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盧鬆鬆,點點上面的頭像,歡迎關注我哦!
從今年開始,身邊也有不少朋友不約而同走了一條路:「去員工化」。
我發現很多小公司正在精簡員工,甚至有些公司,只招聘少數幾個助理,就開始經營了,這種模式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開支,雖然掙不到大錢,正常生活是夠了。
按照以往我們70後、80後的思維是:公司人數越多,就說明你這公司越牛。但這個觀念正在悄悄發生改變。
以前我們做線下聚會,很多人都願意說他公司有多少多少員工,當著所有參會者的面說的時候,很有自豪感。可現實情況很難操作。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公司開始「去員工化」,包括我自己。
現在流行的創業模式是:合夥輕創業!
大意是:我不給你付工資,而你要反向付費給我。如果你想學習某一種技能,那麼不好意思,請先交錢:36800!
學費交了之後,你可以到我公司實地考察學習,我教你創業方法和技能,然後給你提供辦公場地、住宿等基本辦公環境。但不給你上社保、不發工資、自負盈虧。
如果你乾的好,我可以入股2成。如果你乾的不好,就說明你理解和執行不到位。
如此一來,我公司就有上百號的員工了。
這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創業方式,以培訓的方式創業。
但這種方式的前提是你要有很強的個人IP、或者是很靠譜的項目宣傳。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現在精簡人員是沒有辦法的,都想做大做強,但是成本太高了工資,辦公室,社保等各種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鬆鬆有個同事就就說過這個事,他說:我最早上班的那個公司現在就是老闆兩口子帶了一個設計自己干。有兩個實習生打雜,該外包的就外包。一年算下來和之前我們在的時候的30多人的時候沒少掙。關鍵是輕鬆很多,每年就做幾個固定客戶,然後老闆開發1-2個新客戶就夠了。就靠這個在疫情的時候才沒夸掉,同行不精簡的好多都誇了。
另外有一個開工廠的哥們也是這樣想的,他說:我也是,我的工廠最多180多個工人,現在把工人都放棄了,就留了幾個人,產品外包給了幾個加工廠,把工廠也租出去了,不僅輕鬆了,比原來賺的還多了。
寫在最後:
小公司「去員工化」是當前創業環境大勢所趨。之前我們公司里三四十號人,銷售、售後等崗位全都有,乾的很累,利潤很低,工資社保成本高,管人成本高,加上房租,其他各種隱性成本。現在開始逐漸減少人員,轉型純銷售的業務,放棄一部分收益,放棄售後,雖然利潤並沒有因此顯著增加,但我們的壓力和工作量卻大大減輕了。
文章來源:盧鬆鬆博客,關注盧鬆鬆,了解更多創業者信息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4c9b0bd9e3542e0f1ac01df5cdee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