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鄒偉瑜)10月22日,「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中華優秀文化體驗(湖南體驗區)」將在北京市蒙藏學校舊址正式亮相,展期3個月。此次湖南體驗區以「三湘四水向中華」為主題,通過豐富多彩的湖南特色文化展示和互動體驗,全面展示湖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生動展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和湖南在其中的貢獻。
九個展區,全面展示湖南多元文化。在北京市西城區小石虎胡同33號,這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建築內,每日9:00至18:00(每周一閉館),將為你呈現一個立體而生動的湖南。這裡不僅有拓印、木版印刷、剪紙、織繡、茶藝、泥塑和女書書法等現場表演,還有湘西苗鼓、常德絲弦、花鼓戲、童謠演唱等曲藝表演與你親密互動,讓你在欣賞中感受湖南文化的獨特韻味。
湘劇——唱響湖湘韻味
湘劇,作為湖南傳統戲曲的璀璨明珠,是湖南人民智慧與情感的深情綻放。它以高亢激昂的唱腔、細膩入微的表演和豐富多彩的劇目,展現了湖南獨特的文化韻味和深厚的藝術底蘊,深受觀眾們的熱愛與追捧。
而花鼓戲,作為湖南地方戲曲的瑰寶,以其歡快的節奏、生動的表演和貼近生活的題材,在湖南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仍擁有大批忠實粉絲。其中,著名曲目《劉海砍樵》更是備受讚譽。在湖南體驗區,長沙花鼓劇團將帶您領略花鼓戲的無窮魅力,感受湖南戲曲的獨特韻味。
民間刺繡——絲絲縷縷傳真情
在湖湘大地上,以湘繡為代表的民間刺繡盛行。湘繡,千年的技藝,一針一線皆傳情。它源自楚地,綻放於長沙,它是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湘繡之美,在於其細膩入微的針法,在於其色彩斑斕的絲線,更在於其蘊含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
每一幅民間刺繡作品,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講述著湖南的山水人情、歷史傳說。湘繡的華美細膩、大布江拼的斑斕多彩、苗繡的神秘古樸、土家織錦的粗獷豪放,湖南體驗區內,挑、繡、染、織,湖南的民間刺繡藝術家們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於世人面前。
湘茶——品味湖南風情
在雲霧繚繞的武陵山脈與湘江之畔,湘茶以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精湛的製作工藝,鑄就了非凡的品質與韻味。從安化黑茶的醇厚陳香,到君山銀針的鮮爽甘醇,再到張家界綠茶的清新雅致,每一種湘茶都以其獨特的風味,講述著湖南大地的風土人情與自然之美。
湖南體驗區,設置了茶馬古道的傳奇之旅,在這,體驗到的不僅是一場商貿的穿越,更是中華民族團結與和諧的生動展現。湖南黑茶,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神秘的金花酵庫,綻放出迷人的光彩,深受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少數民族同胞的青睞。
湘瓷——千年爐火中的藝術瑰寶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手工藝中的瑰寶,湘瓷以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著湖南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精髓。
湘瓷,不僅僅是鑲嵌在湖南的榮耀徽章,更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瑰寶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在湖南體驗區,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百年絕活」——寶慶瓷刻,正靜靜等待著每一位藝術愛好者的探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金鐸老先生,他的刻瓷技藝源自家族血脈,歷經五代人、跨越140餘年的風雨洗禮。劉老手中的每一刀,都是對傳統文化的深情致敬,每一次敲擊,都閃耀著匠人精神的璀璨光芒。
湘方言——湘音湘韻講述湖湘故事
「月亮粑粑,兜里坐個嗲嗲……」這首膾炙人口的長沙童謠《月亮粑粑》,以其歡快的旋律和生動的歌詞,勾起了無數湖南人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一種文化的傳承。
湖南十四個市州方言都有著豐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它們不僅是語言的瑰寶,更是湖南人民智慧與情感的結晶。無論你是湖南人,還是對湖南文化充滿好奇的朋友,都可以通過湘方言這一窗口,深入了解湖南的歷史、風俗和人情。
江永女書——書寫千年柔情
其獨特的字形結構和書寫方式,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它不僅是古代女性表達情感、記錄生活的工具,更是她們爭取自我表達與認同的勇敢象徵。在湖南體驗區,將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些精美的女書作品,感受那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細膩與堅韌。
(一審:羅江龍 二審:盧小偉 三審: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