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甚至研究生跨專業去參加IT培訓了?

2019-06-21   指尖上的代碼

廣州的全市勞動者工資統計中,網際網路製造業從業者與化工類製造業從業者的工資對比如下:

繪製成圖表,更加明顯:

看到了嗎,什麼叫做差距?這就叫差距。

圖中藍條和橙條的分界線為低位數,橙條和灰條的分界線為中位數,灰條的頂端為高位數。

考慮到高位數的定義是前10%的平均值,因此高位數工資對應的排位是10%以內。換言之,能拿到高位數工資的人,意味著他至少進入了這個行業的前10%。而中位數對應的排位是50%,即拿到這個數的人,在行業內正好位於50%的排位。

結合圖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難以置信的結論:

化工類技術人員工資的高位數,遠不如計算機類專業人員工資的中位數。

這說明什麼?

假如你讀了某知名985的化學專業,畢業後去做了化工技術人員(實際上化學跟化工還是有區別的,不少化學專業的人找化工工作都很吃力),你有著高學歷,工作刻苦,又有貴人相助,忙活了多年,終於爬到了這個行業的前10%,傲視眾人。然後你發現,你到手的工資,還不及隔壁一個平庸程式設計師的工資。哦不對,從圖裡看,應該是還不及這個平庸程式設計師工資的一半。

請問此時的你是什麼感受?

不排除有人安貧樂道,但更多的人會失望,後悔,不平……

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自救轉行,並且在mitbbs上,在人人上,在知乎上勸退;另一部分人不會在網上發聲,只會在親戚家的高三孩子過來諮詢專業時委婉地勸誡他們;而更多的人,連聲音都懶得發了,只會把自己的心思深深地埋藏起來,就著倒班結束時的朝霞一口吞下。

這順帶說明一點:指望生化類工作越老越吃香是很不靠譜的:你如果轉不到管理崗,大機率是干到老也只能拿那麼一點工資……而如果轉管理崗那麼容易,隔壁的CS也不會隔三差五把中年危機拿出來說事了。

即使把統計口徑不同,統計工資較低但職責類似的「電腦程式設計員」這一職業考慮進來,程式設計師工作的薪資也是完爆化工技術人員的。

必須提到的一點是,這裡的計算機技術人員指的是身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中的技術人員,而不是我們常說的軟體服務業人員。由於廣州缺乏大體量的網際網路公司,因此軟體服務業人員的中位數薪資沒這麼高。

在旁邊的深圳,情況則恰巧翻了過來:製造業里的程式設計師薪資一般,而軟體服務業公司中的程式設計師則能拿到很多錢。



還是類似的,程式設計師們的工資中位數趕上了大多數製造業人員的工資高位數。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化工技術人員通過努力,如果做到行業前10%,工資終於能超過前50%的程式設計師了呢,真是可喜可賀!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甚至研究生拋棄專業去做程式設計師呢?

因為他們發現,只要參加IT培訓轉個行,一畢業拿到的工資就能趕得上他們在本行業奮鬥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得到的薪水。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轉呢?關注「重慶千鋒」公眾號免費申請重慶千鋒提供的長達14天的免費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