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6》的播出曲線背後,親子綜藝如何求生?

2019-12-30     影視Mirror

悄無聲息的,《爸爸去哪兒6》上線了。

小甜椒jasper依然是各位姐姐粉阿姨粉的心頭摯愛,包貝爾女兒包餃子對男神靳東的「炙熱的愛」讓人忍俊不禁,再搭配上楊爍兒子楊雨辰的高顏值,《爸爸去哪兒6》一經上線,依舊是話題的風暴眼。

只不過,這一次相比於曾經的大張旗鼓,更多的帶著一種試探的姿態。

沒有任何宣傳,國內平台更找不到它的身影,甚至連名字都已經面目全非。像是帶著重新出發的勇氣,這檔更名換姓為《一起出發吧》的親子綜藝,在失約一年之後,選擇了遠離大眾視線的保守播出方案。

儘管從熱度來看,多舛的命運並沒有阻擋它走向話題中心的腳步,但回顧這一年的曲折與如今的處境,《爸爸去哪兒6》的此次試探,或許意味著,短時間之內,屬於親子類綜藝的日子,仍不是那麼好過。


親子困境


上線第三周,《爸爸去哪兒6》的熱度逐漸攀升,期盼已久的粉絲們蜂擁而至,一個個精彩片段被送上熱搜,這檔本想默默無聞的綜藝節目,意外地收穫了本該有的熱度——雖然並不是通過正規渠道。

上線於YouTube和芒果TV國際版的《爸爸去哪兒6》並沒有在國內上線,但這並不妨礙國內觀眾為它所貢獻的熱度。

人們藉以各類網盤、連結保存傳播由YouTube搬運而來資源。已經生產好的「熟肉」,並不需要字幕組的二次加工,開封即食、簡單方便。甚至不少心心念念自家小寶貝的粉絲,有組織有紀律的「翻牆」去外網圍觀,只為吸一口新鮮的萌娃。

這些非正常觀看渠道帶給這檔綜藝節目的影響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如今的親子類綜藝而言,「出口轉內銷」的方式,的確是最無奈卻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說是有效,在於死而復生,而說是無奈,則在於嚴格限令。

去年八月,廣電總局首次直接整體就「未成年人節目」出台《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規定中明確要求未成年人節目不得宣傳童星效應或包裝、炒作明星子女。

而十一月,廣電總局再為「限童令」加上一把枷鎖。其所出台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除了要求「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之外,還更加細分了的對於泛親子節目中的細節處理部分。

包括「避免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不得誘導未成年人談論名利、情愛等話題」等要求在內,新規還深入了情感故事類、矛盾調解類等節目中,可謂是包括了未成年人節目的方方面面。

而今年四月,對於新規的再一次強調細化,無疑再度為親子綜藝的命運增加了更多的未知數。

儘管如今《爸爸去哪兒6》已經成功上線,但翻看《爸爸去哪兒》的官方微博不難發現,其最後一條微博,仍停留在延期播出聲明之上,關於第六季的上線更是隻字未提。

無獨有偶,由《爸爸去哪兒》原總導演謝滌葵製作的新一檔親子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在這一年間同樣銷聲匿跡。而一同停播的《童話俠》則處境更是悽慘,在無宣傳、無物料、無定檔的情況下被直接叫停,如今看來,相比於前兩者,其面世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


曲線救國


一邊是製作方求生欲之下企圖悄無聲息地上線,一邊是網友翻牆、求資源也要雲養娃,從鮮明而矛盾的兩種態度來看,儘管親子綜藝或許仍處於搖擺的危機之中,但事實也在證明著,短時間內,屬於親子綜藝的熱度仍不會消散。

依靠著「出口轉內銷」,《爸爸去哪兒6》重見天日,與此同時,《想想辦法吧!爸爸》似乎也未曾停止過嘗試的腳步。

早在去年11月,根據官方說法來看,儘管《想想辦法吧!爸爸》已經完全難產,未來或以一系列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觀眾。與此同時,「捕娛記」通過採訪得知,《想想辦法吧!爸爸》出品方也沒有放棄播出的可能性。

對於積壓中的親子綜藝而言,儘管出海、短視頻等形式,的確不失為一種「曲線救國」的極佳方法,但政策當前,能否播出是一方面,如何找到播出的安全線,同樣也是此類節目存活下來的關鍵的原因。

從「爸爸」們消失的這一年時間裡來看,其實依舊有不少親子類節目在嚴壓政策之下成功上線。而這其中,除了播出形式和渠道的創新之外,同樣離不開內容方面的引導。

以今年一眾成績較好的親子綜藝為例,總結其成功上線並脫穎而出的原因,大抵有三。

其一,群星閃耀之外,需要正能量引導。

在今年播出的一眾親子綜藝中,口碑最為突出的,大概要歸屬於浙江衛視的《大冰小將》。不同於觀眾所熟悉的一眾陪伴類親子綜藝,以體育為切入點的《大冰小將》在北京成功申辦2020年被今後冬奧會、國家大力推廣冰雪運動的背景下,讓嚴肅的「戰鬥」和呆萌可愛的「日常」激烈碰撞。

一個個天資過人的小選手,在彼此配合與學習中不斷成長,從吊車尾球隊最終成為一支摧枯拉朽的王者之師,兼具萌與正能量的萌娃們,跳出成人化與娛樂化的圍牆,擁有的是一般萌娃綜藝所沒有的深刻內涵。

其二,以「娃」為主,以「星」為輔。

在2016年第一波「限童令」來臨之時,由台轉網、星素結合成為當時的親子綜藝的求生之道,而其拍攝範圍,也從父子、父女,逐漸延伸至母子、母女、甚至包括素人寶寶和明星哥哥的搭配。

彼時,儘管星素搭配,但顯然,節目的主要賣點仍在於明星之上。而從如今的形式來看,明星後退已然是已定的事實,如何從素人萌娃中挖掘出同時符合政策與觀眾興趣點的內容,正在成為親子綜藝存活的關鍵。

其三,萌娃之外,關注社會話題。

儘管大眾對於《爸爸去哪兒6》中各位奶爸萌娃的期待足以掩蓋所有,但作為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國民教育方式的親子節目,其所存在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關注萌娃的萌,更在於價值觀的引導。

諸如節目中楊爍一般的「詐屍式教育」,與當前政策以及社會熱點的結合,賦予內容更多的教育性質,無疑也為節目的播出加固了安全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ViCc28BMH2_cNUgcv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