大約增長18%至7736.71萬元。其中,原材料占比較大,達到6249.79萬元,占比80.78%,暫未出現原材料存貨跌價準備的情況;另外兩項存貨在產品及庫存商品均出現存貨跌價準備,期內合計計提了214.43萬元的減值準備,也是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據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祖名股份一季度期末存貨繼續增至 8471.9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0bcdcb9728711fcf00d9e1cde5d0c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