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確認重啟。
網傳擬邀名單在微博上掀起「軒然大波」,太多人對這份名單缺乏認可。
這檔節目從第一季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年。
想起第一季,有一位女歌手開口就驚艷了全場,她就是黃綺珊。
這麼多年,她的歌聲一直迴蕩在我們耳邊,尤其是今年《是媽媽是女兒》和《向雲端》兩首歌大火,又讓她的歌聲走進了無數人心裡。
再回看這份《歌手2024》的網傳名單,不禁讓觀眾疑惑,這一季還會有一個聲音能夠震撼聽眾十年嗎?
2013年,黃綺珊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唱了一首《剪愛》。
改編時,她要求編曲老師在前面加了一些海浪的聲音,為了能讓自己平靜一些。
可音樂響起,她還是沒忍住的想哭了。
這首歌是黃綺珊的前夫塗惠源的作品,發表於他們離婚的那一年。
為了這段感情,黃綺珊隱退數十年,險些放棄生命。
1986年,黃綺珊與塗惠源相識,那時黃綺珊離開家鄉出門闖蕩。
塗惠源第一次遇到黃綺珊是在歌廳里。
塗惠源在台下突然聽到一個十分有穿透力的女聲傳來,驚訝的回頭。
台上唱歌的正是黃綺珊。
當時塗惠源已經是台灣非常有名的製作人,齊秦大部分的歌曲都出自他之手。
塗惠源向黃綺珊拋出橄欖枝。
一個是當地正當紅的女歌手一個是金牌製作人,一來二去兩個人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黃綺珊說,她對塗惠源充滿了崇拜。
這種崇拜讓黃綺珊拋下了工作,隻身一人跟著塗惠源來到了台灣。
黃綺珊理想的婚姻生活是和塗惠源強強聯合,能一起發行很多經典專輯。
可結婚後,塗惠源卻要求黃綺珊回歸家庭,並沒有為她做專輯的打算。
直到1994年,在黃綺珊的堅持下,塗惠源才著手為她製作了一張專輯《躲在音樂背後的人》。
這是兩人結婚多年合作的唯一一張專輯。
黃綺珊憑藉這張專輯獲得了廣州十大金曲的「最具潛質女歌手」獎,但塗惠源並不珍惜她的音樂才華,繼續讓她做著「躲在音樂背後的人」。
兩人矛盾愈演愈烈。
1996年,兩人分居準備離婚。
黃綺珊回到廣州找到好友撈仔,希望能重拾音樂夢。
但那時黃綺珊的狀況已經很不好了,每天在要不要放棄生命的邊緣徘徊。
黃綺珊跑到北京找到她人生中最好的兩位朋友告別,她對他們說:我已經很久睡不著覺了。
回到廣州後,黃綺珊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撈仔不放心就派他的徒弟每天按時查房。
有一天,黃綺珊算準時間,避開徒弟,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吞了藥。
她說:當我即將失去知覺的時候後悔了,其實我不是想放棄生命,只是想引起塗惠源的注意。
幸好,那天徒弟提前來看她,發現情況不對立馬撞開門,抱著黃綺珊跑到了醫院。
黃綺珊甦醒時撈仔正在給塗惠源打電話,撈仔告訴塗惠源黃綺珊為他做的傻事,希望塗惠源能來醫院看看她。
那頭沉默了許久,說:她這麼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做傻事的。
自始至終沒說任何關心她的話。
那一刻,黃綺珊釋然了。
兩人離婚後,塗惠源製作了一首《剪愛》,黃綺珊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窩在沙發里哭了很久。
她的婚姻失敗了,同時她也錯過了事業的黃金期。
黃綺珊1968年出生於重慶,那時她還叫黃曉霞。
母親生她時只有17歲,黃綺珊從小就錯失了很多疼愛。
她經常和外公在一起,外公喜歡聽樣板戲,她就跟著唱。
1980年,黃綺珊12歲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父母卻鬧起了離婚,每天在家裡吵架。
黃綺珊無心學習,加入了學校的網球隊,打球的時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後來父母讓她退出球隊專注學習,她卻更叛逆了。
經常帶著一群同學逃課來自己家跳舞,弄得家裡爛七八糟。
同學走之後,她自己在家裡聽歌唱歌,那時她最喜歡聽鄧麗君的歌曲。
1983年,父母的離婚大戰終於告一段落,黃綺珊選擇跟著母親。
三年之後,愛唱歌跳舞的黃綺珊考入重慶華樺舞蹈團,學習跳舞。
團里並不富裕,一群小孩經常吃不飽,黃綺珊就帶著他們去打青蛙,回來就醬油煮著吃。
這段艱苦的歲月反而讓黃綺珊覺得很幸福。
比起跳舞,黃綺珊更喜歡唱歌。
有一天團里的師哥排練,抱著吉他準備唱歌,黃綺珊搬著小板凳坐在師哥旁邊欣賞表演。
師哥問她:你會唱歌嗎?
黃綺珊點了點頭。
師哥說:你來一首。
黃綺珊也不怯場:要得。
隨口來了一首鄧麗君的歌,師哥聽完放下吉他:你坐在這裡不要動,我去找團長,你以後別跳舞了,來唱歌吧。
從那以後,黃綺珊正式走上了唱歌這條路。
80年代末,很多歌手選擇南下,黃綺珊也跟著這股浪潮去了南方,從貴州到海南,最後又到了廣州。
黃綺珊的歌聲穿透性強,有辨識度,很快就在當地成為了小有名氣的歌手。
不過,她這不算優越的長相給她帶來了不少「麻煩」。
黃綺珊喜歡「人未到聲先到」的表演形式,愛唱鄧麗君的歌。
每次聲音出來,整場一陣歡呼鼓掌,等她頂著一頭爆炸短髮現身,全場一片噓聲。
黃綺珊倒是樂觀,她說:這就證明我唱的真不賴。
到內地找歌手的製作人最愛流連於歌廳,黃綺珊的歌聲不僅迷倒了塗惠源,還被台灣金牌製作人陳彼得相中,帶她加入了「卜通100」樂隊,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隨後又和甄妮、葉璦菱一同錄製「第一屆女足世界盃」的主題曲《夢想與希望》,還為電視劇《風華絕代》演唱了主題曲《不了情》。
那個時候的音樂人都對她寵愛有加,那英、陳明都沒有黃綺珊這樣的待遇。
她說:那時候我一眼就能看到我的未來,我知道我不會差。
只可惜,事業上升期,遇到了一個讓她崇拜的男人。
婚姻夢碎後,黃綺珊陷入長久的低迷。
但那段被關在家裡的婚姻生活中,黃綺珊並不是一無所獲,閒來無事,她反覆聽了幾百張優質唱片,學習他們的創作和演唱技巧。
或許是厚積薄發。2000年,黃綺珊推出首張個人音樂專輯《只有你》,收錄了包括《等待》、《我還能做什麼》等在內的10首歌曲。
那首《等待》就是當年在歌手舞台上艷壓群芳的歌曲。
可在當時這張專輯並沒有掀起水花。
在她當全職太太的時候同期出道的那英已經唱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等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
當她出第一張個人專輯時那英已經出到了第六張。
曾經的「北那英、南綺珊」已經完全不在同一起跑線了。
那英已經是當紅歌星,黃綺珊卻為了生計四處打工。
樂壇風雲變幻,黃綺珊決定放下心中的慾望。
她說,你想要的東西糾纏在一起,慾望太多,反而不幸福了。
2009年,黃綺珊選擇去新加坡留學深造,每天兩點一線。
放學後,自己在家做飯,研究食譜,吃完帶著自己的網球拍打球鍛鍊。
那段時間她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雲淡風輕之後發現一切都是那麼舒適。
留學結束之後,她本打算去看看世界。
正要出發去非洲之時,她收到了《我是歌手》的邀約。
這種競技類音樂節目並不是黃綺珊想參加的,但節目組的一句話讓她心動,她想她確實應該用歌聲表達自己的人生。
參加節目後黃綺珊並沒有把舞台當作競技場,每一首歌都是她代表了她的人生經歷,所以她明知道唱《剪愛》會哭,還是選擇了它。
黃綺珊說:這段經歷我無法迴避。
節目播出後,黃綺珊俘獲了許多觀眾的心,人們親切的叫她黃媽。
兩年後,她發行了個人專輯《小霞》。
專輯名字是她的本名,專輯中的歌是一覽無餘的「黃曉霞」。
她沒有緊抓著節目的熱度刷存在感,而是在一次又一次陰差陽錯中重新認識自己。
她放棄了非洲大草原選擇留在舞台,繼續為自己歌唱。
近些年來各大音樂綜藝現場,時常能聽到「黃媽」的歌聲。
黃媽很低調,卻每一次開口都能衝上一個熱搜,聽過的人都說「感同身受」。
那段經歷帶給她無盡的痛苦,也讓她擁有了歌唱人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