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王筱虹: 建議以「碳」要素為抓手 打造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

2022-03-03     廣州日報

原標題:迎接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王筱虹: 建議以「碳」要素為抓手 打造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筱虹在《關於以「碳」要素為抓手打造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的建議》中表示,廣州市需緊抓國家雙碳戰略布局窗口期,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以「碳」要素為抓手建設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在積極服務國家雙碳戰略中謀求更高定位。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成果豐碩

王筱虹在《關於以「碳」要素為抓手打造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的建議》中指出,廣州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具備良好的實踐基礎,近年來在碳排放權交易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截至2021年12月末,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簡稱「廣碳所」)廣東碳配額累計成交2.00億噸,占全國總量28.22%,位居全國第一;累計成交金額46.10億元,占全國總量22.31%。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累計成交7252.44萬噸,占全國16.40%。碳金融產品方面,碳排放權回購43筆,金額合計1.75億元;碳配額託管53筆,累計託管配額1870.99萬噸;碳排放權遠期138筆,金額合計1.60億元;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20筆,涉及碳排放權776.16萬噸,融資金額合計8820.73萬元,為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有很高要求,在同時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和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方面,廣東(廣州)要在引領綠色轉型和率先實現「雙碳」目標上為全國承擔重要使命,亟須強化「碳」要素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鞏固並明確以「碳」作為關鍵核心要素,加快發展和完善廣東碳市場,推進廣東碳市場國際化發展,著力打造廣州國際化碳金融中心。

支持廣州打造碳中和登記服務中心

王筱虹提出四點具體建議: 一是支持廣碳所在推進碳市場國際化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碳排放權期現貨聯動,研發服務「一帶一路」和綠色發展的創新型期貨品種。支持廣碳所開展碳期貨等碳金融衍生品創新研究,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共同探索碳排放權期現貨聯動,持續推進排污權、用能權、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天然氣等創新類期貨產品研究,論證上市碳期貨品種和其他環境權益交易品種的可行性,為期貨交易所的創新型期貨產品尤其是碳衍生品的推出提供專業支持。持續推動跨境碳交易、碳金融發展,批准廣碳所開展碳排放權跨境交易試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逐步互聯互通,加快引進良好的市場化氛圍和國際化理念。

二是支持廣州打造碳中和登記服務中心,構建以碳要素為核心的碳帳戶體系。打造國家級碳中和登記平台,利用國內外被廣泛認可的碳盤查核算標準和指南體系構建以碳要素為核心的碳帳戶體系,搭建涵蓋產品、組織、活動、政府、個人和金融產品等多層級體系,為各類市場主體碳排放數據和碳減排信息提供登記和認證服務,實現產業鏈碳排放信息互聯互通以及人民生產生活各方面的碳排放數據化和可查詢化。

三是支持依託廣碳所組建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所定位為立足大灣區、服務全國、對接國際的碳要素定價平台,未來擬開展碳排放權、用能權、生態產品等交易。以廣碳所為戰略載體,通過引入港澳相關機構完成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所後,將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所互為補充支撐,大灣區內已納入全國碳市場管控行業範圍但年碳排放低於2.6萬噸的企業、未納入全國碳市場管控行業範圍內的重點排放企業均可在該平台進行交易,並可開展跨境碳排放權流轉,最終推動廣州在雙碳目標下成為引領全國、接軌國際的國際化碳金融中心。

四是支持將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升級為示範區,並將碳金融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在廣州率先開展碳資產跨境交易便利化試點。支持將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升級為示範區,提升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效應,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更好服務廣州碳金融中心建設。發揮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良好基礎,引進或培育綠色認證、評級及碳資產確權登記、碳資產管理等第三方機構,探索構建碳資產價值評估標準和認證體系,完善碳資產管理產業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鄧瀟麗

圖/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1672075013fc026c27b25f9cd0ffee.html







字畫兩會|路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