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假屯田指揮部——固陽梅令山古城

2019-08-28     包頭網

行走在長城與古城,我常常為戍邊將士杞人憂天。固陽秦長城沿線,人煙稀少,生產落後,交通糧餉運輸不便,駐守將士的生活供應怎麼解決。

古代政治家和軍事家們的智慧遠超出我輩的想像,固陽梅令山古城似乎讓我找到了一些感覺。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城,也是留下眾多猜想的古城。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紛紛引經據典,按照《水經注》的描述,或《漢書•地理志》的記載,試圖解讀這座古城。

我多次拜訪梅令山古城,尋找古城的遺蹟,探尋古城的故事。但古城已變為農田,消失在歷史的風雨中了,只有僅存的一段殘垣和遺址隨處可見的古代陶器殘片,以及被盜挖的古墓洞穴,使我感覺到曾經的歷史信息。

就在我最近一次拜訪梅令山古城時,看到幾位年輕人正拿著探測儀在探測古墓,看到我後急匆匆驅車遁去。去年冬天看到一處塌陷的古墓遺蹟已被盜挖了。

梅令山古城位於包固公路固陽收費站東南側。其地理位置是陰山山脈南支大青山與北支色騰山之間的明安川東側,昆都侖河東岸,梅令山西南麓。



梅令山古城北側

古城北靠梅令山,南望大青山,由此北去 10 公里,即達秦長城,順昆都侖河南下 5 公里便是都侖溝北口。梅令山古城正扼守在昆都侖河的這一衝要之處。

梅令山與昆都侖河西岸的黑達山隔河對峙,遠遠望去恰似一座山門。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云:石門水「水出石門山」。昆都侖河即古石門水,發源於今固陽縣色騰山東端主峰春坤山,西南流經固陽縣城,爾後稍偏西南方向穿大青山與烏拉山間的峽谷,經今包頭市區西側注入黃河。

梅令山古城除地理位置與古籍記載相符外,地表文物有「五銖」、「貨泉」、 「大泉五十」等錢幣和銅鏃等漢代文物,在採集到的陶器殘片中,印有「石門」字樣的戳記。所以,有專家認為石門山即是固陽色騰山,梅令山古城遺址為漢石門障故址。

也有學者認為梅令山古城為漢光祿城。公元前 102 年漢武帝決定在五原郡以外的高原上興築長城,作為防禦匈奴南下的前哨陣地。派遣光祿勛徐自為出五原塞外,近處幾百里,遠到千里以外,興築起長城,並築有城、障、列亭。又命令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率兵駐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光祿塞。

光祿城系指光祿勛徐自為駐守的城。戰國、秦、漢時代將長城統稱為塞,但有固定專有名稱的塞,是長城沿線上一處獨立的軍事防禦設施,有時容易與總稱長城為塞的塞相混淆,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漢書•地理志》在記載五原郡固陽縣時,曾標明了光祿城與其他障城的方位關係: 「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呼和城,又西北得宿虜城」。據此,專家推斷,石門障是現昆都侖河溝內的一座古障城,因此有「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之說。

無論梅令山古城為酈道元記述的石門障,還是漢書記載的光祿城,這座古城在秦漢時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這裡既是重要的邊塞防禦指揮部,也是秦漢北假屯田的一個指揮中心,具有屯聚結合的功能。

秦漢時期,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夾山帶河地區稱為北假。秦始皇 33 年(公元前 214 年),蒙恬北逐匈奴,據陽山(今陰山)北假中,將此處官田假於無地貧民耕種,故此處為北假之地。

據專家考證,在今固陽縣域內符合時地事準確的北假地域是:東起固陽縣下濕壕鎮後腦包村西至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北至色騰山秦長城,南至大青山烏拉山。蒙恬北逐匈奴據「陽山」的「北假中」地域是其中石門水(昆都侖河)流域,以梅令山古城為中心的固陽明燈至烏拉特前旗明安一帶土地肥沃的河灘。



梅令山古城殘牆

梅令山古城既是軍事指揮機關,也是北假屯田的指揮部,承擔著守護秦漢長城,籌備糧草的重要職能。據史料記載,北假之地有管理屯田的「田官」,也有「戍田卒」供應假田者所需的器具。北假居民採取半軍事半民事的管理模式,具有地方與軍事組織的雙重特點。為了鼓勵移民定居,漢政府還採取了一些優惠措施,如免除賦稅,提供種子、耕牛等,甚至移民的房舍也是政府先為修建的。

秦漢軍隊在北郡邊防線開展農業生產,就地籌糧,減省傳輸之費,從而增強了邊防戰備的經濟力量。秦漢軍屯作為戰區後勤支援制度,興了邊、富了民,解決了邊防部隊急需的糧食等物資,促進了北邊經濟發展,成為強邊固防、抵禦外侵、維護穩定的重要威懾力量。

西漢中期以後,隨著北方邊郡的安定,漢政府陸續遷徙和招募內地人員實邊,開發邊疆,屯兵駐守,鞏固了軍事成果,漢政府基本掌握了北方的主動權。漢元帝時昭君出塞,已經基本結束了武裝衝突,恢復了和親的友好關係,出現了《漢書•匈奴傳》記載的「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繁榮景象。到公元 90 年前後,五原郡已有 20 多萬人口,形成了漢匈雜居、農牧兼有的包頭漢代經濟和文化。

秦漢王朝採取軍屯等制度措施屯田以助軍糧,精心經營百十餘年,梅令山古城功不可沒。這塊肥沃的土地養育了這一方子民已兩千多年,現在依然農田茂盛,牛羊布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eY82GwBJleJMoPMFw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