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四川瀘州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張璐醫生,在她的個人客科普平台上就提到了她接診過很多孩子的家長都說,孩子一歲以後不好好吃輔食!
而其實孩子一歲之後不能好好吃輔食,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影響是非常不好的,孩子一歲之後需要的熱量營養要比一歲之前要多,這時候如果孩子不好好吃輔食,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也就是會影響孩子的長高,孩子在一歲到兩歲這個階段每年要長12厘米,每個月要長一厘米左右,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那麼他的身高增長就會受到影響,直接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身高!
而除了會影響孩子身高,還會影響孩子口腔的咀嚼能力,孩子一歲之後牙齒已經慢慢的長出來,這時候如果輔食吃得少,吃得不對的話,就會影響孩子口腔咀嚼能力的鍛鍊,而孩子的口腔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就會影響孩子今後的語言能力!
所以孩子一歲以後輔食添加不當,對孩子生長發育負面影響極大!
孩子一歲以後輔食添加有7個誤區,中招的家長趕緊改正
第一個誤區:奶量超過600毫升飯菜吃的少
張醫生建議孩子一歲之後每天的奶量500毫升就夠了,其他的要吃飯菜。其實就是孩子一天三餐要吃米飯,奶作為輔助的食物,當孩子做零食來吃就可以了,所以孩子一歲之後儘量的要控制奶量,一天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600毫升!
第二個誤區:一歲之後還吃軟爛的食物
孩子在一歲之後每天的飯菜就不要做得過於軟爛了,比如說不要給孩子吃黏糊糊的米糊,或者說是吃一些軟爛的粥,而是給孩子吃稍微軟的米飯,要給孩子吃一些顆粒狀的食物。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牙齒長出來了,要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孩子的咀嚼能力的鍛鍊,對孩子牙齒髮育以及對孩子以後語言都是有好處的。
第三個誤區:一歲以後各種調料隨便吃
孩子一歲到三歲每天的鹽也是有限量的,建議是控制在1~2克,最好不要超過2克,因為孩子一歲到三歲每天需要的鈉含量也不多,如果給孩子吃鹽之後就不要給孩子吃醬油了,也不要給孩子吃其他的調料品。
因為這些調料對於孩子的肝腎也是一種負擔,而且孩子在三歲之前,也是幫助孩子形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給孩子清淡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個誤區:食物的種類過於單一
比如說孩子喜歡吃南瓜就天天吃南瓜,或者說是孩子喜歡吃瘦肉就每天吃瘦肉。事實上,我們建議孩子一歲之後要增加孩子食物的種類,到了孩子兩歲的時候,每天的食物種類最好要達到12種甚至是15種,因為不同的食物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同的營養!
過於單一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均衡。
第五個誤區:經常給孩子喝各種湯
無論是骨頭湯還是肉湯,魚湯,這些湯裡面都有幾個特徵。
第一個是水分含量是非常高的,要知道孩子的胃容量也是不高的,喝這些大量的水進去就會導致孩子吃不下其他的食物。
第二個是這些湯裡面還有大量的脂肪,脂肪也是不好消化的,容易導致孩子積食。
第三個就是這湯裡面的營養價值是非常低的,無論是蛋白質還是鈣,以及各種維生素含量都是非常低的,所以不建議給孩子喝太多的湯,給孩子吃飯吃各種菜而不是喝太多的湯。
第六個誤區:給孩子吃各種甜食
世界衛生組織多次發出限糖令,就是不建議孩子吃太多的糖,糖對於孩子的視力,對於孩子的大腦,對於孩子的牙齒以及生長發育都是不利的,所以孩子在一歲以後飲食中儘量也是少吃糖。
第七個誤區:給孩子喂飯
孩子到一歲之後就建議讓孩子自己慢慢的嘗試自己吃了,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而且避免孩子挑食厭食。
所以給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避開這七個誤區,不然坑娃不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