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團圓:高平被騙了!出國留學居然是個局,李書徹底淪為犧牲品

2024-11-03     萬事順順順

「我覺得你最近很奇怪,各種反應都很奇怪,你是不是有什麼事啊?過去我加班的時候,只要過了十二點,你就給我打電話,昨天你一個電話都沒有,你什麼意思啊?」

自從高平被復振拒絕以後,他對向前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改變。從前的高平,對向前百依百順、溫柔體貼,可如今的高平,卻對向前愛搭不理。

高平的改變,就是為了逼向前離婚。高平原本以為,只要自己娶了已婚已育的向前,就萬事大吉了。

在上海有房有車的向前,可以給高平提供優渥的物質生活;身為公司高層的向前,也可以憑藉人脈,幫高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留院的失敗、復振的拒絕,讓高平突然意識到,向前根本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厲害。於是,高平便準備另謀出路了。

高平已經萌生了離婚的念頭,但高平卻不敢主動提出離婚。一方面,高平身邊的老師和同窗都清楚,高平是靠著向前才讀完了博士。

如果高平在即將畢業的時候,和向前提出離婚,一定會被其他人詬病,這不利於高平的前途和名聲。

另一方面,高平沒有任何收入,倘若高平主動提出離婚,那麼向前一定會讓高平凈身出戶。屆時,高平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無法維持。

再加上,高平已經申請了英國的桑格研究所,這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此時的高平不敢與向前撕破臉,他需要一筆離婚財產,來支持自己出國留學。

為此,高平特意把小姨從老家接到上海,又刻意把聰聰齊齊的身世,告知給小姨:

「聰聰齊齊,其實不是我的孩子,是向前她前夫的。我們倆結婚的時候,孩子快一歲了。我一直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

高平非常了解小姨的性格,一旦小姨知道聰聰齊齊的身世,不僅會懈怠對兩個孩子的照顧,還會對向前有意見。

正如高平所料地那般,在小姨的「助攻」下,高平和向前的矛盾,也逐漸增加了。工作的壓力,加上無法化解的家庭矛盾,都讓向前非常崩潰。

但是高平也很清楚,這一點小矛盾,無法擊退向前。於是,高平又把自己的學妹李書拉入局中。

李書十分崇拜高平,即便知道高平已有家室,李書也毫不掩飾自己對高平的感情:

「師哥,你知道我們師妹都怎麼說你嗎?說你長得帥、有房有車、博士畢業,又可以留校,但就是有一點不好,英年早婚。」

但是李書的家境,也讓高平退避三舍。雖然李書極力掩蓋自己的家世,但兩個細節還是讓李書露怯了。

第一個細節,李書向高平尋求幫助,為了與高平套近乎,李書特意諮詢了高平考博士的事情:

「師哥,有件事我想諮詢你一下,楊教授的博士好考嗎?」

如果李書真的有關係、有人脈的話,她又怎麼會擔心李教授的博士是否好考呢?由此可見,李書和高平一樣,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學生了。

李書非但不能給高平提供任何幫助,還極有可能會拖累高平。因此,高平肯定不會選擇平平無奇的李書。

第二個細節,李書的感同身受。當高平因為留院被拒而懊惱時,李書對高平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雖然不是制定遊戲規則的人,但我們也不是來湊數的。」

對於此時此刻的高平而言,他需要的是「制定規則的人」,而並非是「不是湊數的人」。李書無意間的一句話,也就註定了她和高平的結局。

雖然高平看不上李書,但他卻需要李書「助力」。因此,一向冷淡的高平,破天荒地主動對李書示好:

「不是要考博嘛,我那流動站里有些課題,可以幫你介紹導師。」

高平此舉,其實就是為了說服李書給聰聰齊齊當輔導老師。首先,高平知道李書對自己有好感,高平邀請李書給聰聰齊齊做輔導老師,一定會讓李書想入非非:

「我就是想問你,你讓我來你家,僅僅是為了輔導你孩子嗎?」

到那時,李書肯定會用盡渾身解數接近高平。李書和高平既是師兄妹,也都是在校的學生。因此,他們之間的話題,會比高平與向前之間的話題要多得多。

在李書的襯托下,向前也會逐漸發現她和高平,早已貌合神離了,這也為向前主動離婚埋下伏筆。

其次,李書是有野心的,否則她也不會為了前途,接近已婚的高平了。從始至終,李書接近高平,都是為了成為高太太。

所以,李書一定會千方百計地逼走向前。李書清楚,對於向前來說,孩子是她的動力,也是她的軟肋。

向前極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這一點從她寧願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也不願意讓孩子給合作方的妻子道歉,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李書一定會從聰聰齊齊身上下手,讓向前和高平徹底鬧翻。如此一來,高平不僅可以全身而退,還不用遭受道德的譴責。

在其他人眼中,李書是破壞高平和向前的婚姻的罪魁禍首,向前是為了孩子,拋棄高平的「負心人」,而高平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高平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自始至終,出國留學就是一個局。高平精心設計的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

高平的另謀出路,就是高平微信上的L。不少人猜測,這個L就是李書,其實這個L另有其人,證據有三。

其一,高平給L的微信備註。若是李書真的是L的話,高平肯定會把微信備註改為李書的名字。李書是高平的師妹,高平有李書的微信再正常不過了,高平根本沒有必要欲蓋彌彰。

顯而易見的是,這個L不是李書,因此,高平才不敢備註真名,因為他害怕被向前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其二,L對高平的稱呼。L對高平表達感謝時,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今天過的很愉快,謝謝你。」

要知道,李書為了和高平套近乎,她幾乎不會用「你」來代指高平,而是經常稱呼高平為「師哥」。由此可見,這個L不是李書。

其三,李書不知道高平要出國。當時的高平,剛剛被復振拒絕,他極其渴望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能讓高平冒著不惜得罪向前的風險,也要陪著一起遊玩的人,一定能給高平的前途帶來很大的幫助。

而且高平是經過這次遊玩以後,才決定申請英國的桑格研究所。很明顯,與高平一起遊玩的人,能幫助他申請到英國的桑格研究所。

高平的第一學歷是他致命的缺點,高平在國內都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他如果要出國,一定要有外力支持,而L就是那個外力。

可李書是從林院長那裡得知高平要出國的事情的:

「你是申請了英國的桑格研究所嗎,還找林院長給你寫推薦信。我是找林院長簽字的時候,不小心看見的。」

種種跡象都足以表明,L並不是李書。在L的鼓勵下,高平遞交了申請,並設局推動向前主動離婚。可L的承諾,卻是一個謊言。

坦白來說,高平除了有一個還不錯的履歷,他可以算得上是一無是處。高平長相平平、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L怎麼會真的看上高平呢?

而且,高平前後被學院和復振拒絕的事情、人盡皆知,L又怎麼會在這樣沒有前途、沒有實力的人身上付出那麼多精力和人脈呢?

最重要的是,既然如今的高平可以為了前途,背叛向前;那麼以後高平也會為了更好的前途,再次背叛L。

因此,L根本沒有打算幫助高平,L所做的一切,都是消遣高平罷了。失去了L的支持,以高平的能力和履歷,根本無法拿到桑格研究所的錄取通知書。

L從未真心對待過高平,可高平為了L隨口的幾句承諾,不但背叛了對自己一心一意的向前,還得罪了極其崇拜自己的師妹李書,心比天高的高平失去了一切。

高平太貪心了,他在上海有車有房,還有一個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妻子,可他卻不懂得知足。高平的貪心,與他的能力,不成正比,這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高平的結局,告訴我們所有人一個道理,無論什麼時候,無論發生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能過於依附於任何人,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

巴金曾說過: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一兩個人,自己一點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

因此,我們要始終銘記:沒有人能把你變得原來越好,關係、人脈和經歷都只是陪襯,支撐你變得越來越好的,只是你堅強的自控力以及不斷的反思和修正。

引路靠貴人、走路靠自己、成長靠經歷、渡人先渡己,我們永遠只能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d1d94100d9b763092de01771a4203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