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師到美國大法官,究竟誰成就了她?

2020-09-29   法律讀庫

原標題:從教師到美國大法官,究竟誰成就了她?

來源:一號線的Mickey

原題:「宗教的教理在你的體內狂吼」:川普提名的美國最高院 大法官人選艾米·巴雷特

寫在前面

9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提名芝加哥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艾米·巴雷特(Amy Barrett),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9月18日去世的大法官魯斯·金斯伯格(Ruth Ginsburg)留下的空缺。

這一任命仍需國會參議院批准,目前在參議院中占多數的共和黨人正積極推動在大選前完成新任大法官的提名確認程序,但圍繞艾米本人的爭論也隨之再起。

大姐、母親、教授和教徒

1972年,在沒有烤雞翅的美國紐奧良,一名律師和中學法語老師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取名艾米(Amy),隨後她成為了6個弟弟妹妹的大姐。

當艾米與前聯邦檢察官、後來走上律師道路的傑西(Jesse)組建家庭後,她也選擇擁有了7個孩子,其中包括2019年從海地收養的兩名兒童。

艾米的求學經歷也像是結合了父母的職業,本科畢業於田納西州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英語專業,研究生階段進入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攻讀法律博士(J.D.)。

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的兩年,艾米先後擔任了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勞倫斯·西爾貝曼(Laurence Silberman)和美國最高院重要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尼·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的書記員,隨後在華盛頓的一家律所進行了四年執業。

2002年,艾米選擇回到她的母校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法學院開始教師生涯,主要教授領域為憲法、法律解釋,曾三次獲得優秀教授,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如果職業生涯按照這樣的軌跡,艾米最大的困惑大概只是限於如何做好撫育7個子女及做好教學工作的平衡,事實上,丈夫傑西的姑姑長期幫忙照顧他們的孩子,給艾米分擔了不少壓力。

直到2017年,川普找到艾米「白宮已經決定,就由你來擔任第七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了」。

當接受總統提名任命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更多個人信息必須曝光、發表過的言論需要被重新檢視,就意味著被捲入政治,困惑將溢出個人的邊界、走向社會、接受攻擊。

艾米的點在於她是一名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曾公開表示「法律應是達成服務上帝這一目的的手段」,同時媒體揭露她是天主教宗教團體People of Praise的一員,該組織明確反對墮胎、同性戀、婚姻平等,肯定男人在家庭中的領導地位。

在2017年的確認法官提名者聽證會上,民主黨背景的參議員黛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對艾米說「從你過往的演講中,我們能感受到宗教的教理在你的體內狂吼」,這句話廣為流傳,民主黨及部分公眾嚴重質疑她的宗教信仰將會影響司法判決, 艾米承諾不會讓她的宗教信仰影響司法判斷,並最終以55贊成比43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

在重要社會議題上的觀點

1、對憲法的解釋:原意主義者

支持對憲法文本的嚴格限縮解釋,忠於文字本身及當時的立法者本意,她公開稱讚已過世的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表示「他的司法理念也是我的, 法官必須忠於法條本身,法官並不是政策制定者,必須堅定地排除他們可能秉持的政策觀點」。

2、墮胎:支持對墮胎權的嚴格限制使用

在Box v. Planned Parenthood of Indiana and Kentucky Inc.案中,艾米表達了對當未成年人墮胎至法院尋求「不去通知父母的司法例外」時, 法官依然是有權通知父母的支持。

在Commissioner of the Indian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v. Planned Parenthood of Indiana and Kentucky Inc.案中,艾米表達了對印第安納州已被判違憲的、有關「禁止基於種族性別等墮胎,墮胎後胎兒遺體應進行掩埋或火化」法律案件應進行重審的支持。

3、持槍:支持在公民持槍方面減少限制

在Kanter v. Barr案中,艾米在37頁的反對意見中表示「儘管政府毫無疑問的在保護公眾免受槍枝暴力方面存在重大利益, 但其並未展示禁止非暴力重型犯持有槍枝對促進該利益實現背後的邏輯以及數據支持」。

4、性騷擾:支持判斷性騷擾時應有公正的程序

在Doe v. Purdue University案中,艾米表示當一所大學為了逃避責任或避免負面影響,哪怕是採取了暫時性的偏向某個性別的政策,也 將構成性別歧視的觀點

5、移民:支持限制移民

在Cook CountyV. Chad F. Wolf案中,艾米表達了對川普政府「公共負擔」這一限制性的移民政策支持,即 認為接受超過一定門檻公共福利的外國人,將被禁止進入美國或無法申請綠卡政策具有合理性。

對未來的影響

當艾米被通過任命後, 美國最高院的保守勢力將進一步增強,保守派達到6人,自由派僅為3人,而大法官的「終身制」將使得這樣的任命對美國法律、政治、社會、文化、風俗等產生的影響變得持續深遠。

可預見地,司法對墮胎、同性戀、移民的嚴格限制甚至是禁止性傾向將愈發明顯。

從蝴蝶效應的觀點看,上升到國家與經濟層面,美國的反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呈現出了全方位的強化,中美對抗不容樂觀。

艾米今年僅僅48歲,用了4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教師到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再到最高院大法官的銳變。「火箭提拔」到「衛星級」的位置,考慮到美國近些年的政治氛圍,似乎她又是被時勢推出的最為恰當的人物。

只是不知道多年後,當她步入耄耋,坐在九人之座,是否會更加懷念清心寡欲、無須小心翼翼去表達信仰的時光,還是已可以坦然微笑,順著上帝的目光,宣告已完成這一生對世俗的聖戰。

參考文獻:

[1] Laurie Goodstein,Some Worry About Judicial Nominee’s Ties to a Religious Group

https://www.nytimes.com/2017/09/28/us/amy-coney-barrett-nominee-religion.html

[2] Michael Tarm, Trump nominee Barrett favours 『originalism』 in interpreting constitution, like mentor Scalia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world/article-trump-makes-supreme-court-choice-official-amy-coney-barrett-receives/#c-image-0

[3] Erica Gonzales, What Is Amy Coney Barrett's Stance on Abortion Rights and Roe v. Wade?

[4] Richard Winger, Judge Amy Coney Barrett Ruled Unfavorably in Her Only Ballot Access Case

https://ballot-access.org/2020/09/26/judge-amy-coney-barrett-ruled-unfavorably-in-ballot-access-case/

[5] Political Magazine, How Amy Coney Barrett Would Reshape the Court — And the Country

[6] Cook County, Illinois et al. v. Chad F. Wolf et al.

[7] Rickey I. Kanter v. William P. Barr

[8] Planned Parenthood of Indiana and Kentucky Inc., v. Kristina Box et al.

[9] Planned Parenthood of Indiana and Kentucky Inc., v. Commissioner of the Indian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et al

[10] Doe v. Purdue University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