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民革湖北襄陽市委會抗擊疫情紀實

2020-03-12   團結報黨派e家

襄陽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人口600萬。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民革襄陽市委會團結帶領172名民革黨員迅速行動,獻計出力,共克時艱,共同譜寫一曲「戰役之歌」。

堅守崗位奮戰一線 他們是最美的人

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有一批民革黨員,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說,疫情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民革黨員高瑞波,是老河口市第一醫院兒科主任,也是老河口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春節以來一直奮戰在治療的一線。當他得知民革中央中山博愛基金會定向支援他所在醫院一萬隻醫用外科口罩後,他說心裡特別溫暖,倍感振奮,要全力以赴,繼續奮戰。

襄陽首例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工作由民革黨員完成。民革襄城區總支二支部委員、市中心血站機采室主任趙志斌主動請纓,擔任襄陽市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組負責人。經過兩天不眠不休連續奮戰,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點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2月21日上午,在趙志斌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襄陽首例新冠肺炎康復者順利捐獻血漿400毫升,用於臨床治療挽救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

疫情防控,時間就是生命!1月27日下午,接到任務要將市中心醫院(東津院區)2號住院大樓改建為定點治療醫院,民革樊城區總支委員、襄陽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楚羅峰和同事們連夜集結施工人員、機械和物資,確定實施方案和時間節點,衝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經過五天奮戰至1月31日18時全面完成建設改造任務,以最短的時間移交院方使用,全面提升了醫院接診能力。

在襄陽市某隔離點上,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產學研工作處副處長羅世煒、資產管理科科長賈海雲兩位民革黨員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志願服務;襄陽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科長王昱敏白天要外出巡查外,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填寫報表;襄城區城管中隊副隊長王永澤每天奔走於各個小區消毒殺菌,一天下來衣服和口罩都濕透了;民革老河口市支部主委、老河口市商務局局長侯繼紅全力投入「移動菜籃子」工作,確保疫情期間供應穩定……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示民革黨員風采,他們都是最美的人。

風雨同心抗疫情 捐款捐物獻愛心

疫情時時刻刻牽動著襄陽民革黨員的心。早在1月26日,民革老河口市支部黨員海貝捐出1000元第一筆愛心款後,襄陽民革黨員們都紛紛行動起來,積極捐款捐物。民革黨員、襄陽銅鑼灣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靳新紅,為抗擊疫情一次性愛心捐款30萬元,體現了新時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精神。

捐款不論多少,筆筆都是一份情意、一份支持。截至目前,襄陽民革黨員通過各級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等機構捐出愛心款共計369732.25元。

民革黨員魏巍是一名招商幹部,在得知老家保康縣各醫院急缺防護用品後,第一時間聯繫到湖北豐利化工有限公司,從國外採購9萬個口罩,定向捐贈保康縣疾控中心,為一線醫護人員和群眾增添了一道屏障。

民革黨員企業家周海英了解到新冠肺炎傳染性強,定點救治醫院不能使用中央空調,她立即聯繫夥伴企業共同向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捐贈130套取暖設備。溫暖了新冠肺炎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

獻計獻策當好參謀 疫情防控獻智慧

面對全面打響的新冠疫情阻擊戰,襄陽民革迅速行動起來,廣泛徵集動員,組織黨內專家骨幹,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支招。

「小切口」「及時有效」成為襄陽民革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參政議政工作的重要標準。針對一位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武漢志願者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離世的報道,民革襄陽市委會副主委周冰、襄城區總支二支部主委周麟第一時間向民革湖北省委會提交了《健全救濟保障政策 免除志願者後顧之憂》。擔心復工後廠內出現新的疫情等問題,周冰提出了《疫情防控同時應及早做好企業復工準備》,侯繼紅提出了《建議我省儘快出台「暖企」政策》,兩篇信息從做足疫情期間安全生產各項準備、確保企業資金鍊充足不斷檔、適時出台優惠減免若干政策等多個角度提出了意見建議。疫情期間,正常就醫非常困難,腫瘤患者手術、化療、複查延期怎麼辦?孕婦、幼兒、孤寡老人、獨居病人和殘疾人就醫怎麼辦?民革襄陽市委會副主委王林提出了《疫情期間暢通正常就醫渠道》,建議完善疫情防控期間導醫機制,合理調配120急救資源,暢通非發熱的病患群體就醫渠道。

截至2月28日,民革襄陽市委會已上報18篇社情民意信息。襄陽民革各級組織和黨員會持續聚焦,繼續建言,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民革智慧。(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