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無意的小插曲,一場差點兒失敗的教育

2019-07-25     Jean亦濃

一個無意的小插曲,一場差點失敗的教育

(文/亦濃)

為人父母沒有教材,教育卻無處不在。養孩子,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要關注細節。

———題記。

天氣悶熱的晚上,打開空調,悶熱之後,須臾,涼風習習。

一家三口或捧書或捧一塊手機,讀書、追劇、刷網絡……互不干涉,津津有味,不勝愜意。

一家之主的父親看了會兒电影後感覺無聊,突然想逗逗女兒,就開始以自認為的父親寵溺女兒的方式用手腳碰觸戲虐逗弄女兒。

正沉浸劇情中的青春期女兒被打斷很是反感,手掌拍開回擊了父親,並繼續我行我素不再搭理他。

父親感覺自己的權威似乎遭受了挑釁,就再次威脅般,用拳頭不輕不重的敲擊女兒肩頭一下,女兒沒反應,父親又用腳踢女兒。

女兒惱火,站起身來,用腳重重的踢回去。

父親被踢痛了惹怒了「你幹什麼這是,就跟你開個玩笑你至於嗎?你不知道你的腳踢人沒輕沒重啊?!」

這父親越說越氣不解恨就又開始邊說邊踢女兒。

「那你幹嘛惹我?你剛才不也踢我了嗎?」女兒委屈得很,居然爸爸還踢自己,又羞又憤,繼續踢回去。

但看到爸爸越來越凶的樣子,女兒有些恐懼了,礙於面子不得不繼續踢回去。

女兒這個小細節,暴怒的父親卻絲毫沒有注意到,只是覺得女兒太不給自己面子了。

倆人互不相讓,一旁的母親終於忍無可忍「你倆這是幹嘛呢?還是一對父女嗎?咋跟仇人似的啊?」

「誰讓他先踢我的?我又沒惹他!幹嘛呀!」女兒抱怨委屈。

「你爸爸就是跟你鬧著玩兒呢,不是想跟自己女兒親熱親熱嗎?」

「那我不喜歡嘛!」

「這樣誰還敢跟你鬧啊?」父親找到同盟軍,尤覺得女兒不可理喻,「鬧著鬧著就惱了,誰敢跟你玩兒?以後沒朋友!」(父親不對,不該這種語氣像詛咒女兒)

「人家都說不喜歡了,你還鬧,……」

「踢人那麼疼!我還是你爸呢!要是外人得修理死你!不要臉了!」父親氣急敗壞感覺在女兒面前大丟面子。(這種表現不像父親,倒像是與女兒同輩的)

「你行了吧!還有父親樣子嗎?她不願意甩脾氣你計較什麼?……你這罵的什麼呀,倆父女,一個都不讓,都挺夠人的!……

你們是仇人啊?都往死里踢?還罵人?哪都罵了些什麼?什麼不要臉?有這樣罵自己女兒的嗎?」

母親轉頭又訓女兒,「爸爸跟你鬧你不喜歡就說,幹嘛繃個臭臉?好好說話給他點兒面子不行嗎?」

父親不做聲了,鼻子裡哼了一聲,氣鼓鼓的,扭頭進了臥室。

母親看著父親的背影,搖搖頭暗暗嘆氣。因為明白現在這情景,老公這臭脾氣是油鹽不進的。

女兒洗漱上床後,母親敲門進來。

「今晚的事,你爸爸也確實有不對的地方。他其實,只不過想跟你籠絡一下感情,可能採取的方式不對,但出發點是好的呀。

只是,他確實不該在你不願意的時候還動手動腳的逗你。但你呢,也表現得過於激動,說話呀也不中聽,你這樣讓他多丟面子?畢竟他是一家之主。

對,他做的是不太對,而且最後還罵人了更不對……但你就一點兒錯沒有?你不會好好說話啊?女孩子是不是得柔和一點兒?」

女兒沒做聲。

母親看看女兒表情,感覺似乎聽進去了,忍不住又嘮叨「但是,也得分情況:今晚的事如果是發生在一個外人,就是假如不是你爸爸,而是另外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男性對你鬧,你不願意,你就一定要明確表達出來。

並且,在你明確表達後他還是不為所動的繼續動手動腳的話,你就要反擊了,這跟你爸爸純粹逗逗你不一樣:父親是愛你的,沒有壞心。對於不了解的或了解並不深的異性,你無法了解他。作為女孩子就要懂得防範了。小心沒大錯啊。

你不了解這人到底是想幹嘛?無論他有什麼念頭,男女力量懸殊,你只能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女孩子一定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首位。

為什麼這麼跟你說呢?因為媽媽剛才發現,你爸爸在最後惱羞成怒生氣了後對你下了重手,你眼神里開始有了恐懼感,雖然你外表表現出來嘴巴強硬。但媽媽看得出來你當時心裡其實很害怕。這讓媽媽很擔心。

媽媽希望,今後如果萬一遇到類似情況,你一旦不喜歡他對你的方式,幾次三番拒絕他仍然繼續,你要確保安全,今早找機會脫身。

如果不能,就要確保自身安全基礎上強硬反擊,千萬不要反擊反擊過程中,心裡害怕了退縮了認慫了,那就危險了。

一定不要在對方面前示弱,哪怕心裡真的害怕,也要堅持拚命反擊,不要輸了氣勢。

因為對於那些有一點點惡念的人來說,你強他就弱,你示弱了則反而加重了他的惡意,反而可能激發了他欺負你的念頭。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遇到不懷好意的人,要勇敢,一定記住啊!」

作為一名青春期女兒的父親來說,在看到女兒不喜歡對待她的方式能夠明確表示反感,並且在反感得不到呼應而採取過激的自我保護行為的時候,其實不能僅僅感到「父權被侵犯」,而應該為女兒的行為感到安全。因為你的女兒能夠勇敢的說「不」啊!

而這位父親卻繼續發揮父親權威,試圖用蠻力讓女兒臣服。如果女兒真的臣服了,這其實是將女兒的將來置於不安全的境地了!

女兒在他的兇狠的眼神、刻薄的謾罵、強硬的拳頭下表現出恐懼,是這位父親的最大失敗:

他是維護了自己的權威沒錯,但他同時讓女兒感受到了恐懼,和在力量不對等情況下只能輕易認輸的無能為力的挫敗感、不安全感。

作為父親,不是應該首選教會女兒勇敢嗎?

面子是個什麼東西!

對於父母來說,有什麼比兒女的安全和健康更重要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NJQmwB8g2yegND8S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