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3000元左右的某品牌面霜,用完後空瓶能賣300元左右。
近日,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買賣高檔護膚品空瓶的現象每天都在發生。當詢問買家購買空瓶有何用途,大部分會回答說收藏,擺在家好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 收藏可能是假,真實目的或是造假。
高價回收化妝品空瓶
背後很可能是制假產業鏈
據工人日報,北京的鄭女士說,她是在某社交平台看到有人回收空瓶,如今她用完的空瓶都會賣掉, 「回收價格跟品相、是否有包裝盒、說明書等掛鉤,我現在會特地留存這些產品外包裝。」
記者以多款高檔護膚品「空瓶」為關鍵詞,在二手商品平台上搜索,發現相關買賣帖文很多,而且回收價格不菲。
與此同時,一些高檔護膚品在一些二手平台的賣家手裡,售價卻一落千丈。 某品牌一款50毫升的面霜,正常價格3000元左右,而在一些電商小店裡,同樣的面霜售價僅為1000元左右,最低的甚至只要200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瓶子是辨別化妝品真偽一個重要依據。 正品的化妝品瓶子仿製難度大、成本高,因此回收正品空瓶用於造假售假便成了一門「生意」。
記者輾轉聯繫到一家高檔護膚品「A貨」專賣店,對方表示, 可提供該款面霜300元至1000元等不同品質的產品。對方建議低價的可擺在家裡充門面,價格高一些的可送人。店家強調: 「去專櫃查瓶子也驗不出是假貨,很多男生送女朋友都從我這買。」
大牌化妝品空瓶更貴
影響價格因素眾多
中新經緯記者曾以用戶身份通過二手交易平台聯繫到多名收購化妝品空瓶的買家,可以看出, 海藍之謎、赫蓮娜等售價較貴的國際大牌更加吃香,尤其是其熱門旗艦產品,如精華液、面霜、乳液等。
決定價格的因素有瓶身包裝的 新舊版本、批次、是否過期、配件是否齊全等。許多經驗豐富的買家會在商品發布第一時間付款拍下,以防「生意」溜走,並通過觀察瓶身及瓶底的照片,迅速評估出空瓶的「價值」。
目前,收購空瓶以造假的手法已被相關平台關注。有網友稱,自己此前曾在二手平台發布空瓶的信息,但發布第二天便收到了平台的違規通知。 通知稱,品牌化妝品、奶粉、酒等空瓶商品存在制假風險,發布者需立即刪除,避免再次違規。
被高價收購的空瓶都去哪兒了?據央廣之聲,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化妝品「真瓶裝假貨」的售賣案件。經查, 涉案團伙從閒置網站購買大量正品化妝品空瓶,並將正品化妝品摻假稀釋後灌裝售賣,冒充成不同地區的代購版本在網購平台對外低價銷售,非法所得金額達3100萬元。目前,該團伙成員已分別被判刑,並處罰金860萬元。
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治安大隊案件查處中隊中隊長洪雲介紹,警方發現兩撥人購買空瓶的量比較大,購買的空瓶價值達幾百萬元、上千萬元, 「肯定是有問題的,後來我們就順著這條線繼續往下追,發現了兩個制假售假的團伙。」
廢品回收站不收
化妝品生產企業該「扛旗」
據濟南時報, 實際上很多廢品回收站並不願意收這些化妝品空瓶,「這玩意兒我們收了根本沒法處理,不收不收。」一名廢品回收站的老闆娘坦言,即使空瓶子的數量很多她也不會選擇回收。 「你要是給我化妝品的包裝紙盒,我肯定要,紙張都能收回去重新利用。光瓶子我們要了確實沒用,我自己的化妝品瓶子都在家裡摞著呢。」
而 雅詩蘭黛、SK-Ⅱ等多家大牌化妝品旗艦店,均表示暫無空瓶回收相關業務。
消費日報指出,空瓶的所謂二次包裝售,實際上多與制假售假有關。一些不法團伙購買化妝品空瓶後,會將正品化妝品摻假稀釋後灌裝售賣,或者直接灌裝假貨銷售。這既是在欺騙消費者,更是在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嚴重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
化妝品空瓶,不是不可以回收,而是要有處可收——要有正規的渠道、平台和完整的回收機制。 化妝品的生產廠家,可以建立一條從出售、使用到回收的完整鏈條。回收消費者使用過的空瓶,能夠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減少市面上的假貨。
據央廣之聲,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分析,對於化妝品「真瓶裝假貨」的問題,化妝品企業或許能提供一條可行的解決路徑。
「化妝品瓶子的生產成本高,如果能引導或鼓勵企業來回收, 對企業來說既是一種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方式,同時也是對自身品牌的一種保護,減少了不法分子用自己品牌的空瓶回收來制假售假的幾率。」
編輯|王月龍 杜恆峰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工人日報、中新經緯、央廣之聲、濟南時報、消費日報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每經影視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yingxiangli@nbd.com.cn。每經影視不對本內容之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作任何保證,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yingxiangli@nb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