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三大優勢能否復刻爆款重重突圍?最新概念股名單曝光!

2023-12-28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小米汽車三大優勢能否復刻爆款重重突圍?最新概念股名單曝光!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12月25日正好是小米官方宣布造車的第1000天,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汽車的第一場發布會將於12月28日舉行,首場發布會以技術發布為主,並不發布產品。小米汽車的關注度在雷軍親自下場宣傳造勢下可謂「極限預熱」。

在此之前,比亞迪、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華為的智界、問界、阿維塔等眾多造車新勢力在這個賽道爭奪市場份額,尤其是華為通過零部件Tier1模式、HI模式、鴻蒙智行模式與車企合作進入賽道,創造出了「銷量爆款」的問界新M7,引爆賽力斯為首的一眾「華為汽車概念股」。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小米汽車憑藉什麼開創一片新天地?借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話,小米汽車的關鍵賣點為自動駕駛、軟體生態、800V快充與動力配置。其中,軟體生態及其下屬的供應鏈廠商亮點突出。

此外,小米集團旗下遍布全國的上萬間「小米之家」更是小米汽車將來營銷渠道的「殺手鐧」,如果未來借道「小米之家」給汽車引流,小米汽車產業鏈將間接持續受益。文末附上筆者最新整理的51隻「小米汽車概念股」名單!

小米汽車如何複製「爆款」?生態鏈、渠道鏈、供應鏈「三張牌」!

首先是生態鏈。2023年10月26日,小米正式發布全新自研作業系統——澎湃OS,同時宣布小米集團戰略將從「手機+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標誌著小米智能互聯生態進入新篇章。

生態鏈的構建小米已持續展開探索多年,算是小米的一大戰略布局。

圖:小米作業系統及集團戰略發展歷程

2010年,小米成立之初就發布了MIUI手機作業系統,2016年米家品牌承載小米智能家庭產品,小米IoT生態布局持續完善,並在2017年打造自研的Vela OS,實現了IoT設備系統的統一。2019年,小米開始並行自研通用作業系統Mina OS,逐步形成Linux系統從內核到上層系統的經驗積累。到了2021年,小米開啟車機OS系統研發。

2022年初,小米決定將MIUI、Vela OS、Mina OS、車機OS四大作業系統的軟體架構統一,完成小米作業系統的底層合併,隨後就是2023年11月面向人車家全生態的澎湃OS正式面世。

可以說,澎湃OS的正式面世是小米邁向「人車家全生態」新戰略的關鍵一步,也是戰略的一張關鍵的生態鏈拼圖。

為什麼說小米的生態鏈將成為小米汽車復刻「爆款」的優勢之一,是因為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小米在智慧型手機、IoT 設備及網際網路服務領域均已具備龐大的用戶群體、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較高的品牌忠誠度,為小米汽車潛在客戶轉化打下結實的基礎。

據小米集團公告,2021-2022年小米手機連續2年在中國大陸市場安卓智慧型手機廠商中品牌忠誠度排名第一,50.1%的用戶在更換智慧型手機時會繼續選擇小米品牌。得益於較高的用戶粘性,小米用戶規模穩定增長。

截至2023年6月,MIUI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6.06億,同比增長10.8%,其中中國大陸MIUI月活躍用戶數1.49億,同比增長6.5%。友商華為、比亞迪等各新勢力當前用戶數為7億、580萬。

圖:小米對比其他車企品牌用戶基礎雄厚

從用戶畫像看,數據顯示,小米手機以25-34歲(占比 62.4%)、青年男性(占比 64.7%)為主要用戶,其中 57.5%已婚,小米用戶黏性較強,且偏好科技感及米家生態,契合小米軟硬體優勢,疊加小米汽車利用人車家生態聯動,有望有效承接小米手機客流。

圖:小米品牌用戶畫像(2018年)

可見小米汽車已然擁有足夠的用戶基礎,而生態鏈優勢之後的「第二張牌」還有營銷鏈,背靠遍布全國上萬間「小米之家」。截至2023年1月1日,小米共有「小米之家」 1.2萬家,遍布2200個縣市區,能夠實現對國內8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的覆蓋。

據國金證券統計,去除無法陳列展車的較小店面後,小米仍有500至600家店面可以利用,相比蔚來、小鵬、理想的440、411、400家,優勢明顯;後續參考華為鴻蒙智選的擴張,國金證券預計小米將採用新開店鋪的形式擴大覆蓋面積,短期或可達到800家以上店面。

如果小米採用直營模式,利用現有小米之家實現渠道擴張,這將有望為小米汽車銷售持續引流的第二增長點。所以,從營銷渠道來看,小米汽車已進入新勢力渠道數量第一梯隊,「出道即巔峰」。

圖:小米渠道門店數量對比

回看問界新M7的「爆款」成功,主要憑藉華為廣受眾+強悍品牌力出圈。從上述小米汽車生態鏈和營銷鏈的優勢來看,小米與華為在用戶基數、市場熱度上優勢重合,若SU7成爆款則可能復現「問界M7現象」。

能「大賣」還要能「大造」,小米從零部件到整車工廠布局

說完生態鏈和營銷鏈,就剩最後一張牌就是「供應鏈」。

我們知道,造車新勢力的運作模式主要是整車製造和品牌分離,前有理想與力帆、小鵬與海馬,後有華為和賽力斯、奇瑞的問界和智界,及蔚來與江淮、百度與吉利等。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傳統整車造車廠和新勢力造車之間的磨合給交付造成了一定壓力。

據鈦媒體消息,為保證問界的交付,賽力斯工廠生產機器每日連續運轉22個小時,剩餘兩個小時進行必要的機械維護保養。為解決產能和供貨,賽力斯在附近建廠,將供應鏈、產品、質量三支團隊直接進入供應鏈企業駐廠,實現了交付能力的提升。根據最新問界的官方口徑,問界12月將完成交付2.3萬輛,2024年則月度交付超3萬輛。

友商當下面臨的交付情況,何嘗不是小米汽車以後將要面對問題?尤其是在小米對汽車投資十餘年,覆蓋汽車零部件、整車、汽車後市場的動作來看,市場對小米汽車的交付能力又多了一份審視和期待。

供應鏈,小米汽車實施了從零部件到整車工廠的全面布局戰略。小米前後對小鵬、蔚來投資規模大約在10-20億美元。2017年起,小米對汽車零部件三電領域的公司加大投入,對新能源電池及控制系統研發商酷科電子、對珠海冠宇、中航鋰電、贛鋒鋰電、蜂巢能源等企業進行投資,多為戰投和A、B輪。

圖:2011-2022 年小米對三電領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投資

整車工廠方面,小米汽車工廠有兩期工程,已竣工自建的亦莊一期工廠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年產能為15萬輛,平均每月產能1.25萬輛;二期工廠則計劃於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

同時小米廣泛招聘整車生產、整車工藝相關人才。如,小米在官網招聘汽車車間生產經理、車間安全工程師和精益工程師,並且在衝壓、壓鑄、壓鑄模具、壓鑄機加工、車身、塗裝、鈑金等整車生產有著較多的人才需求。

圖:整車生產製造具有重資產性

那么小米汽車工廠的產能能達到多少?根據雷軍曾表示的銷售計劃,小米汽車首款車型計劃第一年銷售10萬輛,此後的三年累計交付90萬輛,這意味著2025年到2027年,小米汽車需要每年生產和銷售至少30萬輛,月均產能達2.5萬輛。

51隻小米汽車最新產業鏈概念股曝光!

國泰君安認為,造車初期流量+生態+渠道協同是小米汽車的優勢所在,產品塑造能力成為中後期關鍵。

作為具有強大流量群體的消費電子龍頭,小米汽車有了潛在用戶基礎,再疊加小米的智能生態和銷售渠道,於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後,小米汽車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國內有不少汽車零部件公司與小米汽車展開合作,已有部分零部件公司宣布獲得小米汽車項目定點,如拓普集團將為小米汽車配套空氣懸架系統,華域三電成為小米汽車空調壓縮機定點供應商。

以下是筆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和投資者問答整理的51隻最新小米汽車概念股名單供讀者參考,不同A股公司與小米汽車的合作進度不一,其中凱眾股份投資的炯熠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在線控制動產品領域與小米汽車有同步開發業務,近三個月股價高漲。

數據說明: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b921489b5b21fd76a049ae987520a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