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後一尾白鱘滅絕後,我們想募捐50000尾魚苗…

2022-08-03     襄陽食記

原標題:看到最後一尾白鱘滅絕後,我們想募捐50000尾魚苗…

悠悠漢水

最開始的時候

它是秦嶺南麓寧強縣內的一淙細流

一路向東

它是人們口中的漢水

緩緩入襄

它是滋養小城的「襄水」

你好漢江

在江水悠悠中

在皓月輝映的江波里

浮沉過往

如果說非要用一種比喻來形容漢江與這座小城的關係,那一定是母親和孩子的關係。

浩浩湯湯的碧水穿城而過,寧靜的江面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搖籃曲,緩緩而又輕柔地敲打著岸邊,搖晃著城市進入夢鄉。

每當旭日初升,當江面上的風吹進城市裡時,小城裡的人呼吸著來自江面的空氣,進入新一天的忙碌里。

退了休的襄陽老饕們,會到一橋頭下面排隊吃一碗赤油火辣的牛肉麵,接著走上一橋,或者是沿著江邊轉轉。

夏天的日頭正曬,魚梁洲的沙灘上,已經被一群光著腳丫的「神獸」占領,細軟的沙灘上,出現了堡壘、水渠和腳印……

偶爾有江風吹起沙灘上人們的發梢和衣袖,吹起新娘的頭紗,吹散天邊那團偷懶的雲……

碧藍澄澈的天和一望無垠的江水,在夕陽下金光粼粼,煙霞絢爛,戀人相擁……這是漢江留給襄陽人最美的夏天。

195公里的漢水穿城而過,小城得到她的守護和饋贈,擁有易守難攻、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後才演變成史書上的無數段佳話,兵家必爭之地的美談,「千古第一城」的美稱。

這樣的漢水,守護小城人的漢水,讓人眷戀的漢水,是屬於襄陽人的母親河。

早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里,融入人們對故土的印象中,鐫刻在情感的最深處。

漢江水養育著這座城市,更孕育著依漢江而生的生物們。

也許你並不知道,清晨時分,這座城市開始呼吸的那一刻起。在漢江的某一流域裡,青頭潛鴨昂頭在江面發出一陣輕快的鳴叫;

鴛鴦結伴而行在綠水上划過清波、蒙古紅鮊在水底吐出一串泡泡……

在漢江的庇護之下,豐富的魚群得以擁有自己的繁衍棲息之地。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漢江中的魚類多達70餘種。

*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白鰭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鯨、身體呈紡錘形,恆定體溫在36℃左右。白鰭豚生性害羞,一般群居在江河的深水區。

每當暴雨來臨之際,它們頻頻露出水面,人們稱之為「白鰭拜江」。

*中華鱘(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鱘素有「長江魚王」之稱,形態威猛、個體碩大,最長壽命可以達到40歲。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江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江豚是一種小型鯨類,全身均為淡藍色。在地球已經生活了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

江豚性情活潑,常常喜歡緊跟在大船身後頂浪或者乘浪起伏。

*大鯢(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大鯢屬於兩棲動物,一般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岩洞裡面,主要以魚蟹為食物,身體表面光滑,布滿粘液,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放出奇特的氣味。

*胭脂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胭脂魚為大中型魚類,下層淡水魚。喜好在水體中部和底部活動,生活在湖泊、河流之中,不耐低氧。體型奇特,遊動時文靜,並且會隨著情緒改變體色。

……

每一尾在漢江生長的魚,都有在碧波中自由徜徉的權利。

漢江屬於我們,更屬於它們,生長、繁衍、遷徙……

漢江這片水域是大自然賜給它們美麗也是唯一的生存之地。

然而隨著人類大型水利工程新建,環境破壞、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等原因。

短短五十年間,漢江襄陽段魚類種群個數由118種下降至78種,2018年漢江襄陽城段魚類資源調查只搜集到37種……

上一次最後見到活體的白鰭豚,已經是2003年了。

也許下一次,再見到漢江的珍稀魚類,將會是在博物館裡,將會是在百科詞條里……

儘管我們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但是江面上漂浮的塑料和拖鞋不會消失;

儘管我們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但是江岸邊漂浮的死魚和飛舞的蠅蟲不會消失;

儘管我們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但是越來越多的魚類正在因為人類的錯誤而不斷減少,這個事實不會消失。

伴隨著生物消失的最後一步,受到懲罰的一定是人類自己,後悔的也一定是人類自己。

好在同飲母親河的小城人中,仍有一批心懷赤忱和大愛的人。

他們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像是黑暗中的瑩瑩之光,保護著漢水的生態,保護著漢水魚類的最後棲息地。

年近半百的清漂隊隊員老馬,已經在漢江上漂了六年了。一件紅色的救生背心、一根綁著竹竿的水瓢,一個遮陽的帽子,便是工作的全部。

清漂船沿著漢江的河岸,走走停停,老馬便一瓢一瓢地將江面上的水草、瓶子、塑料袋、垃圾袋撈上船。

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一路總是風雨無阻。六年間,老馬的腰更加彎了,但是漢江的水卻也愈發清了,無數的魚類因為老馬而免於塑料誤食或中毒。

更有江邊上的小小環境保護者們,會用漁網小心地將江面上的垃圾撈上岸,打包帶走。

他們在學校里學習過保護漢江的重要性,每次來漢江遊玩一定會將能帶走的垃圾帶走,學校里也會組織保護漢江的公益活動。

儘管它們瘦弱的身軀拎不起太大的垃圾,但他們每一次低頭俯身的樣子,都是江岸上最美的風景線。

每到炎熱的夏天,江邊便聚集起了跳水運動的愛好者,一陣漂亮的翻轉、迴旋姿勢惹得人們紛紛駐足觀看。

但是在不知名的角落裡,一批江邊拾遺者們,也在娛樂的同時默默保護著漢江。

老王每次在跳水的時候,都會撿起煙頭、食品包裝袋、衛生紙……不知不覺已經成了習慣。

……

螢火之光,雖不能同日月爭輝,但是每一份鏗鏘有力的呼喊,一定會迎來聲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保衛漢江生態、保衛魚類的多樣性,也需要無數個你我,同時發聲,共同努力。

發散魚苗放生會為漢江保護帶來的重大意義,魚苗會伴隨著漢江繁衍下去。母親河的生態以及魚類生物的多樣性,也會因為我們的小小貢獻產生巨大不同。

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讓我們築起一個擁有多種魚類生態的綠色漢江

築起子孫後代享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碧波漢水

【特別鳴謝】

湖北交投·漢江(襄陽)生態城對本次活動的全程贊助及支持

湖北交投堅定不移當好「襄陽城市合伙人」

踐行國企擔當 保衛漢江生態 助力襄陽發展

•END•

出品:湖北鯨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小海星 攝影:大福

由襄陽食記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889ec1458b213a9d8d93a77c0cb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