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曉鋒獻給兒子的詩《八月的王》《天空》

2019-10-12     陝西文藝百家

八月的王

作者:仝曉鋒

你來了 更多的愛來了 一滴雨驚醒黎明一顆淚驚醒夢八月 多麼明亮血以及陽光你手舞足蹈來到人間把細小的手伸進秋天 伸進古老詩經的封面孩子 就叫你詩蒙吧詩經中 蒙做草講你屬羊 有草便平安吉祥 孩子 你吃的是詩經中的草啊孩子 你快長潔凈的眼睜開潔凈的水滴落你小小生命的景觀令我驚嘆

孩子 這個秋天多麼悠長

而你 足不出戶深睡 沉思或者夢想你無憂無慮 傾心吃喝渾身長滿蓬鬆的詩歌孩子 你如此簡單和明了遠比你智慧的父親更完善無論睡著還是醒來你都無比安詳這八月 也因你而輝煌

孩子 你別哭要麼你就大聲哭你的聲音 是天上的鼓格外痛楚

孩子 在這艱辛的歲月里你到來 不僅僅帶給我安慰不僅僅帶給我勞動 責任和美你意味的更多更多的愛我難以言說

八月如夢孩子 這個秋天你是王八月的王你的手握滿陽光

天空

作者:仝曉鋒

這是五千年的天空 你橫臥其中肆意汪洋神的腳步行過 你哭著 沒有聲響你是高貴的羊 是雲的後代天庭如此開闊是你的床 大路通天 遠處 風不動你也不動是誰的手指按在你的明凈的前額 讓光潔的雨落下 讓細小的光線帶來音樂 黑夜的乳呵 群星細密的火焰把你透明的指甲 點亮它們像二十滴露水 二十個好兄弟或音符叮叮咚咚 在遠天高懸 天空是永恆的天空不朽天空用浩大的手勢 為你祝福天空的井 很深你視而不見 你的眼中 一切都是空白你正積蓄更多的力量四肢健壯 容顏放光你是天空的冠把雲燙傷 孩子 你終將綻放你是風正迫近天堂

永波談詩:

仝曉鋒的詩在80年代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他是當時大學生詩人中的佼佼者,尤其在西北五省,影響很大。當時作為西安交大星火文學社的領袖,曉鋒也積極地和外界進行交流,和其他的大學生詩人,比如上海北京四川這樣詩歌比較發達的地方。我跟曉鋒是大學時代的詩友,對他的詩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他有些詩的緣起,我也比較清楚。他的整體風格非常純凈優美,有的詩近乎於純詩的寫作。法國詩人瓦雷里等提倡的純詩,強調詩的音樂性,強調要充分品味詞語迷宮的華美,所謂詞的對位法,主張詩的暗示性,同時儘量減少理性控制,學會傾聽語言不期而至的天籟之聲,這種主張是現代主義極其重要的一個核心原則。它更講究藝術自身的內部規律,尤其對於語言本身的重視,因為現代主義詩歌和其他詩歌的不同,就在於語言本身成了最重要的內容。我們仔細體會,從曉鋒的詩中也能得到這一點確證。

那麼具體到這組寫於1991年的,獻給自己孩子的組詩五首,整個組詩寫得非常昂揚,讓人激動。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都是孤零零的,沒有什麼依靠,赤手空拳,父母親友的愛,可能就是他唯一的指望。每個生命都要依靠其他的生命才能存活。而每一個孩子來到人間,都像一個天使。實際上是孩子來幫助我們來生活的,而不是我們幫助孩子生活,是孩子從永恆之中,從天國,來到我們這個充滿了苦難,當然也充滿了歡樂的世界,幫助自己的父母走完這一生。實際上是孩子在陪伴我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孩子並不只是我們個人的財產。他也屬於永恆的天空。所以,曉鋒的詩中寫到,「天空用浩大的手勢為你祝福」。在《八月的王》里,他還寫到,有更多的愛,這個更多的愛,我認為也是指的這個。是孩子對父母的恩典和饋贈,也可以說是生命和永恆本身恩賜給我們的禮物。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孩子是來幫助父母生活的,同時,也在幫助我們重新經歷我們的童年,重新經歷我們成長的過程。是孩子在教育我們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成人。有了孩子,我們像漂流的小船有了壓艙物。現代主義詩歌,尤其是艾略特這種居於主流的詩人,主張用複雜的詩歌來表現複雜的人類社會和個體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曉鋒的大多數詩語境透明,表面形態並不複雜,但我認為,這種單純來自於克服了複雜性之後達到的一個更高的境界,正好像一滴水反映著整個大海的光輝,他的詩是複雜的單純,而非單純的複雜。這需要智慧,需要從經驗到抽象的升華,更為可貴的是,在這種升華過程中,詩人充分保留了經驗和思想本身的豐富性,而沒有使詩成為「載道」的工具。我們仔細體會這組詩,便能發現其中情感與思想的豐富性,激動,盼望,祝福,感恩,多少複雜的心緒都混雜在一起,即便總體格調是昂揚向上的。(文/馬永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Xsqwm0BMH2_cNUgMH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