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十「堵城」名單:北京第二重慶第一,第三名你絕對猜不到

2020-01-11     功夫AUTO

趕在春運全國高速進入水泄不通狀態的前夕,一份2019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正式出爐了。

誰一不留神就登上榜首,成為中國「首堵」?誰不知不覺已經默默改善了擁堵難題?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統統找到了答案。

這些年復一年日漸擁堵的城市裡,有你的家鄉嗎?

全國前十的「堵城」,南北方各占五個。而多年來的「堵王」北京,這次竟然跌落了「神壇」,退居第二。取而代之的是山城重慶,由去年的全國第三堵升級為了全國「首堵」。同樣多山的貴陽則連升三級榮登榜眼。

緊隨其後的是哈爾濱、長春、廣州、上海、西安、呼和浩特,以及武漢,分列第四到第十名。

就擁堵指數上升的程度來看,重慶、貴陽、廣州、西安、滄州、唐山、秦皇島、石家莊、保定、邯鄲、衡水、無錫、嘉興是全國擁堵情況加劇最嚴重的城市,上升幅度均超過了10個百分點。有趣的事,在13個擁堵指數加劇最嚴重的城市中,河北城市占了7個。

除了上述13個城市外,擁堵排名上升幅度超過10個位次的城市還有:佛山、廊坊、成都、張家口、深圳、臨沂、南充、紹興。

四個城區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中,深圳目前是最為通暢的,排名為33,但擁堵指數上升幅度很快,交通依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沿江各省省會城市中,合肥、南京、長沙擁堵嚴重;昆明的排名降幅較大,但擁堵指數略有上升;南昌的排名與去年持平;成都的情況則不容樂觀。

東南沿海省份省會城市中,杭州、福州和海口的擁堵指數正在緩慢上升。

說完了堵得「慘絕人寰」的,再來說說交通狀況日漸明朗的。

太原和烏魯木齊是城區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中最暢通的城市,分別居49和51位,但就太原和烏魯木齊的土地面積來看,達成這一「成就」似乎並不意外。

東北F4的排名全部下降,其中瀋陽和大連的降幅分別達到了10個位次和9個位次。

黃河沿岸各省省會城市中,西寧、銀川、太原的交通狀況較好,且排名均出現了下降;曾經榮登「首堵」的濟南儘管依然算不上通暢,但退到了17名,說明交通狀況改善不小。

在高峰期行車速度方面,太原是城區人口300萬以上城市中速度最快的,平均車速可以達到34.69km/h,這得益於太原擁有全國密度最大的快速路網。而重慶的車速僅能開到23.64km/h。

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聯合百度地圖,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對交通擁堵的影響因素及其相對重要性進行了科學量化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大量出行需求在交通高峰期的聚集,是交通擁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交通需求、產業結構、出行模式、道路容量、交通事故、駕駛行為、降水、產業結構、風速、平均氣溫和節假日因素都對交通擁堵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總之,不管報告顯示的結果如何,功夫汽車祝願每個即將踏上春運之旅的人們:車來人往,暢通無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qvLlW8BxtCz63RLYW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