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記錄儀在中國很火爆,但在歐美卻被禁用,理由打臉國人

2024-10-27   小娛吧

在我國,由於「碰瓷」的事常常發生,行車記錄儀就變得很常見了,一些中高配的汽車出廠的時候就自帶行車記錄儀呢。

不過在一些歐洲國家,行車記錄儀是被嚴令禁止使用的,這是咋回事呢?

【一、在我國普遍使用】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的時候,我國行車記錄儀行業規模才213億元,可到了2021年就達到679億元了。

在咱們國家,隨便找個老司機問問,汽車要不要裝行車記錄儀,得到的回答差不多都是肯定的。

為什麼呀?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唄。

行車記錄儀就像個監控似的,行車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它都能記錄下來,在某些時候,它完全能被當作「證據」。

早年間,那時候道路監控還不怎麼發達呢,「碰瓷」這種事經常能看到。要是被碰瓷的人訛上了,很可能因為拿不出證據就吃虧。

在這種情況下,行車記錄儀的出現就像「救人於水火之中」一樣。

退一步說,就算碰不上惡意「碰瓷」的,平常在路上的時候,萬一和別人有了摩擦,很多時候光靠嘴是講不清楚的。

行車記錄儀的視頻能幫助警方更準確地判定責任。

在咱們國家,道路監控還沒發展到能看清每個角落的程度呢。所以啊,為了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自己備一個「隨車監控」就很有必要了。

行車記錄儀是2009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就這麼短短十幾年的發展,差不多就成了「車車必備」的東西了。

這種情況促使我國相關行業發展起來了。據統計,中國的行車記錄儀在當今世界市場上的占比超過了90%。

行車記錄儀的誕生地是歐洲,可在這個行業的競爭里,歐洲反倒像是落了下風。

【二、在歐洲多國被限制】

行車記錄儀在我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的境遇不一樣,在我國正常使用,而在歐洲很多國家是被限制使用的。

在德國呢,行車記錄儀是能用的,可它錄下來的視頻資料不能當證據。

有這麼一個事兒,有個德國男的,他行車記錄儀里存了兩年的視頻。他把記錄儀交給警察以後,警察從裡面發現了5萬起違章。

但到最後,警察把這名男子告上法庭了,原因是他觸犯了公民信息保護法。

在盧森堡,要是行車記錄儀拍到了他人隱私,記錄儀的主人就會被抓。

在瑞士,禁止在公共場合使用行車記錄儀。

在奧地利,行車記錄儀是被嚴令禁止使用的,要是被發現車上有行車記錄儀,車主就會被逮捕,還得交罰款。

在這些歐洲國家,行車記錄儀為啥這麼招人嫌呢?

這些國家的道路監控設施比較完善,很少有監控不到的「死角」。所以,大多數時候靠道路監控就能解決交通糾紛,行車記錄儀就沒太大用處了。

其次,就像德國的情況所體現的那樣,這些歐洲國家特別重視個人隱私,行車記錄儀的視頻一旦公開,確實有侵犯他人隱私的風險。

甚至有時候,還會危害國家安全呢。

2022年的時候,福建有個施某,他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行車記錄儀的廣告。那個廣告說呢,只要用這個行車記錄儀,就能拿到虛擬幣獎勵。

施某買了之後用了一段時間,可沒想到後來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人員就因為這事兒找他來了。

施某買的根本就不是真的行車記錄儀,是外國公司用來收集情報才研發出來的設備。這個設備能把周圍地面上的信息捕捉住,然後分析,再通過專門的App把信息發送到境外的伺服器。

在這些情況的影響下,部分歐洲國家對行車記錄儀管得很嚴,不過,並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這樣。

各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單就咱們國家現在的情況來說,行車記錄儀是很有必要安裝的,能裝就裝上。

行車記錄儀安裝好之後,要記得定時清理視頻哦,不然內存滿了,新視頻就存不進去了。

請提供一下原文內容,這樣我才能進行改寫。

中研網發布了《行駛記錄儀市場發展機遇研究 2023行駛記錄儀行業前景研究報告》。

域外|歐洲好多國家不讓用行車記錄儀了,你猜為啥……

魯中晨報報道了一個事兒:《最新披露!「行車記錄儀」非法採集我國地理信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