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華原創丨尋寶石(散文)

2023-11-10   真言貞語

原標題:石清華原創丨尋寶石(散文)

尋寶石

散文

文/石清華

秋冬季節到江邊散步,總帶著一個不大的塑料袋。

在江堤的林下或東遊或西上兩三千米後,來到江水邊,選一較平坦的石塊坐下,捧著冰涼的碧水抹一抹臉,提一提神,喘一喘氣,望一望行船,然後掏出塑料袋,開始尋找寶石。

彎著腰、低著頭、睜大兩眼,小心地在亂石堆中、清澈的淺水處,尋找我心儀的各種石頭。

每挪動一小步,都得站穩一隻腳,探出另一隻腳去踏一踏要站的石塊,實實在在沒有虛空,才能立腳。真正的腳踏實地。如果一腳踏空,一個趔趄,倒在水裡弄個透身涼倒沒什麼事,反正一年四季,幾乎每天都在江里游一游,就算多游一次也無妨。如果與歪頭癟頭、奇形怪狀的大小石塊用力地親熱一下,弄得皮肉破、箸骨傷,那就很有些麻煩了。人生短短的旅程,步履之小心,大約也如此吧。

噫,這塊不錯。在石縫間,一塊滾瓜溜圓的小石頭跳入雙眸。在淺水處,一個玲瓏剔透的鵝卵石,在稀泥里,一枚小巧雪白的「鳥蛋」,在石塊上,一顆色彩明艷的小紐扣……它們都是我要找尋的寶石。

小心翼翼地撿來,在水裡洗乾淨,放在手上看上好一會,有時甚至到水汽全乾,才將其放入袋中,攜它到該去的地方。

有時碰到喜歡而搬不了的鵝卵石,就呆立在它的前面,上下打量、周身詳察、遐思無限。它原本立於離太陽較近的山巔,飢餐日月、渴飲天露、傲視世間。忽然有一天,相互角力的地殼板塊猛地撞到它的腳下,瞬間天崩地裂、轟然而倒。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也不知何處是深淵。又經風吹雨打、熱脹冷縮、瀑布沖涮、江河搬運,才來到了我的面前。千百萬年間,將桀驁不馴、稜角分明的本我,打磨成圓潤光滑、隨處可立的非我,這難道還算不得寶石麼?

這麼有靈性的寶石,卻沒有去該去的去處,遺落荒野,或無人問津,或任憑村野愚夫把玩,未免有幾分悲涼。唉,不是有明珠暗投麼,也許這就是它該呆的地方吧。替江堤擋浪護坡,為保一方平安恪盡職守,偶爾還能為一個、兩個呆子提供發獃之處,也不枉走這一遭哇。

把大大小小、千奇百怪、色彩斑斕的石頭帶回家裡,洗凈、曬乾、裝盒,和同樣寶貝的書兒們擠在一塊兒。日積月累,書櫃里已經有好些盛寶石的盒子了。也許惺惺相惜吧,它們居然能和睦相處。

閒暇,搬來寶石盒,將寶貝一顆一顆擺在床上,細細觀看。小的幾克、大的幾百克,色彩不同、形態各異。有的像透明的鳥蛋,有的像形形色色的圖畫,有的像官兒拿的朝笏,有的像王侯將相陪葬的玉琮等等。諸如此類的石頭各地都有,只是數量有限,又往往隱形藏身,故而所見不多,即使踩於腳下,也會視而不見。儘管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圓潤光滑。

我本一丑石,亦用世俗的標準去尋寶。一是五彩繽紛的外衣。所集石塊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但以灰、白為主。二是奇形怪狀的姿態。長的短的、粗的細的、圓的扁的,蜂窩狀的、人形狀的、廟宇狀的,大多是不可名狀的。三是小巧玲瓏的個頭。小的比黃豆大點,大的比拳頭小點,許多是紐扣大小的。若發起呆來,翻來覆去地把玩、觀賞好半天,似乎世間之美皆集於此,其樂亦無窮也。

那大的呢,既沒有財力容納,也沒有能力識別。這樣小家子氣,凡胎肉眼,只恐有辱寶石之名,哪能尋得真正的寶石?可來人世間走一趟,機會難得,得讓每一個腳步踏實,每一寸光陰沒有虛擲,回歸自然時,才不會有遺恨。

別人怎麼尋寶呢,治人者怎麼尋寶呢,小民不知。但願他們慧眼識寶,帶給世界美麗。

(2020年2月26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