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女孩發朋友圈借錢救急,300陌生人陸續轉帳,五小時湊齊30萬

2024-07-03     孤陽講星座

前言:

如果一個陌生人突然跟你借一千塊錢,你會借給他嘛?相信很多人都會斷言拒絕,可是在2015年,一位名叫張海林的河南女孩卻一次性向三百位陌生人借錢。

令人驚訝的是,在短短五個小時的時間內,竟然真的湊齊了30萬,那麼張海林此舉究竟是為什麼呢?這件事的結局又如何呢?

噩耗來襲--雪上加霜

2015年6月15日晚上,在醫院照顧生病母親的張海林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電話那頭父親的聲音略帶哭腔。

意識到不對勁的張海林趕忙詢問父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然而父親接下來的話讓張海林的世界陷入了無盡的黑暗。

原來自從母親病重住院之後,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張海林一家變得愈發拮据,為了維持母親的治療,父親只好夜以繼日的跑車送貨,以賺取微薄的收入。

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得父親十分勞累,但是又不敢有絲毫的停歇,最終在一次送貨過程中,因為過於疲勞讓父親不慎撞到了路上的行人。

雖然傷者並沒有性命之憂,但是疲勞駕駛本質上就屬於違法行為,所以父親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語氣中充滿了愧疚。

得知此事的張海林仿佛遭遇晴天霹靂,家中接連的變故使得張海林實在分身乏術,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作為家中唯一的年輕人,張海林又不得不將整個家庭扛在肩上。

隨後張海林趕忙聯繫了律師詢問這件事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後來在與傷者家屬進行協商的時候,傷者家屬提出只要賠償三十萬,父親就可以免除牢獄之災。

在當時看來,這貌似是對於張海林一家最為穩妥的辦法,因為父親如果入獄就代表著家中沒有了經濟來源,更何況還有著重病的母親和尚且年幼的弟弟。

綜合考慮下張海林同意了傷者家屬的提議,但是三十萬對於一個家中有重病在床的病人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家裡的積蓄為了給母親看病也早已見底,所以當時擺在張海林面前的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絕境,但是張海林又不可能放任不管。

後來在張海林思考解決辦法的時候一個念頭出現在他的腦海里,那便是借錢,為此她連續思考了好幾天。

最終張海林決定,通過朋友圈和公眾號的途徑發一篇文章,向三百人借錢,每人借一千元,這樣就可以湊夠三十萬的賠償金。

並且還在文章中表示自己會在五年之內還完所有人的欠款,隨即張海林便用十幾分鐘的時間編輯好了一篇名為「此後數月經年,我要做一個感恩的人」的文章並發布在朋友圈。

然而張海林的這一行為卻引來了很多朋友的懷疑,更甚至還有朋友勸說張海林將朋友圈刪掉以免遭受攻擊,可是對於張海林來說這已經是迫不得已的辦法了。

然而隨著朋友圈的發布,事情的發展方向也愈發變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張海林的命運也悄然之間發生了巨變。

令人意外--峰迴路轉

雖然當時的張海林也覺得,這種集資方式有些過於天方夜譚,但是面對走投無路的困境,張海林也只好放手一搏。

然而就當朋友圈發出去不到十分鐘之後,張海林一位剛剛認識不久的朋友便給張海林轉來了一千塊錢,並且還不斷的鼓勵的張海林不要放棄。

對此張海林感到十分的感激,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朋友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一般,讓事情變得更加令人意想不到。

在此之後,張海林的朋友圈被人轉發到網上,她的遭遇和經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情,於是紛紛想要對張海林伸出援助之手。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而張海林的手機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朋友驗證,這些人毫無意外都是來給張海林捐款的,最終在短短不到五個小時的時間裡,張海林便收穫了三十萬的轉帳。

這件看似荒唐的事情,以一種令所有人都無法想像的方式結束,而在陌生人轉帳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很多令人感動不已的故事。

其中有一個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身上只有兩千塊錢,在看到張海林的救助信息之後毅然決然的拿出一千塊錢幫助張海林。

起初張海林還想拒絕,因為一千塊錢對於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但是那名大學生以自己很快就會發工資為由拒絕了張海林的退款。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陌生人直接給張海林轉了五千塊錢,並且跟張海林說道就當交了五個朋友,但是張海林並沒有收下這筆巨款。

而是在與這位出手闊綽的陌生人的交談中,將多出的四千塊錢歸還,也正是這些張海林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的幫助下,張海林成功度過了難關。

在將這筆錢賠償給傷者一家之後,張海林也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在交代好家中的事情之後奔赴上海,開啟了漫長的還債之路......

還債之路--艱難險阻

剛剛來到上海的張海林為了能夠節省開銷,便在價格低廉的群租房中找了一個面積僅有幾平米的小隔間作為棲身之所。

同時還找了一家雜誌社上班,在一切都安頓好之後張海林的生活便開始了日復一日的重複,為了能夠賺更多的錢,張海林沒日沒夜的工作。

在外人眼裡,張海林是一個自信堅強的女孩,可是每當夜晚來臨時,張海林常常會因為巨大的生活壓力感到崩潰。還曾多次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再把情緒都宣洩出來之後,張海林便再次投入到工作當中,而在這緊張的生活中,看著欠款一點點的還清,或許是張海林內心唯一的慰藉。

而在這個過程中,張海林還經歷了很多暖心的時刻,在參加工作後不久,張海林發現一個幫助自己的環衛工人常常會主動與張海林聊天。

這讓張海林感覺這位環衛工人可能是在擔心自己還不上錢,所以張海林便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提前還款,因為張海林在借錢的時候曾經排列過還款順序。

而這位環衛工人排名相對比較靠後,然而環衛工人的回覆卻讓張海林感動不已,因為環衛工人在得知了張海林的想法之後,趕忙安慰張海林並說明自己沒有這個意思。

之所以主動聊天是因為擔心張海林因為工作和還款問題壓力過大,所以想著跟張海林聊天並不斷鼓勵她。

得知真相的張海林心中瞬間升起一陣暖意,類似於這種鼓勵張海林還接受到了不少,而這些鼓勵也成為了支撐張海林的信念之一。

最終在張海林的不斷努力下,原定五年的還款期限,張海林只用了三年就還的差不多了,但是此時的張海林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那便是曾經幫助自己的陌生人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將自己的微信刪除了,為了完成自己當初的承諾,張海林挨個將這些微信全部加回來,再解釋清楚之後將欠款歸還。

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一部分人實在是聯繫不上,或者已經去世,最終在與家人商議下,就將這些錢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

在將最後一筆欠款還清之後,張海林發了一個朋友圈,證明自己沒有食言,那個晚上張海林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

很快張海林的事情便被大眾所熟知,有很多媒體也找到張海林並對其展開採訪,而在採訪中張海林的一番話卻讓所有人肅然起敬。

接受採訪--令人欽佩

面對鏡頭的張海林顯得十分自信,儼然一副小姑娘的樣子,在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之後,記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那便是為什麼在當時張海林會想用這種方式來渡過難關,而不是選擇尋求社會捐款或者接受家裡其他親人的幫助。

對此張海林也是表示,他曾經參與過社會慈善捐款的工作,他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情況遠比自己更加艱難。

所以他們才是應該得到社會援助的人,而自己身上的事情畢竟是自己造成的,所以理應自己承擔,而不是接受社會援助。

而且在事情發生不久之後,很多親戚都曾主動要對張海林一家伸出援助之手,而且如果接受親戚的幫助,他們的難過也會很快度過。

但是張海林始終認為親戚們的生活也並不富裕,不能因為自己家裡的意外,讓親戚的朋友犧牲物質基礎,所以張海林經過思考才會想出這個辦法。

在張海林說出這些話之後,採訪人員也是對張海林產生了濃濃的欽佩之情,不僅僅是因為張海林身上堅韌不拔的品質,還有面對困難能夠冷靜思考的能力。

結語:

正所謂「人間自有真情在」,正是三百位陌生人與張海林的雙向奔赴才造就了這一則令人感動的故事。

互幫互助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言而有信也一樣是,張海林和三百位陌生人都做到了,所以人之間的情誼是值得相信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07b1e2ba09eeed9f88749761c4acf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