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又踩雷,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後無回應,照樣宣發個人寫真集

2019-11-26     番電影

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不間斷更新電影資源、影評、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文/番叔

「德雲社蔡徐坤」之稱的張雲雷又踩雷了,這次得罪的是自己的前輩,一個是張火丁,一個是李世濟,兩位都是京劇名角,張雲雷和楊九郎作為晚輩理應尊重前輩名家,但是為了抖包袱而不尊重人,談何藝德?

連人民日報都發文批評了,文章標題:相聲拿京劇女前輩「調侃」,葷髒醜惡豈能張嘴就來。

文中指出,早在2018年5月19日,張雲雷和楊九郎在全國巡演北京站的愛粉專場,頻繁的利用前輩的名字進行低俗暗示,極其的不尊重京劇女前輩,其中張火丁戲京劇程派藝術家趙榮琛的關門弟子,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學院的教授,原國家京劇院的青衣。

李世濟也是中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她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代表性傳承人,是著名京劇前輩大師程硯秋的義女,2016年5月8日,李世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

對於兩位德藝雙馨的前輩女藝術家,張雲雷和楊九郎戲謔式的抖包袱實在讓我笑不出來,而當時台下的觀眾卻頻頻的發出笑聲,他們的無知實在令人氣憤,無論是對於已經去世的藝術家還是他們的親朋好友,肯定都是巨大的傷害。

而早在今年5月,汶川地震11周年紀念日期間,網上也熱傳了一段張雲雷和楊九郎拿汶川地震作哏的視頻,稱「大姐遠嫁唐山,二姐遠嫁汶川,三姐遠嫁玉樹」,「三個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倖存者。」這樣的調侃是對已經在地震中去世同胞的不尊重,瞬間引起網友們的口誅筆伐。

對此,張雲雷在5月13日凌晨還特別發文道歉,稱自己會努力加強「藝德」建設,提高自律意識,但是誰知道立馬又被翻出黑料,建設「藝德」之路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張雲雷真的有上下而求索嗎?

張雲雷又踩雷,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後無回應,照樣宣發個人寫真集

更令人氣憤的是,11月24日被頂上熱搜的張雲雷正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他似乎毫不在意,第二天繼續宣傳自己的首本個人寫真—重塑,而德雲社也未做回應。

對此,網絡上立馬分成兩派。

挺張派觀點:張雲雷讓更多的人喜歡傳統藝術,功大於過,而且只是表演,不要當真!

港真,郭德綱連做夢都想不到,自己倒騰了大半輩子的德雲社,現在居然出了個偶像派。

他就是張雲雷,沒錯,他是在茶館演出,也是穿的大褂長衫,同樣是在台上說學逗唱,只是不同的是台下坐著的是清一色的漂亮姑娘,她們不嗑瓜子了,也不大聲喊「吁」了,而是揮舞著螢光棒,跟著張雲雷一起唱《探清水河》。

這樣的場景,應該是只有明星演唱會才有的事,但是在張雲雷這裡,真的是家常便飯!

作為德雲四公子之一的張雲雷,現年才27歲,但是他7歲就認識了郭德綱,在京學藝四年後拜郭德綱為師,中間還因為短暫的變聲期離開了德雲社,直到2011年復出,這一年也是張雲雷人生的分界點,他慢慢跟上德雲社的腳步,步入正軌,進行了多場專場演出,還參加了《笑傲江湖第三季》的錄製。

2016年,網絡盛傳他因為「感情和工作問題」從南京火車站送客的平台跳下,這一跳成名了,除了身上多了一百多根鋼釘,還讓他的事業迎來新的高峰,直到2019年手術完成,也才取出部分鋼釘。

帶著這一百多根鋼釘,張雲雷近兩三年可謂風生水起,2017年參演了喜劇電影《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2018年在上海舉行「德雲社—張雲雷專場」,還作為補位的喜劇人競演《歡樂喜劇人第四季》,和同門師兄弟拍了一部現代喜劇《能耐大了》。

2019年,張雲雷和搭檔楊九郎參加競演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第五季》,並推出個人單曲《毓貞》,除了相聲曲藝,他在歌唱方面盡情的施展才華,10月還推出了個人首張EP—《藍色天空》。

當然,會唱歌是本事,長得好看,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了,作為德雲社的顏值擔當,他能把相聲開成演唱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藝術和文化,讓太平歌詞、民俗小曲廣為傳唱,在年輕一代,張雲雷確實做了很好的榜樣。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支持張雲雷的粉絲普遍認為他們只是相聲甩包袱,根本沒有歧義,相聲作為一種表演形式,當不得真,也不知道是什麼營銷號想故意黑張雲雷而挖的黑料。

倒張派觀點非常明確:砸掛沒限度,表演很惡俗,談何藝德?網友呼籲直接封殺!
砸掛是相聲藝術中非常重要的表演手段之一,但是這個限度和底線還是要好好揣摩的,比如相聲界長期約定俗成的四不砸就明確說了:「有隔閡的不砸、觀眾不懂的不砸、有明顯爭議的不砸、長輩不砸」。


可是很明顯,張雲雷觸雷區了,這樣的表演只是單純的靠下三路引導觀眾發笑,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相聲改造前的下三濫手段。而在五十年代,經過老舍、侯寶林、馬三立等人的努力,相聲得以脫胎換骨,而想成為真正的藝術流派,就在於不斷祛除那些惡俗的東西,所謂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

好的藝術,肯定是離不開各式各樣的規矩和要求的,更需要有職業素養和藝術修養的人來傳承來落實,才能真正談得上對觀眾、對藝術的負責,這樣藝術發展才不是無根之水。

既然黑料已經被挖出,第一時間承認錯誤絕對是最好的挽救辦法,但是張雲雷粉絲可不這麼想自家的愛豆。

首先是各種大號發張雲雷弘揚傳統文化的帖子和圖片,為愛豆正名,然後紛紛留言支持。

然後在各種官媒下控評,甚至有粉絲懷疑人民日報是營銷號,被買通故意黑張雲雷,確實貽笑大方。

最後去張雲雷微博力挺愛豆。

這三步棋一走,真的啥事沒有嗎?

其實,這不僅僅幫不了張雲雷,反而會把他害了。眾所周知,一個明星藝人,路人緣觀眾緣才是最重要的,單純的粉絲流量完全撐不起一個大的場面,作為相聲界的頂流張雲雷,一樣可能遇到《上海堡壘》式的滑鐵盧。

而張雲雷粉絲這樣的行為極大的敗壞了他的路人緣,粉轉黑的也會越來越多,甚至有網友直接呼籲:這樣的藝人還不封殺,真是亂套了!

至少在眾多的官媒面前,我們更應該理性的去分析事情的真相,而不是隨波逐流,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粉絲是奔著張雲雷本人的顏值去的,至於相聲藝術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扯淡,甚至有喜歡張雲雷但是連楊九郎都不知道的粉絲,是不是很可笑呢?

環球網官微說的非常好:他(張雲雷)作為演員屬於少年得志,是相聲界的流量明星。不過,越是人氣高,越需自我檢視;越是「粉絲」多,越需做好表率;越是有流量,越需「謹言慎行」,樹立正面形象。人氣、流量和「粉絲」,絕不應是藝人恃寵而驕、恃寵而狂的資本。


藝人火了不是壞事,但是得意忘形,心中沒有敬畏,口中沒有底線,反映的就是藝德的大問題,這個問題沒解決,就沒有不摔跟頭的。跟道德底線過不去,跟前輩過不去,跟公序良俗過不去,最後實際上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監管部門不會坐視不管,包括觀眾在內的社會各界不會聽之任之。


「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自己學不會「德」,做不好「人」,早晚會被自己賴以成名的舞台所拋棄。

至於張雲雷本人和德雲社如何善後,我們拭目以待!也歡迎廣大網友踴躍留言討論。

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不間斷更新電影資源、影評、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番叔原創,轉載請聯繫我!

大家還會支持張雲雷嗎? (單選)
0
0%
會支持,只是相聲抖包袱,不要有歧義
0
0%
不會支持,做藝人先要有藝德,不可姑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_Bp-tW4BMH2_cNUgpC_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