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長江堤壩快垮塌數十萬百姓未撤離,連長:全連死守30分鐘

2023-12-24     吳忠強

原標題:1998年,長江堤壩快垮塌數十萬百姓未撤離,連長:全連死守30分鐘

1998年6月,由於異常天氣影響,長江上游降水頻繁。7月中旬,長江九江段水位超過了23米,被洪水長期浸泡的堤壩即將達到極限垮塌。一名連長巡視大堤後,竟立即通知政府疏散群眾,命令士兵死守大堤三十分鐘。連長巡視大堤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為何讓戰士死守三十分鐘呢?

全連三分鐘趕到,誓死守衛三十分鐘

1998年7月中旬,九江段長江水位超過23米,大堤隨時可能垮塌,大堤後50萬九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重大威脅。

圖片源於網絡

長江中上游連續下了一個多月大雨,九江水位暴漲,長江已經成了地上河。

維繫全城數十萬百姓安全的,全靠一道長江大堤。但是經過多日洪水浸泡,土堤已經鬆軟,隨時都要垮塌的可能,情況岌岌可危。

而九江市潯陽區,就在大堤背後。一旦大堤垮塌,全城百姓都要泡在洪水之中。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關鍵時刻,根據上級命令,分散在浙江、安徽、江西各地的南京軍區部隊立即出發,趕往九江、南昌一線集結,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情。

圖片源於網絡

這些部隊接到命令時,有的在浙江山里進行國防光纜施工,有的在鋪設輸油管線,有的在修戰備公路,但接到命令後,所有部隊立即出發,人員、裝備先上車,團長副團長等領導隨後,個部隊或乘車或徒步,前往九江大堤搶險。至於帶不走的裝備、物資等,則全部留給了當地百姓。

到一線後,來不及喝上一口水,戰士們就投入到了抗洪戰役中。

大堤後是五十萬九江人民,是九江石化,是九江國家糧庫、九江火電廠,他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8月初,在十幾萬官兵的共同戰鬥下,九江抗洪戰役已經到了尾聲。許多部隊都已經接到了回撤駐地的通知。

圖片源於網絡

但這時候,長江大堤上還有戰士駐守,3.5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仍未撤離,他們在大堤上每日巡查,防止險情再次發生。

就當所有人以為洪災已經過去時,一位指導員的巡視,又把戰士們拉了回來。

這位指導員就是胡維君,隸屬陸軍第一集團軍第3師炮兵團反坦克連。

8月7日,中午12點時分,指導員胡維君帶著三名戰士,站在距離九江城區四公里的長江大堤上。

此時胡維君臉色蒼白,他低頭看著大堤底部,原本平坦的大堤表面,竟然出現了一口活的「泉眼」,泉眼直徑差不多一米寬,渾濁泛黃的泥漿水正從「泉眼」湧出來。

圖片源於網絡

他之前在大堤上堅守了九天,經驗豐富,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這根本不是什麼泉眼,這是泡泉!

泡泉,就是工程中的「管涌」,也叫「翻沙鼓水」。顧名思義,堤壩外側水位上漲,堤壩底部承受的水壓就大,這時部分水流會向堤壩下鬆軟土層滲透,堤壩被水流打通後,水流就帶著泥沙噴出。

胡維君下令給三名戰士:「立即將情況報告給連部和政府,讓連長帶全連過來支援,請政府儘快組織群眾疏散!」

圖片源於網絡

三人接到命令後立即回趕,僅僅三分鐘,連長賀德華便帶著全連戰士趕到。在大災大難面前,中國軍人的速度,永遠值得信賴!

在賀連長趕到後,立即和王參謀長分析了情況。

這處泡泉不知道形成了多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潰壩,情況十萬火急!

情況分析完畢,賀連長和王參謀長頓感事態緊急,如果不立即採取措施,數十萬九江市民將有生命危險。

圖片源於網絡

面對緊急的險情,賀連長下令:「守住大堤,無論如何堅守30分鐘!」

巡視大堤驚現泡泉,戰士脫下救生衣送給群眾

胡維君立即讓三位戰士回去通知連隊支援,同時讓基層政府立即疏散群眾。

而他們,將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群眾撤離爭取時間。

連長賀德華來後,立即下了三道命令:

一、外側措施:士兵下水找泡泉形成源頭,從外側封堵;

圖片源於網絡

二、內側措施:副參謀長王耀帶人直接從堤壩內側堵泡泉;

三、封堵材料:指導員胡維君負責帶人尋找材料,石頭、沙包、麻袋,一切可以用來封堵的都行,越多越好。

全連目標是:守住大堤,無論如何堅持30分鐘!

大堤後就是幾十萬九江百姓,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群眾爭取撤離時間,他們必須堅守!

此時江水湍急,水深更是達到二十米,下水十分危險,稍有不慎便會喪命。面對這種情況,賀連長帶頭站了出來,脫下救生衣道:「共產黨員跟我走!」

圖片源於網絡

下一秒,十幾個戰士站了出來,紛紛脫掉救生衣準備下水。

「全連都把救生衣脫下來,送給下面的群眾!」

8月7日下午1點15分左右,賀連長下水前,下了最後一道命令。

可事情遠比想像中困難,指導員胡維君帶著戰士瘋狂尋找堵漏材料,但很快傳來消息:長江下面的淤泥太厚,漏洞怎麼也找不到!

從上游急速衝來的江水在九江段猛然轉向,流速減緩後泥沙沉澱,多年沉積,淤泥厚度可想而知。

圖片源於網絡

外側沒法堵了,怎麼辦?

眼下,只剩下了內側一條路。賀連長皺眉,目前堵漏材料還沒找到,如果再耽擱時間,恐怕會有潰堤危險。這時賀連長忽然想到,可以用戰士們的棉被堵漏。夏天士兵帶來的都是薄棉被,但好在棉被吸水後體積會膨脹,如果將棉被鋪滿堤壩底部,或許能堵上泡泉。

心一橫,賀連長咬牙下令:「把棉被全拿來,用沙包壓著堵!」

這時第一波下水的戰士們已經力盡,上岸後,連長又選了十幾名戰士下水,繼續尋找內側漏洞。

內側的戰士,則用兩床棉被疊在一起,裹著沙包去填堵泡泉。

漸漸地,泡泉在戰士封堵中逐漸變小,勝利似乎即將到來。

圖片源於網絡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正當大傢伙要鬆一口氣的時候,一道水柱猛然從大壩底部射出,如一條白龍,轉眼間就從碗口粗細長到了水缸大小。

剛出狼窩,又入虎口。情況比剛才更危急了!

副參謀長王耀看到後,大喊一聲:「馬上堵漏!」便抱著沙袋沖了上去。

5個戰士緊隨其後,一樣抱著沙袋往前撲。

圖片源於網絡

此時大壩已經瀕臨極限,隨時都有垮塌的可能,如果二十多米的大壩垮下來,6人毫無疑問會被水流沖走。

可大壩後150多米就是居民區,為了百姓能多點時間撤離,戰士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在這裡!

下午1點50分,炮兵團全團趕到,團長洪永生和政委王申東親臨一線,這時,反坦克連已經堅持了37分鐘。

圖片源於網絡

洪團長下令全團支援反坦克連,可轉眼間,一股水流就沖開了大壩,原來水缸粗細的水流已經變成一道5米寬的決口。

大堤決口了!

老將軍親自下水,官兵共築血肉長城

王耀和五名戰士瞬間被衝出去,萬幸的是,他們被戰友救下,只是受了傷。

千鈞一髮之際,團長洪永生立即下令:「將卡車開過去,用卡車堵住決口!」

圖片源於網絡

炮兵團裝備的卡車長7米多,寬2.5米,高2.6米,空載就達到了5.5噸,算是龐然大物。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開進決口後,竟然沉沒得無影無蹤。

下午2點多,大堤決口達到了三十米,整個九江進入了緊急狀態,決口處六七米高的路燈被洪水淹得只剩下2米露在水面。

由於胡維君的及時通知,數以萬計的百姓得以轉移,減少了無數傷亡。

在群眾們撤離的同時,有一群人卻朝著大堤跑去。

大堤決口後,南京軍區命令:第3師3個團全部出發搶險,第31集團軍也立即出發,限8月7日晚8點前到達。

圖片源於網絡

當晚,在九江已經有5個整建制師,4萬餘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董萬瑞更是親臨一線指揮。

為了堵住決口,第3師將幾乎將所有東西都沉下去了。除了石頭、沙袋,就連軍隊幹部的專車都沉了下去。但對於數十米寬的決口來說,這些不過是杯水車薪。

沉車沒用就沉船,很快政府就找到了一條運煤大船。

下午4點30分,這艘長近80米,連船帶煤3000多噸的大船沉入了決口,接著又有9條裝滿石塊的駁船沉底,後續其他小型駁船趕到,相繼沉入決口。

到了這時,決口大面終於被堵上了。

圖片源於網絡

然而大面雖然堵上,但還有決口在,江水仍然源源不斷地灌進來。

8月8日,大堤的決口已經寬達60米,其他地方也被洪水泡軟,隨時可能發生決口。

在這緊急時刻,司令員董萬瑞立即下令:決口處先打鋼管樁、鋼筋籠,然後投放石料止水。

當晚,北京軍區空降了兩百多名工兵到九江,進行打樁施工。可大堤已經被大水泡軟,大型工程機械根本上不去,只能靠人力,要用鐵錘將鋼管樁砸進去。

如此,就能在外圍形成攔截水流的防線,減弱水流,隨後大壩內部投放砂石堵住決口。

方法十分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圖片源於網絡

水底有無數的暗流、漩渦,一旦踏入就會被水流捲入江底。為了掩護工程兵施工,戰士們手拉手站在水中,用身體搭成人牆,用自己的身體來阻擋水浪。

連續戰鬥幾十個小時,戰士們有些頂不住了,第3師有20多人昏倒在大堤上。關鍵時刻,領導幹部也跳入了水中,和戰士們一起築成了一道血肉長城。

第1集團軍司令員朱文泉、第31集團軍副政委王健、第3師3個團的團長政委都跳下去了,就連58歲的董老將軍也跳入了水裡。

危難時刻,數千名九江百姓不顧危險趕來,送來自家被套、蛇皮袋等堵漏材料助戰,許多群眾還送來了食物、水、藥品。

圖片源於網絡

許多人放下東西就走,也不留姓名。

8月9日11點半,隨著決口處一道長243米的圍堰合龍,決口處的水流量明顯減小,流速放緩。

8月12日下午6點,抗洪部隊對大堤決口展開總攻,兩個半小時後,大堤全面合龍。

至此,九江大堤保衛戰取得全面勝利!

九江人民送別抗洪戰士

98抗洪雖然早已結束,但我們的人民英雄卻不應該忘記。天災來臨時,沒有他們堅守一線,將會有無數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贏來了生存的機會。他們是人民英雄!這樣的人民英雄,我們應永遠牢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e507082058a39ef7724eb1625370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