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受累銀屑病:司庫奇尤單抗兼具諸多益處

2020-04-10     壹生

根據2008年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患病率為0.47%)推算,我國現有患者624萬[1]。銀屑病患者雖然亞洲人群相關流行病學資料不多,但頭皮受累發生率是不容低估的。頭皮銀屑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任何類型的銀屑病,大約有50%~80%的銀屑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頭皮受累。研究顯示頭皮是銀屑病患者皮損初發最常見的部位,約占46.9%,也是目前就診患者中皮損分布最多見的部位,約占65.7%。

頭皮受累銀屑病的發作特徵有[2]:1、在疾病初期及以後的發展階段,頭皮是最常見的受累部位;2、頭皮皮損可以發生在銀屑病的不同時期(初發、間歌期和慢性期);3、在銀屑病的慢性病程中,頭皮病變頻繁發作。

頭皮受累的銀屑病,皮損的臨床表現可為常與軀千四肢皮損同時存在,亦可單獨存在。鱗屑嚴重時,會給患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甚至可影響到頭髮的梳理。區別於軀體皮損,頭皮銀屑病瘙癢明顯,劇烈搔抓可誘導皮疹同形反應,可能是造成頭皮皮損不對稱分布的原因,搔抓可能造成脫髮,但頭皮銀屑病不會直接導致患者脫髮。瘙癢、鱗屑和束狀發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工作能力。

頭皮銀屑病治療,採用局部治療,不適用於特殊部位,藥物難以滲透且吸收差,且需要經常塗藥影響患者生活,療效不佳,患者常因對療效不滿而自行停藥[3]。傳統系統治療,PASI 75應答率偏低,PASI 90應答率則不足30%[4]。傳統系統治療普遍存在肝腎毒性,常見噁心、乏力、胃腸道反應等不耐受症狀,療效差和副反應導致停藥率高[3]

隨著新型生物製劑司庫奇尤單抗在我國上市,是一種全人源化IgG1-κ單克隆抗體,可選擇性地結合併中和促炎細胞因子白介素-17A(IL-17A),通過靶向IL-17A並抑制其與IL-17受體的相互作用而起效。IL-17受體表達於多種細胞類型(包括角質形成細胞),因此,司庫奇尤單抗可特異性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組織損傷介質的釋放,並降低IL-17A介導的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作用[5-6]

SCALP研究[7](安慰劑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第12周時,司庫奇尤單抗300 mg療效優於安慰劑,相比基線改善的PSSI 90應答率約為53%,僅評估頭皮的IGA mod 2011 0/1 應答約為57%。持續至第24周,臨床療效均獲得持續改善,PSSI 90應答率58.8%,僅評估頭皮的IGA mod 2011 0/1應答率為62.7%。

註:中度至重度頭皮銀屑病患者的定義為:銀屑病頭皮嚴重程度指數(PSSI)評分≥12分,IGA mod 2011僅頭皮評分≥3分,頭皮受累表面積至少達30%;該研究頭皮受累表面積達50%以上的占62%,和截至第3周觀察到本品300 mg組中兩個終點的有效性均大於安慰劑組。

病例分享

患者30歲,銀屑病6年,曾口服過阿維A、維E,外用糠酸莫米松可消退,停藥後復發。2019年2月開始中藥+局部外用治療,過程稍有反覆,四肢仍有數塊紅斑丘疹,其中下肢紅斑較大。後因停藥,在7月無明顯誘因加重10天,後續治療效果不佳,未獲得滿意的療效,患者特別關注頭皮部位,因反覆且加重,嚴重影響正常社交,患者希望積極治療,嚴重程度評估PASI:5分,BSA:9.5%。於2019年11月嘗試使用司庫奇尤單抗300mg治療。2周後迅速緩解,除頭皮外,其他部位在後續的隨訪觀察中,均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司庫奇尤單抗是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優選治療方案,起效快且持久,安全性耐受性好。

姚丹霓

姚丹霓,醫學博士,主治醫師,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銀屑病團隊骨幹。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及理事,廣東省保健協會中醫治未病分會委員。主持銀屑病相關廳局級課題2項,參與相關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共8項,發表SCI論文3篇。擅長:皮膚病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治療,尤其是銀屑病、帶狀皰疹、痤瘡、蕁麻疹、濕疹等。

點擊查看司庫奇尤單抗簡明處方信息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銀屑病學組.中國銀屑病治療專家共識(2014版)U].中華皮膚料雜誌, 2014,47(3):213-235

2. Woared G, Klein E, Mrowietz U, et a1. Scalp psoriasis[J]. J DtschDermatol Ges, 201 I, 9(1):70. 74.

3.Dermatol Ther. 2018 May;31(3) e12589

4.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 Mar;33(3):464-483.

5.Adapted from Nestle FO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1:496-50928;

6.Kopf M et al. Nat Rev Drug Discov. 2010;9:703-7183; Garber K. Nat Biotechnol. 2011;29:563-56618.

7. Bagel J, Duffin KC, Moore A, et al. The effect of secukinumab on moderate-to-severe scalp psoriasis: Results of a 24-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b study.J Am Acad Dermatol. 2017 Oct;77(4):667-674.

MCC號CXO20031084有效期2021-03-10,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yVaZXEBfwtFQPkd92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