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婚紗去影院,影院社交玩起了新花樣?

2020-04-15     艾維電影

影院在等待覆業的日子裡,一直在想怎麼活下去。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有人爆出了有影院成為2020拍婚紗照的新去處的話題。其實這樣的事在影院正常營業時或多或少地發生,只是在這特殊時刻賦予了新的想像空間,成為了話題。「艾維電影」看來,這也許就是在非常時期,電影人的努力。也許市場機會就是在我們大部分人沒想到的時候悄然來臨,雖然有點無奈和甚至悲壯。


影院,一直以來在一些人的心裡總有那麼幾分情結,她的文化底蘊、她的氛圍、甚至她在社交中留給人的記憶總是那麼獨特而真實,就是在網絡無時不在、無孔不入的今天,社交依然是影院滿足這些人主要的方面。


電影院存在的意義之一也是其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人們去影院看電影,很多時候就是基於社交需要。像去影院拍婚紗照、求婚、派對等,就是社交文化的不同體現。


另一方面,影院作為放映的場所,根本目的是為觀眾提供觀影體驗。而觀影體驗不僅僅體現在影片的內容上,還包括影院的整體觀影環境,乃至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的交流體驗。尤其是當下影院競爭激烈,觀眾可選擇觀影的影院眾多,觀眾流動性大,對影院的忠誠度不高的現實環境下。因此,無論是從觀眾的需求看,還是影院增強自身吸引力的需要,影院都有必要提升其社交屬性。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有研究發現,人們對於社交的需求是排在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後比較靠前的位置的。因此,影院提升社交屬性應該得到進一步重視和挖掘。網際網路具有傳播範圍廣、傳播迅速高效、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等特點,小編認為未來影院可以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來凸顯自身的優勢,提升其社交屬性,滿足觀眾的社交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


那麼影院改如何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將影院社交化更進一步呢?


PART1、從線上來看


當下的影院觀眾多為90後,他們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原住民」,網絡社交媒體在他們生活中充當著必不可少的角色。但目前,國內與電影相關APP大多都停留在影片推薦、在線購票和選座等方面,目的旨在為用戶打造一個良好的網際網路購票體驗。可見,網際網路之於影院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票務平台,僅此而已!


面對觀眾通過第三方票務平台購票,踩點來看電影,電影結束拎包走人的常態,影院自由發揮的餘地很小,更別說與他們進行交流,提供服務。並且大家都是陌生人,觀眾之間也不可能像網友那樣聊天互動。這就說明影院自身在拓展社交屬性顯得十分必要。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基於此,影院可以搭建一個線上社交平台,網絡一批觀眾,大家在這一空間進行交流溝通、展示展現、觀點表達甚至是交友互助。這種具有強大粘性的平台,一方面聚集在影院、電影的「場景」之下,可以提升對電影的關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影院引流。觀眾在線下看電影之前,對電影內容及相關信息有了了解,甚至對結伴的朋友在線上已經認識並且有了心理準備,線下一起看電影的時候也許會增加互相交流的可能性。影院也可以在觀眾觀影之前就對觀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他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切入:


1、建立影院社交平台


有條件的影院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社交平台,或微信公眾號或微信群或小程序等,自主開發購票、賣品銷售功能,打通線上社交與線下購物、觀影、活動,支持觀眾之間進行即時聊天和動態分享。觀眾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將自己的觀影感受、觀影過程、影評等分享出來,有相同經歷的觀眾會參與進來會話,進行交流。並且質量較高的影評還會讓其他觀眾對影片產生興趣,繼而去觀看這部電影。影院也可以將近期一些影片情況,影院活動,最新賣品等發布在社交平台上,利用網際網路傳播範圍廣、傳播迅速高效等特點,讓更多觀眾知道你的產品、服務,為影院增加熱度,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


同時,影院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為觀眾畫像,建立影院數據營銷。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對每一位觀眾來說,都可以享受到個性化的體驗。比如在他們生日,給一桶免費的爆米花,送他們一杯最喜歡的飲料,甚至紀錄他們最後一次到訪的時間。通過這些數據,影院為觀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與觀眾進行互動,增強觀眾與影院的粘性和互動積極性,促進「觀眾」向「用戶」轉變。將能提高觀眾忠誠度,吸引更多的「回頭客」。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2、建立社群


據統計,不少人每天花在微信等社交類APP上的時間至少占手機使用時間的三分之一,這個占比是非常大的。所以未來影院還可以根據觀眾的年齡、愛好、需求等分別搭建社群,比如說QQ群、微信群。


在每個群里提供有針對性、有價值有內容的信息與活動,定時發起一些電影相關,時政熱點、社會爭議事件等話題,推出面向影迷的優惠活動,與觀眾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影迷進行互動,讓社群成為真正的感情交流、信息溝通基地。


聊得多了,觀眾之間自然會從陌生人變成熟人。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就通過QQ 社群這樣的一個突破口,發揮出了社群的優勢,拉攏了一大批非常精準的用戶群體,來進行賣藥。


社群為觀眾與影院、觀眾與觀眾之間搭建出了一個互動的平台,也可以提高社群活躍度,增強觀眾與影院的粘性和互動積極性,培養影院的忠實粉絲。影院建立社群是是為了更好地貼近客戶,唯有更近距離地走進觀眾,了解觀眾的需求,才能增強觀眾與影院之間的粘性,才能保住周邊的穩定客源。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PART2、線上線下相結合


目前,國內影院的觀眾主力是90後,他們大多屬於高學歷,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喜歡「玩」。他們願意與人交流,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因此,未來影院在藉助網際網路豐富社交內容時,應該著重考慮年輕人的喜好,開展一些線下活動,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吸引他們走進影院。


1、互動觀影


現在的電影院基本上還只是停留在一個放映電影的地方,是一個單向傳播的過程。而影院要想提升社交屬性,就必須打破這種單向傳播。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在影院和觀眾之間,影片和觀眾之間建立一種聯繫,從而進行互動。


影院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這種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工具,根據不同的影片類型,設置彈幕電影廳。在觀影過程中,觀眾可以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掃描座椅上的二維碼,或者通過通過影城公眾號里的小程序,輸入電影驗證碼即可參與互動。只有掃碼關注影城微信公眾號後,才能進入小程序發送彈幕,將觀影時的感受即時發送到大熒幕上,與其他在座的觀眾進行一種互動,可以通過「彈幕」進行互動,增強參與感。廣州就有多家影城嘗試了這种放映形式,開發了相應設備,將彈幕投影在銀幕兩邊的留白上,,頗受很多年輕人的歡迎,反響非常好,也無形中給影城積累了很多粉絲。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2、舉辦社交活動


影院還可以開展線下活動。前期利用利用網際網路傳播範圍廣、傳播迅速高效等特點的特點,在網絡上「造勢」,通過線上影迷群、影院社交平台、微信微博等進行傳播,讓更多觀眾了解並主動參與。在後期影院提供場地,把觀眾聚集到線下來,為影院引流。這樣即能讓觀眾在活動中收穫儀式感、增加社交體驗;又可以節省影院精力,為影院引流,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


武漢博納國際影城就推出過 「櫻花女神」評選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大批人參與其中。觀眾在微信上進行投票,每個人都主動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投票,而影院提供場地,在線下舉行頒獎活動,把參與者和觀眾都聚集到影院,成為影院的一張名片,自然帶來巨大人氣和更多的觀眾。


2017年,阿里旗下的淘票票曾在七夕節為單身觀眾特設了一個電影社交節日「脫單電影院」。在情人節、七夕節、光棍節等節日的前夕,影院可以為單身觀眾設立一個電影社交節日,為單身觀眾製造一個線下交友的機會。單身觀眾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平台的特殊通道,上傳自己的照片和個人資料。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觀影前提前在網絡上提前了解其他觀眾的信息,還可以看已選座人的照片和資料,決定看電影時坐在誰的旁邊。這種活動不僅能讓影迷在觀影之前相互了解,而且可以在打破觀影時觀眾之間的交流屏障,碰撞出愛情的火花。脫單這個話題和這些節日本就足夠熱度,再藉助網絡社交媒體進行宣傳,會讓這個活動成為一個熱點,提高了影院知名度,同時也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進來。


此外,像小編在文章開頭說到的去影院拍婚紗、創意求婚,甚至是各類群體的聚會派對等,都值得考慮和嘗試。


當然,影院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開啟「影院+網際網路」的發展新模式,其中打好社交這張牌就是很好的突破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uvyfXEBiuFnsJQV8h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