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畫為媒彰顯金城之美——訪金城畫院院長於建礎
掃碼看視頻
金城畫院院長於建礎,出身艱苦,自小就喜歡藝術;投身軍旅,在剛強中不忘熱愛與情懷。多重身份和經歷在他身上交融,造就了他的與眾不同。幾十年來,隨著閱歷的增長,他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一件事——創建一所畫院。
初心:用獨特的技法,謳歌時代
初入畫院,畫院的牆上,掛著不同畫師的畫作,作品各有千秋,都富有中國精神、時代氣象,寄託了新時代中國美術家的理想與情懷,以豐富的形象語言展現了豐沛的時代精神。身著黑夾克、白襯衣的於建礎則如他講解的水墨畫一樣簡單透徹,頗具性情。
他推了推眼鏡,話匣子就打開了。被問到為什麼要建一所畫院,他說:「早在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就創辦了咱們國家第一個皇家畫院——翰林圖畫院。當時畫院畫師的功能是為朝廷和達官貴人服務。這種體制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新中國成立後,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抓,組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畫院——北京畫院,把國內許多有名望的畫家集中起來,是為了給他們的創作提供條件。我創建金城畫院的目的亦是如此,想把咱們蘭州乃至整個甘肅搞專業創作的書畫家都集中在一起,給他們提供一個平台出作品、出精品。並要把這些創作與黨和人民對藝術的願望和需求緊緊融匯在一起,用獨特的技法,謳歌時代,針砭時弊,顯現特色,觸碰美的神經,凈化人們的心靈。」
態度:少說空話,只做實事
作為負責人,他想,金城畫院要如何抓准並發揮好自身優勢和特點,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如何讓大家知道畫院,更讓大家知道蘭州、甘肅的這些畫家?於建礎說當時整晚睡不著覺,一直想著怎麼把甘肅籍的畫家推出去。於是他開始舉辦各種畫展和比賽,並經常邀請外省市書畫名家來畫院交流、研討。積極宣傳蘭州書畫家的優秀藝術作品和與之相關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思路必將帶來成功。功夫不負有心人。自成立以來,金城畫院已經成功舉辦了八屆書畫展,讓蘭州、甘肅的很多書畫家走向了全國的「舞台」,對蘭州本地的美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也使得本地的很多書畫家重視文化精神層面,做到了弘揚傳統、立足本土、探索創造,體現了一種新的文化自覺。「我最開始做展覽的時候,還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態度是少說空話,只做實事。現在我的書畫展做成品牌了,每年都有很多書畫家期待參賽。」他還表示,金城畫院將始終以敬畏之心、開放態度,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讓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他充滿感情地訴說著內心最深處的堅信,自己從未圖過名利,就想真正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未來:繼續講好蘭州故事
一路走來,金城畫院的氣質如同謙謙君子,溫潤而不失堅韌,通達而不失原則。它的守護者於建礎,以自己的文化之旅和藝術之旅為他深愛的故鄉致以藝術的柔情與眷顧。
展望未來,這位老院長信心滿滿,他會繼續發力,進一步擴大金城畫院的影響力。「組織書畫家用書畫的形式講好蘭州故事,展現金城的別樣之美只是開始。想進步,就要走出去,我準備策劃和參加一些全國性的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還要讓優秀的資源走進來,開闊我們的眼界,提升我們的水平。」他表示,將會為提升蘭州藝術影響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而不懈努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沛珂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9b22aa7215f9e2f5d364ba1ca695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