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產能過剩?中國的競爭優勢在別處

2024-06-12     環球網

香港《南華早報》6月10日文章,原題:產能過剩?中國的競爭優勢在別處 在中美之間的政治和貿易爭執中,沒有什麼比所謂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說法更甚囂塵上。中國堅決反對西方炒作「產能過剩論」。對中國來說,這只是任何出口公司的正常做法,而美國卻因美企根本無法競爭而訴諸誹謗。

我們陷入一種非黑即白的境地。不管怎樣,這都很可能是一場掩蓋中國企業長期優勢的短期討論,因為無論政府提供什麼支持,這些優勢都會使中國企業取得成功。我每年都會見到數百家這樣的中國企業。諸多顯而易見的原因使它們能夠勝過許多西方企業。

第一個優勢是中國許多行業都存在自發的激烈競爭。在中國,只要有任何一家企業在某種產品或某個行業中取得成功,就會有許多其他企業竭盡全力地試圖超越它。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傾向於競爭的結果。排名在中國非常重要,這也與中國人口眾多有關,對其中一些人來說,曾經的貧困仍然記憶猶新。與西方大部分地區相比,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經歷。

另外,西方企業尤其是美企可能會在重大創新方面引領世界,但中國企業更擅長「微創新」。中國企業沒有發明智慧型手機或電動汽車,但它們正在迅速提高這些產品的生產速度、質量和可負擔性。不妨以電動汽車電池充電器為例。有多家中國企業生產非常相似的產品,通過生產價格稍低的產品且每次都添加一些小功能,它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令大多數國際競爭者望塵莫及。現在,它們之間的競爭仍將加劇,勝利者將是那些更快更好開展微創新的企業。

地理因素是中國企業在許多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地區同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正如矽谷是科技人才中心一樣,中國似乎為所有可以想像到的行業都打造了相關的供應鏈中心,它們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這些產業集群能加快創新、創業、生產和分銷。

美國食品服務行業的一家公司代表告訴我,他們的產品仍然是在中國製造的。他說,中國「不僅是將整個供應鏈集中在一個國家,有時你的整個供應鏈都在一條街上」。當這種高風險的競爭、微創新和產業集群與受過良好教育、積極進取的人民相結合時,世界其他地方想在特定行業與中國競爭不是一件容易事。

如今,美歐企業在它們曾經領先的許多行業遭受衝擊,但阻止競爭可能不會激勵更多創新。將關注完全聚焦於產業政策和「產能過剩」,掩蓋了使中國企業脫穎而出的其他顯而易見的原因。(作者克里斯·佩雷拉,王會聰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44aa514e57c331d77abd419f54c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