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很火的圍爐煮茶,今年為什麼不流行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3-11-10     小陳茶事

原標題:去年很火的圍爐煮茶,今年為什麼不流行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還記得前幾年,我們在上海的時候。

經過外灘,發現那裡有很多網紅店,以及排著隊打卡的網紅們。

彼時,是隆冬季節。

嚴格意義上,上海雖然不屬於北方城市,但時常令人凍得瑟瑟發抖。

而那些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們,為了拍出好看、有意境的照片,不惜在0℃的天氣里,穿著露腰的短裙。

所以,到底是誰說年輕人不能吃苦了?

為了排上隊,打上卡,甚至只是喝一杯奶茶,他們可以排隊十幾個小時。

這是真正的「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至於村姑陳和李麻花,在那樣乾燥又寒冷(相比於濕熱的福州)的地方,每天只能拚命把自己塞飽。

什麼身材管理,通通都丟到腦後了。

在凍暈和吃撐之間,我們選擇了後者。

每天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入肚以後,瞬間暖和了起來。

反之,大多數的網紅店,靠擺盤就能賣出三位數的價格,實際味道,還不如三十塊錢的牛肉麵。

ps:魔都的物價,是真的貴呀……

《2》

上個周末,秋高氣爽,風輕雲淡。

兩個工作狂,趁著雙11前,去逛了逛煙台山。

據說,如今福州的網紅打卡地,都集中在那裡了。

平均算起來,每走十步,就能看見一家咖啡店。

有歐式簡約風,也有中西結合風,還有復古懷舊風,以及溫暖家庭風,店裡還養著幾隻自家的寵物,好像真的回到家一樣。

總之,在熱熱鬧鬧網紅店林立的煙台山,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忽然,我們路過了一家專門做「圍爐煮茶」的店。

說實話,生意寥寥無幾。

唯有零星一兩桌客人,在福州艷陽高照的秋日裡,圍著爐子煮茶了。

又仔細觀察到,烤爐上的壺,好像和普通煮茶的壺不太一樣。

容量更小,器型更圓潤,瓦煲一類的,更像是個罐子。

服務員小妹說,今年他們店裡升級了,不叫圍爐煮茶了,改叫罐罐烤奶。

價格更平易近人,還很方便,烤完以後可以倒在杯子裡,像奶茶一樣端著喝。

不過,基本上也是換湯不換藥。

雖然名字變了,內核還是不變,往一壺茶里加奶,加紅棗,加玫瑰花等等。

繼圍爐煮茶以後,這種新的烤奶形式,又成功擊中了很多年輕人的興趣點,吸引大家來嘗鮮。

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大家更願意為帶有「溫暖感」的情緒消費買單。

土陶罐、熱牛奶、炭火爐、紅棗桂圓玫瑰茶,這些東西都能給人帶來一種治癒感,這便是它們的流量密碼。

《3》

只是不知道,這陣風還能刮多久呢?

圍爐煮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還記得去年,才剛入秋,全國各地就掀起了「圍爐」的熱潮。

甚至於,福建的11月,還是25℃以上,甚至逼近30℃的高溫天氣。

便有人在戶外,支起小炭爐,擺上小茶壺,烤爐子,嗑瓜子,享受秋冬的儀式了。

具體喝啥吃啥,其實不重要,追求的是一種氛圍。

但也正如大家所見,到了今年,突然消失了。

準確來說,是過時了。

一方面,眾人逐漸發現,圍爐煮茶的實際體驗並沒有達到預期。

更多的是賣個形式,利於擺拍發朋友圈。

細究起來,茶葉品質很一般,水果也是選用低質的,整桌加起來成本可能還不超過20塊錢。

但價格要翻十倍,甚至更多。

賺錢不易,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所以,有這個錢,還不如直接去買一些新鮮優質的水果。

亦或者,直接買一全套爐子茶具回來。

並且,在這樣長時間的煮茶過程中,茶香會損耗,茶味也會變得濃釅,喝起來根本沒有愜意可言。

另一方面,圍爐煮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如果通風條件不夠好,圍爐煮茶時,空氣不足,煤炭燃燒不充分,產生了一氧化碳。

被吸入人體以後,就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尤其是對於那些生活經驗比較少的人而言,圍爐煮茶,非但不愉悅,還很折磨。

爐子的火力不好掌握,茶壺的升溫速度,遠不及那些棉花糖、砂糖橘等。

最終,水果烤焦了,茶湯還沒沸騰。

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煙味、焦味,手忙腳亂,灰頭土臉。

這樣的煮茶形式,有什麼必要?拍照5分鐘,尷尬一小時。

用白花花的銀子,花錢找罪受。

《4》

網紅產品,大多是「割韭菜」。

門檻高,體驗差,純屬智商稅。

因此,嘗完新鮮後,大家紛紛散場,不會再想去第二次了。

有這個時間,有這個錢,倒不如選一些好茶,在家煮。

更安全,也更舒心。

至少,茶葉的品質是好的,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是美妙的,而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適合煮著喝的茶,可以選擇老白茶、紅茶、熟普等。

說真的,一斤高山的老白茶,以2020年的白露茶為例,價格不超過千元。

如果你用500毫升左右的壺,每次煮茶,只要放1.5-2.5克。

這樣換算下來,可以喝200次。

即使每天都煮茶,也足夠喝上大半年了。

相比之下,性價比更高。

並且,在家煮茶,可以用玻璃壺加上電陶爐,操作起來安全又方便。

只要往壺裡注滿三分之二的水,放在爐子上,打開開關即可。

等到壺裡的水燒開以後,就可以揭開蓋子,把干茶投進去了。

先煮水,後投茶,能合理控制煮茶時間,讓滋味物質浸出得均勻,口感飽滿又不苦澀。

茶湯煮出來,晾涼以後,就可以喝了。

內含物質豐富的老白茶,按照這種方式,煮上三四壺是完全沒問題的。

不管是一個人喝,還是全家人喝,都綽綽有餘。

想要提升精緻感和氛圍感,可以把家裡的茶桌稍微布置一下,比如鋪上好看的茶席,擺上精緻的茶具,再放幾棵綠植。

照片出來,同樣很有意境。

在家裡喝茶,成本低,環境好,一舉多得。

當然了,家裡有院子的茶友,或者喜歡露營的朋友,還可以帶上爐子和壺去戶外煮茶。

安全起見,要提前掌握好煮茶的訣竅。

比起燒炭的爐子,更推薦安全的卡式爐,操作難度低。

在戶外喝茶,那就不用多說了,隨手一拍,都很出片。

《5》

煮茶,本來應該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但因為加上「網紅」二字,就成了商家手中的流量密碼。

變成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樣,也是覺得有些感慨。

其實,不管是圍爐煮茶,還是罐罐烤奶,都希望大家理性。

假如真心喜歡這件事,那無可厚非。

若僅僅是為了跟風,隨大流,去花冤枉錢,實在沒必要。

喝茶,茶才是關鍵。

其他的,都是浮雲。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a130a1ba39c1b6ee7de686d41257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