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把「偷香竊玉」視為風流?偷的什麼香,竊的什麼玉?

2022-09-15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古人為何把「偷香竊玉」視為風流?偷的什麼香,竊的什麼玉?

此前和大家聊過一期「文人騷客」的內容,講的是這個「文人騷客」的「騷」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看過的朋友都知道,「文人騷客」的「騷」字,其實是內心騷動的騷,也是發「牢騷」的騷,並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放蕩和輕佻之意。

當然,古人其實也並非我們想像中那樣保守,特別是那些文人墨客更是將風流視為雅事,因此有「自古才子多風流」的說法,這裡的風流,既有風度和才華之意,也包含男女私情之意,所以很多和風流有關的詞語都是一語雙關。

偷香竊玉

比如「風流韻事」,吟詩作賦琴棋書畫是風流韻事,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談情說愛,也可以說是風流韻事。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偷香竊玉」這個成語,偷香竊玉,就屬於這種和男女愛情有關的風流韻事。古人為何把「偷香竊玉」視為風流?偷香竊玉,到底偷的是什麼香,竊的是什麼玉,你知道嗎?

漢語詞彙當中,幾乎所有的成語都有典故和出處,「偷香竊玉」這個詞,就是出自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書中記載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偷香竊玉

在西晉時期有一個叫賈充的大臣、因為有功而經常獲得皇帝的賞賜,有一次,皇帝賞了一種罕有的香料給賈充,這種香料是來自外國使者的進貢,所以非常貴重。賈充回去之後,就把這些香料分給了自己的夫人和幾個女兒,賈充有四個女兒,三個大女兒都已經出嫁,唯獨他寵愛的小女兒賈午還待字閨中。

作為朝廷重臣,賈充府上也有不少為他效力的幕僚,其中有一個叫韓壽的年輕人非常出色,不但氣宇軒昂而且才華橫溢,據說還是韓信之後,所以賈充非常器重這個年輕人。

偷香竊玉

有一次賈充舉辦家宴,沒想到他的小女兒賈午和韓壽竟然一見鍾情,但苦於身份和地位有很大差距,兩人只能私下幽會,賈午還把自己隨身的笑料送給韓壽作為定情的信物,並且要求韓壽隨身攜帶。

不久之後,賈充找韓壽議事,從他身上嗅到了香料的味道,因為這種香料只有他夫人和女兒有,剛開始賈充還以為是韓壽偷了自家的香料,但轉念一想,馬上意識到韓壽必定是和自家的女眷有過親密接觸。

經過一番調查,賈充終於發現是小女兒和韓壽早已私定終身,發生這樣的事情,對於賈充而言無疑是種恥辱,但好在韓壽家世清白,還是自己頗為中意的優秀才俊,於是同意了他們的婚事,韓壽也如願抱得美人歸,從此留下了「偷香」的美談!

偷香竊玉

俗話說「韓壽偷香,鄭生竊玉」,所以「偷香竊玉」其實包含了兩個故事,剛才已經說了韓壽因為「偷香」抱得美人歸的典故,接下來說一下「鄭生竊玉」。

古時候的禮教制度對女子的要求特別嚴格,一般沒什麼事,女孩子都必須足不出戶,要儘量避免到外面拋頭露面,但是有一天比較特殊,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元宵節這天的晚上,女孩子可以結伴出門賞燈遊玩,這樣就可以給青年男女創造相遇和交流的機會。

有一個叫鄭生的男子在燈會上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子,但是他實在是沒有什麼藉口去和對方搭訕,於是他靈機一動想了個鬼主意,趁著人潮擁擠的時候偷偷拔下女孩子頭上的玉簪,玉簪丟了頭髮也就散了。

偷香竊玉

女孩子很著急,和女伴們慌忙在地上四處尋找,然後這個鄭生就趁機舉起玉簪大喊:請問是誰的簪子掉啦……就這樣呢,他成功接觸上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據說後來也成就了一段良緣,這就是「鄭生竊玉」的故事。

偷和竊,在漢語當中都是不好的行為,但是用在充滿浪漫情愫的「偷香竊玉」這個詞上以後,偷和竊就讓男女私相戀愛這件事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可惜的是,偷香竊玉這個詞,後來慢慢有了男女間暗通款曲的私通之意,變成了一個帶有貶義的成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e1ae10daeb8c80ca9372e3fa04b1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