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裡種菜,擁有一片兒自己的農園

2022-04-18     Lens

原標題:在城市裡種菜,擁有一片兒自己的農園

在城市裡種菜,擁有一片兒自己的農園

漫步在東京街頭,很容易給人穿越的感覺。一分鐘前還在新宿的大街上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可再過一分鐘,轉入小巷,又會變得特別安靜。好像從喧鬧的街市瞬間抽離了。

東京最大的市民租賃農園 %uA9 Alva Lim.

再走兩步,難以想像,在寸土寸金擁擠的都市裡,還點綴著一塊塊菜園,它們是政府規劃出來,專門租借給居民體驗種菜的土地,這些土地被稱為市民農園。

NIPPONIA 後川 天空農園 %uA9NIPPONIA

從北京到東京,剛搬來工作的IT工程師Felix對這一發現頗感吃驚。隨著疫情開始,在家辦公成為主流,空閒時間漸漸多了起來。從此,他每天的樂趣之一就是在傍晚時下樓散步,一一辨認農園裡種的是什麼蔬菜。

伊勢原農園的彩色番茄 %uA9sakai_farm12

聖女果,一串串小小的綠綠的,還未成熟。黃瓜、豆角,搭在高高的架子上。一種像荷花一樣擁有大大葉片的植物吸引了Felix的注意,每天去看,從沒見它結果。終於有一天,它被收穫了,從地里被拔了原來,啊,原來是芋頭。每天只是在菜園外面看一看,已經讓社畜的他得到治癒,而這樣的市民農園不僅只在東京存在。

種菜的渴望

19世紀60年代,日本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大城市中的綠地被迅速轉化為住宅用地,一棟棟房屋拔地而起,甚至郊區的農田也被各種建築侵占了。 1968年,《城市計劃法》頒布了,都市中的農地開始逐漸向休閒化方面轉變。市民農園在政府的幫助下悄然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之中。

隨著都市人們種菜種花的熱情越來越高漲,1989年,國家頒布了《特定農地貸付法》了。緊接著,1990年,《市民農園整備法》和《都市農地貸借法》等農園相關法律也一一問世。完備的制度為市民農園的開設鋪平了道路。

NIPPONIA 後川 天空農園 %uA9NIPPONIA

塔瑪農場的夏天,果實豐收。%uA9kumidaimaruya

截止到2018年,日本全國共有4165個市民農園,其中一半以上為公立農園。然而這數千個農園依然無法滿足市民們種菜的熱望,為了能擁有一塊兒自己的菜地,居民們只能加入搖號大軍,抽中了才能付款租賃一小塊兒。

公立農園的抽選通常在年末進行。11月居民們寫上自己想租賃的農園名字(只能寫一個),然後提出申請。凡是住在日本的人,無論什麼國籍都可以參加。之後政府會在12月搖號,為了保證公平公正,每個居民都可以去搖號會議現場監督。

如果幸運搖中,就可以在繳納費用之後擁有自己的菜園了。 公立農園租賃費用低廉,15平米的土地一般月租不會高於200元(人民幣),有的甚至只需每月繳納20元。但是這些農園的租期有限,通常是一到三年,期限一到,就必須還回土地,之後各地區政府會再一次組織申請和搖號,能不能再次被抽中就全看運氣了。

農園提供的農具

公立農園的競爭激烈,於是私立共享式農園應運而生。這些市民農園有大有小,公里農園通常每個人只能申請15~30平米,民間農園則不限面積,隨時可以租賃。民間私立農園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個人,但是常常會有專業的公司來幫助他們運營。一個農園數百平米,被劃分為若干塊土地,租賃的人們共享這片綠地。

大王山葵(芥末)農場 %uA9yoshikimuchi

家住東京的小津擁有這樣一大塊從爺爺那裡繼承來的土地。土地本來一直是父母在耕作,但是在2003年,小津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年齡漸長,無法一個人管理這塊土地。於是小津從系統開發公司辭職,幫助母親一起打理。

2014年,小津的母親也去世了,小津陷入困境。想把這塊地蓋成房子或停車場,但是相關法律很難通過,最後他在農業相關企業的幫助下,將其申請為了市民共享式農園。每到周末,便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農園耕種,小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土地,在菜園裡灑下一片片笑聲。

東京都等等力農園的小朋友

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在塔瑪農場體驗收割毛豆。%uA9kumidaimaruya

相比於公立農園,有專業機構運營的私立農園租金昂貴,但是服務完善。一般情況下,私立農園每3平米的月租都在500元以上。但是租賃者不用準備任何農具,兩手空空就可以來了,農園不但提供種菜必備的工具,甚至連種子、秧苗和肥料都準備好了。

完全沒有過種菜經驗的人也沒關係,農園有專業顧問進行指導,隨時解答各種問題。而且他們還會定期舉辦學習會,可以系統學習耕種知識。而對於上班族來說,總有幾周加班多,特別忙,這種時候可以付費請農園的工作者來照顧自己的蔬菜,每個月只來一兩次看看也沒問題。

農園的學習會

民間農園種類豐富,除了這種城市共享式農園,還有郊區復合型農園。以伊勢原農園為例,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不僅可以種菜,還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在這裡BBQ。如果覺得種菜還不過癮,在里山農園還可以和農人們一起收割水稻,種植水果,學習製作味增等等。

復合農園

從家旁邊的菜園越走越遠,離自然卻越來越近。無論是日常的治癒,還是在山腳下留宿一夜。對有些都市人來說,種菜不再是一種愛好,而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伊勢原農園打包好的彩色番茄 %uA9sakai_farm12

農園生活,有酸有甜

「和自然相比,我還很年輕」

四月初,家住三重的佳津正在給剛長出來不久的小蔥間苗。小蔥們太密集,這會影響它們的生長,必須把多餘的小苗拔掉。佳津不是職業農民,但擁有一塊幾十平米的家庭農園。兩個女兒先後出嫁了,佳津和妻子,還有一隻高齡的泰迪犬一起生活。在農園裡一邊幹著活,他一邊感嘆著要愉快地度過剩餘的人生。拔了兩個多小時,佳津腰也酸了,眼睛也痛了。

NIPPONIA 後川 天空農園 %uA9NIPPONIA

但是他來不及休息,三四月正是農園忙碌的時候,播種,秧苗。他確認農作物的情況,西瓜苗看起來不錯,西紅柿苗剛換到大一點兒的秧苗碗里,看起來不太精神。確認完種子們的情況,他又給田地撒了點肥,剛想把肥料耕開,天下起雨來,工作被迫中止。認真種菜從來不是輕鬆的工作,但是這份忙碌卻填滿了他的生活。看著農作物們生機勃勃地成長著,他覺得自己還很年輕。

佳津的菜園

「財務自由,並不是奢侈浪費」

在40歲時, Tachyon實現了財務自由,成為了一名FIRE族(FIRE,財務自由,提前退休,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movementd的簡稱)。研究生畢業以後,他在入職的第一家公司工作了16年。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Tachyon的工作越來越不順利,於是他索性辭職了。靠副業和資產收益來生活。

不再上班以後,Tachyon把這份精力用來總結農園的種植經驗,並且喜歡在網上把這些知識分享給大家。黑土、火山灰土、日向土,它們的特性是什麼,各自適合什麼植物?適合新手的苗床怎樣製作?還有堆肥的各種訣竅,這些他都有心得。除了種菜,Tachyon還喜歡釣魚和賽馬,現在和三隻小貓一起,每天都被治癒著。

東京葛飾區柴又合租地

「辭掉工作,去種草莓」

祈理,原來是住在神奈川的系統工程師,三年前,他加入了城市共享農園。但是因為平時要上班,所以只能周末去農園勞作。 「沒想到,種菜這麼快樂!」每周一次,每次一兩個小時的種菜時光,在他心裡越來越重要。

播種,發芽,開花,收穫,祈理享受著種菜的每個過程。為了種出美味的蔬菜,他學習間苗、摘心和催肥,把數不盡的方法組合在一起。

塔瑪農場的橙子山 %uA9kumidaimaruya 塔瑪農場的橙子山 %uA9kumidaimaruya

其實,在祈理的心裡,一直有一個農民夢。他父母是栃木縣的農民,他一直想等退休後回老家去務農。但是隨著在市民農園的耕種,他的想法越來越迫切。「等到退休再開始,太晚了。」

他開始查資料,了解現代農業,並且去和農林局的人諮詢。了解的越多,他越等不及了。進入三十歲,他辭職了,學習做一個專業的農民。當回學生,祈理重新進入了專門的農業學校進行學習,他的目標是以後成為一個專業種草莓的人。但是作為現代新農人,如何平衡興趣和經濟收入,這條路他也還在摸索。

祈理種的蘿蔔

喜歡種菜的人越來越多,喜歡種菜的人越來越年輕。在城市的農園裡,他們收穫的不僅僅只是蔬菜。

收穫的喜悅

小小一片菜園,每周末去給植物們澆水、施肥,一年就能收穫15~20種蔬菜。

農園建議種植的蔬菜

在市民農園裡,大家通常不使用任何殺蟲劑等農藥,收穫時間,大人小孩齊上陣,放心地邊摘邊吃。與市售蔬菜不同,市民農園的蔬果總是在最好吃的時候才摘下。而超市中的食材為了運輸方便等原因,總是在蔬菜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就進行採摘了。

在農園裡,大家不僅常常互相切磋技藝,還經常舉辦活動。夏天用新挖出的土豆做咖喱,秋天圍在一起烤紅薯,冬天則是煮芋頭的季節。

東京葛飾區柴又合租地的有機蔬菜 %uA9tongdazhong

塔瑪農場的小羊 %uA9kumidaimaruya

這樣看了一年,今年,作為外國人的Felix也按耐不住了(什麼能夠阻擋中國人種菜的熱情呢),在家旁邊申請了一塊自己的土地。在電腦前忙了一周的工作,周六早上,他換掉白襯衫,穿上粗布衣服,扛起鋤頭,向自己那塊地走去。春暖花開,正是播種的季節,他要開始種下自己的第一株蔬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4cbaa64dbac8e806cd3199adbdf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