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風格戰列艦:460毫米厚主裝甲,380毫米厚炮塔

2022-07-16   烽火俊赫

原標題:蒸汽朋克風格戰列艦:460毫米厚主裝甲,380毫米厚炮塔

【話說軍世】戰列艦在一戰之前進入無畏艦時代,歷經多型的發展進入了二戰時代的巔峰水平,而戰列艦在「無畏艦」之前為「前無畏艦」時代,最早開始建造前無畏艦的是英國,在傳統的歐洲強國中,法國的前無畏艦也非常有特色,與英國在設計上有著很大的不同,不過,在1905年日俄對馬海戰後,採用法系設計風格的俄軍戰艦敗給了採用英系戰艦的日本,法系風格便被逐漸埋沒了。

蒸汽朋克風格戰列艦:460毫米厚主裝甲,380毫米厚炮塔

這一時期的法國海軍戰列艦的外形,與我們所熟知的蒸汽朋克風格相似度非常高,上部建築為粗壯高大的桅杆,側舷十分高大且內傾,水線處明顯向外傾,艦艏設計有非常誇張的撞角,副炮設計在了側舷上,呈現出一圈炮塔林立的感覺,與英國戰列艦上層建築的層次分明不同,此時法系戰列艦上層建築「緊湊」在一起,加上舷窗和逐漸向下外擴的艦體,正面看起來像是一個倒立的「三角形」,更像是一座厚重的堡壘,在加上蒸汽動力和鉚釘鉚接,完全符合印象中的蒸汽朋克風,查理馬特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1、查理馬特「級」:相近的不同級前無畏艦

1891年,法國開始建造新的前無畏艦,也就是查理馬特號戰列艦,艦名來源於法蘭克公爵查理·馬特(688-741年),是歐洲中世紀時期的以為重要人物,奠定了法國加洛林王朝擔任國相後,統一了法蘭克王國,並在公元732年的普瓦提埃戰役中擊敗了攻入法國的阿拉伯軍隊,1897年時查理馬特號(Charles Martel)服役。

法國在開工了查理馬特號後,有相繼開工了卡諾號(Carnot)、若雷吉貝里號(Jauréguiberry)、馬賽納號(Massena)和布韋號(Bouvet),其實這5艘艦載雖然外形非常相似,但是設計上有些不同,因此這幾艘艦並不是同一級戰列艦,不過也有將其合稱為「查理馬特級」的稱呼。

查理馬特號全長為378英尺11英寸(約115.49米),寬71英尺(約21.64米),排水量為1萬1880噸(公噸,短噸為1萬3100),全艦共1萬3500馬力,最大航速可達18節,相當於每小時33公里,全艦共644名船員。

主要武器為2座單裝305毫米45倍徑主炮,分別布置於艦艏和艦尾,2座單裝274毫米45倍徑艦炮,分別布置於船舯位置的左右兩側,另有8門138.6毫米的副炮、8門65毫米副炮、12門47毫米速射炮和8門37毫米轉膛炮,以及4組450毫米魚雷發射管(2組甲板2組水線下)。

2、超級厚重的防護:460毫米厚主裝甲,380毫米厚炮塔

在防禦裝甲的厚度上,查理馬特號的裝甲也非常誇張,其主裝甲帶最厚處為460毫米,主要覆蓋在彈藥艙和動力艙的位置上,主裝甲帶幾乎覆蓋了全艦,向下逐漸減薄到250毫米,下上逐漸減薄至305毫米,裝甲帶上方為100毫米裝甲板,其他位置上,主炮塔的裝甲最厚處達到了380毫米,副炮塔側裝甲為100毫米,司令塔裝甲為230毫米。

當然,此時裝甲的厚度雖然誇張,比一戰、二戰時代裝甲厚度還要大,但是其實材質不同,如查理馬特號的裝甲材質為鎳鋼,實際防護能力遠不如一戰、二戰時代同等厚度的裝甲,在1890年代後,裝甲鋼的製造工藝開始了大跨步的發展,其中表面滲碳硬化工藝是代表工藝,如德國的克虜伯滲碳裝甲鋼、美國的哈維裝甲鋼。

克虜伯滲碳裝甲鋼的防禦力非常高,是當時普通裝甲鋼防禦水平的2.5倍左右,152毫米厚的克虜伯裝甲(滲碳表面硬化的鎳鉻合金鋼),相當於240毫米鎳鋼裝甲,相當於406毫米熟鐵裝甲。當然價格也要遠高於普通鋼板,英國當時也引進了德國克虜伯的生產許可,一噸克虜伯裝甲鋼可以達到100英鎊左右,而普通裝甲板只需要8英鎊左右,提升防護能力的同時,這也使得戰列艦的造價大幅提升。

3、旁觀中度過了一戰

查理馬特號在1897年服役後,加入了由英、法、德、意、俄和奧匈組成的國際分遣艦隊(1897-1898年軍事介入希臘克里特島反對派與鄂圖曼帝國之間的對抗),隨後,海軍的戰列艦開始進入了跨代快速發展的時代,到一戰之前,從前無畏艦進入了無畏艦,有進入了超無畏艦時代。

對比之下,查理馬特號作為一艘主要艦炮口徑還並不統一的前無畏艦,裝甲防護也並不如已經換為新式裝甲的裝甲,305毫米主炮口徑在一眾大口徑艦炮新式戰艦面前,也已經顯得非常「弱小」,性能已經逐漸落伍,1914年,服役不足20年的查理馬特號已經準備被報廢,不過隨著一戰的開始,查理馬特號還是被留在了布雷斯特軍港,在旁觀中度過了一戰,直到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被法國海軍除籍,隨後出售並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