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東:學校的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2023-08-12     校長傳媒

原標題:周衛東:學校的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作者|周衛東(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01

領導,是「既成事更成人」的人

走向未來學校的組織結構需要從封閉走向開放。實現從「管理」到「領導」的轉向,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成事」與「成人」的統一,才能為新的育人模式體系的運行提供保障,確保現代學校實現整體轉型。

長期以來,學校組織一直採用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組織理論。這種以「成事」為價值取向的組織理論,興起於工業化效率為先的年代,竭力保障組織的運行「不跑偏」「不走調」。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學校發展面臨重大的環境變化,傳統學校管理方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過程、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暴露出明顯的不適應,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

學校領導當以「成人」為旨歸。何以成人?以「文」化人也!一則《課堂上,校長拿走了我的教案》的故事至今仍讓同行津津樂道。

青年教師小Z,水平很高,就是工作不自信,找不到專業發展的方向。一天,我走了她的課堂,試圖在課堂上找找她的亮點。課始五分鐘,她不停地看放在講台上的教案,完全是在複製教案,走流程。等她轉頭板書時,我悄悄拿走了她的教案,當她再次想看教案時,發現教案已在我手上。

沒有了教案的依靠,她反而定下神來,完全融入到真實的課堂里,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漸次達到了「人課合一」的境界。課後,我指導她以「課堂上校長拿走了我的教案」為題,完成了一篇敘事性文章,先後在《中國教師報》《教育研究與評論》和「學習強國」平台發表。從此,小Z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精氣神也足了,工作實績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02

領導,是「把梯子放在正確地方」的人

「領導」一詞出現於19世紀上半葉。多數學者認為,與傳統的管理概念不同的是,「領導」關注的是組織的戰略性問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前任總裁傑克·韋爾奇的觀點是:「把梯子正確地靠在牆上是管理的事,領導的作用在於保證梯子靠在正確的牆上。」簡言之,「管理者是做事正確的人,而領導者是做正確事情的人」。

當前的學校管理中普遍存在著領導不足、管理過度的問題,迫切需要從「管理」走向「領導」,實現學校結構與組織上的轉型。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領導者而不僅僅是管理者,帶著大家一起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使這個組織保持沿著這個方向前進。

因此,作為學校的「領導」,從帶領組織成員建立願景到制定策略,從建立激勵機制到激發每一位成員的創造力,無處不彰顯出他的影響力。領導通過不斷描繪形象化的、具有激勵性的組織發展目標,啟發和激勵同事把願景變為現實,並能夠扎紮實實地對結果進行掌握。

例如,我們致力於共同願景的打造,帶領班子成員構築了「金字塔」型的共同願景,用這種根植於學校的歷史文化、朝向未來發展的共同願景成為教師成長的精神之魂、力量之源。

03

領導,是「善於放風箏」的人

傳統的管理,傾向於按照機構的規則實施已有的程序,注重的是組織中的具體活動,如果僅從管理的角度進行計劃、執行、檢查等工作,大家就會感到乏味,感到被控制。

美國的歌德斯坦說:「如果員工的行為都受制於某些準則,他們就喪失了自己的尊嚴,而這個組織也喪失了自己的靈活。」

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信奉也說:「所有的人都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體驗到滿足感,對一個組織來說,沒有員工的參與和創造力,它就不會取得成功,然而,一個組織也可能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把他們邊緣化,並總是告訴他們應該做哪些事情,與員工真正的需求相比較,按照規章手冊辦事總是顯得太過簡單。」這樣的學校管理應該退後。

我很滿意自己打的一個比方:好的領導猶如「放風箏」,心中有數,手中有法,其餘的交給高度與遠方。新時期,實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背景下,黨組織書記應扮演什麼角色?我認為,中小學黨組織書記與黨政機關的書記有著一定的不同,更有著鮮明的專業特質。

黨組織書記、校長都應是「專業型」領導,應以專業驅動發展、專業引領成長。黨組織書記和校長的角色不能拘泥於條條框框,應有「校本化」理解與「場域化」表達。

一是「引領」。有的工作應由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共同謀劃,帶領大家一起完成(如三重一大事項)。

二是「放手」。有的工作應在黨組織書記知情的前提下,完全放權、放手,讓校長具體負責實施(如學校大部分日常行政事務)。

三是「參與」。有的工作,黨組織書記本身也是一名教師,可以放低身段,充當「戰鬥員」,在校長室的安排下參與共同完成(如課題研究、學科組、項目組活動等)。

唯此,才能人盡其才,各顯身手,真正實現1+1>2的效能。

作者簡介:周衛東,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南京曉莊學院、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碩士生導師。工作以來,提出「為品格而教」「高觀點、低結構、中溫度」等教學主張,形成了「兒童立場,靈動自如,深刻雋永」的教學風格,出版個人專著《應答與建構》《為品格而教》。主持或參與多項課題研究並獲全國大獎。《江蘇教育》《教育視界》《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教學研究》等十多家媒體對他的研究成果和成長故事進行封面人物介紹。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專業論文500餘篇。

來源|「周衛東edu拾零」公眾號

延伸閱讀:

北大校長蔡元培1917就職演說,現在重讀意義深遠!

校長要當好教師學習的教練

辦學成功的訣竅是什麼?田冰冰:新校長上任要「抓」4個關鍵

史振平|課堂變革:校長領導教學的基本功夫

沈茂德:不要把校長當「官」做

一位校長的生活啟示錄

校長放權,讓教師們當「一把手」,帶來哪些驚人的變化?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adafaeb8f80754a419d555e78a4f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