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花5萬8做腹部整形,結果觸目驚心!

2022-06-07     南都i健康

原標題:一女子花5萬8做腹部整形,結果觸目驚心!

夏天一到

相信在座各位已經把減肥瘦身

提上了日程

有人有氧無氧輪番上陣

有人卻看上了腹壁整形

當中甚至有不少生完寶寶的媽媽

希望通過手術恢復原本緊緻的腰腹

但手術安全性如何?有哪些風險?

南都健聞帶你來看

今年38歲的張蓉(化名)因生過兩個小孩,產後腹部鬆弛下垂、妊娠紋多。受此苦惱的她,今年2月通過微博、悅美等平台廣告,找到廣州金沙洲某綜合醫院美容科肖醫生,花了58000元為她進行腹壁成形手術。

原本以為手術後就能擁有平坦的小腹,可讓張蓉沒想到的是,兩個月三次手術,傷口不停潰爛、穿孔、發紫。

無奈之下,張蓉轉入某公立醫院做手術修復,後續還將面臨3~5萬元的修復治療費用。

對此,張蓉多次找到該院協商解決,希望院方退款58000元的手術費,再額外補償2萬修復費用。但院方回應此事與他們無關,建議走醫療鑑定,費用方面最多退2萬元。

肖醫生對南都記者表示,「手術失敗不屬實,且已經起訴張蓉,詳細情況不便透露。」

因為雙方相持不下,目前白雲區衛健局已介入調查,截至發稿投訴狀態仍在辦理中。事件未來進展如何,南都記者將持續跟進。

業內專家提醒, 求美需謹慎。腹壁整形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術後處理不當併發症也較多,併發症發生率4%, 屬於整形外科難度較大,且風險較大的手術。

兩個月內三次

手術傷口遲遲無法癒合

據張蓉回憶,今年2月21日,該院美容科肖醫生為她開展腹壁成形手術,術後第二天,腹部兩處地方開始呈現烏紫,醫生表示術後正常情況,只要出院後遵醫囑換藥,就可以很快恢復。

張蓉提供的第一次出院記錄。

但一直到3月初,張蓉發現傷口流膿潰爛,於是再次入院要求修復治療,由肖醫生對傷口進行第二次局麻並且切開縫合。

但術後5天傷口再次開裂潰爛,張蓉抱著信任的態度第三次入院修復,但術後依舊開裂潰洞流血,無奈之下4月22日要求轉院治療,並於5月3日治癒出院。

據接診醫生判斷,患者是腹壁整形術後發生了脂肪壞死的併發症。

「一般腹壁整形術後傷口如果不能一期癒合(第一次手術切皮太多造成皮膚張力太大導致),出現壞死、裂開等併發症,由於局部感染、炎症影響再次手術縫合往往效果不佳,所以會出現多次手術都不能癒合的現象,最終結局就是轉變成慢性傷口。」

腹壁整形併發症發生率4%

屬於高風險整形外科手術

大部分媽媽在生完寶寶後,肚子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變得鬆鬆垮垮,原本緊緻的腰腹難以復原。

腹壁成形手術,通俗地說就是腹部拉皮。一般指女性因為懷孕後肚子越撐越大造成的腹直肌分離,導致產後腹部出現妊娠紋、腹部下垂,通過手術來切除多餘的脂肪和妊娠紋,達到腹部美化的效果。

悅美app上相關圖文帖子,沒有手術高風險性表述。

夏天到了,以瘦身訴求為主的美體塑形需求增長迅猛。在不少醫美垂直平台,腹壁成形術作為侵入式醫美塑形項目之一,因為瘦身效果明確持久、且不會出現反彈而備受推崇。

「但其實,腹壁整形術是美容手術中併發症發生率最高的術式,根據對2萬例腹部整形的調查發現,平均併發症比率大約4%(其他的美容發生率約為1.4%)。與手術醫生的手術操作技術、患者的自身情況、以及後期處理都有很大的關係。」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燒傷整形科李罡副主任醫師表示,因為腹部整形手術需要腹部廣泛的游離,術中出血較多,術後處理不當併發症也較多,需要全身麻醉,所以屬於整形外科難度比較大,且風險較大的手術

「瘦身」「變瘦」搜索次數

1月環比增長130.61%

經過多年發展,醫美行業也從「面子工程」向身體塑形延展。每到春夏季,美體塑形項目消費也火熱起來。

新氧數據顏究院&醫美查數據顯示,年初人們對瘦身的關注度急劇上漲,2022年1月「瘦身」「變瘦」搜索次數環比增長130.61%。2月醫美消費訂單量同比增速最快的項目中,美體塑形以14.26%的同比增幅,緊隨玻尿酸其後,位列第二。

那麼哪種塑形項目安全性更有保障、術後效果好?對此,李罡副主任醫師建議, 愛美人士應根據不同程度的腹壁畸形和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方法。

「對於腹壁無多餘皮膚、脂肪輕度堆積人士,可採用超聲減脂、射頻減脂等非侵入式醫美減脂方法,或通過運動健身、塑性彈力衣等方法矯正。而對於皮膚鬆弛、腹外斜肌分離人士,可採用吸脂、環吸手術、腹壁成形術等方法矯正。」

求美者通過網際網路途徑做功課時,面對天花亂墜的醫美廣告,往往會被很多宣傳廣告誤導。

他提醒求美者,在求美的過程中儘量選擇大型公立醫院,特別是一些難度風險較大的手術。「大型公立醫院無論是在技術、收費、後期隨訪等方面都更加規範、有保障。 如果在民營機構手術後發生併發症,應儘快到正規公立醫院整形科或創面修復科就診,把損害降到最低。

愛美無罪,醫美有責

如果您在求美路上遇到黑醫美

歡迎聯繫《愛美研究所》

現開啟醫美亂象線索徵集

可掃碼或郵箱報料

報料郵箱:

南都健聞(nanduijk)報道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雲 實習生 卓怡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b0df32bcd1b6bc771978f6dd8c9f2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