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不炒作不撕逼,《我們民謠2022》用真心重新定義爆款音綜

2022-12-28     影視Mirror

原標題:【Mirror頭條】不炒作不撕逼,《我們民謠2022》用真心重新定義爆款音綜

文|歐巴

「什麼是民謠啊?」「可能民謠就是永遠能夠察覺到那種非常脆弱的美好的東西,並且又能把它準確地表達出來。」

12月23日,愛奇藝民謠音樂競演綜藝《我們民謠2022》正式播出,涵蓋老中青三代的29組民謠音樂人悉數登場,在動人的音樂中將中國民謠30餘年的流轉和發展娓娓道來,給鏡頭前的無數觀眾帶來感動和溫暖。

節目一經播出,#李宇春說聽房貓的歌一下子共情了#、#水木年華一生有你引發全場合唱#、#好妹妹最新live舞台#等一系列話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更是在QQ音樂、小紅書等媒體平台上掀起了一股情懷滿滿的回憶浪潮,而《我們民謠2022》也沒有辜負所有觀眾的期望,豆瓣開分高達7.9分!

從會心一笑到熱淚盈眶,從溫情治癒到重燃生活的激情,對於從青春時代就開始聽民謠的觀眾們來說,《我們民謠2022》就像是一台時光機,在寒冷的深冬時節帶領大家去往蔥蘢的青春歲月,重新感受溫暖和美好。

「我的眼淚不值錢」「越看越聽越難以自拔」「看了這麼多年音綜,內容和氣質絕對是爆款級別……」彈幕上滑過的種種評論以及各大媒體上水漲船高的熱度和討論值似乎見證了這部綜藝從萬眾期待到全民追聽。

而在一大批「上癮論」「沉浸論」的推動下,不同年齡層級的觀眾們也紛紛開始重新關注民謠這一音樂類型,節目中歌曲收聽量也呈現出「階梯式」上升趨勢。這些無一不說明著,《我們民謠2022》具備高於觀眾預期的質量和完成度,它極致化地展現了民謠之美、生活之美,讓我們在2022年的終章時刻以治癒收尾,開啟2023年的無限希望和美好。

把生活唱給觀眾,「全新爆款音綜」氣質漸顯

作為一款音樂類型綜藝,要想最大程度地俘獲受眾的耳朵,需要由內而外思考音樂本身的完成度和受眾的接受度。具體而言,就是要從外在的舞美設計、音樂人自身服裝造型、道具細節到內在的情感表達、音樂作品的完整演繹都需要建構起細節化、精益化的格局,讓每個聽歌的人都能從中獲得原汁原味的感動。

《我們民謠2022》錄製地點選在煙火長沙,作為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之一,長沙擁有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巍峨的嶽麓山、浩蕩的湘江、人頭攢動的夜市、五味俱全的美食……在這裡,29組民謠音樂人按照各自的性格選擇不同的居住地,同時也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在首期播出的節目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房東的貓、丟火車樂隊、水木年華走上街頭「狂吃海喝」,也可以看到張瑋瑋、萬曉利、小河等音樂人和朋友們一起在山間打太極、踢毽子。將民謠音樂人私底下真實的生活面貌逐一呈現,既中和掉了競技類綜藝的緊張刺激之感,也讓觀眾在聽歌時能夠更加深入地體味生活、感受煙火氣息。

而在實際演出中,每個歌手上台競演時都配備有獨具自身特色的舞美和燈光,美觀大氣又不失精巧,讓觀眾在觀看節目時收穫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

在歌曲《白雲飄飄的年代》中,葉蓓一席白衣靜靜地坐在舞台上,一架琴、一隻麥,頗有追憶歲月的莊嚴之感,而從背後襲來的一束淡藍色追光,讓整首歌曲夢幻又唯美,一瞬間恍然回到當時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張瑋瑋和小河一人抱著吉他、一人彈著阮,在暖黃色的光線中兩位多年的老友默契對望,在《米店》雋永的旋律下,年輕時的詩情、浪漫和苦痛逐漸溢出螢幕,與台上兩人淡然的面容形成鮮明對比,讓每個有故事的人聽得潸然淚下;

而房東的貓一曲《下一站茶山劉》既感動又傷懷,乾淨簡單的舞台搭配著搖曳的碎光點,頗有校園演唱會的既視感,讓人秒回大學時代,在柔軟的疼痛中學會成長。

此外,為了讓觀眾能夠最大程度地感受民謠魅力,節目組還將歌詞藝術化地呈現在大螢幕中,並在字幕里細心地標註了吉他和弦。「聽是一種感動,看是另一種感動。」正如彈幕中一位觀眾留言所說,《我們民謠2022》將乾淨、質樸、真實的民謠音樂完美呈現,並在細節處匠心起筆,做到了好看好聽且高級,頗具「全新爆款音綜」的氣質。

打造精神避風港,音樂的力量與熱愛深度共情

突出音樂的情緒價值,讓觀眾在超高品質的音效中「沉浸式」感受音樂魅力,這是《我們民謠2022》主創團隊最重視的事情。在音樂人們的動情演繹下,一曲曲民謠就像是一部部歷史,抽象總結著人們的生活,並通過個體的創作以多元的面貌進行展示,它與生活息息相關,更與創作者的成長軌跡同頻共振,在不知不覺中擁有著走進人心的力量。

在《我們民謠2022》中,既有萬曉利、小河、周雲蓬、葉蓓這類鮮少登上綜藝舞台的老牌民謠音樂人,也有陳粒、陳鴻宇、好妹妹、房東的貓等民謠中堅力量,同時還有張若水、海尾巴等新生代民謠音樂人,以及重新組合、加上「95後」新生力量重新出發的水木年華。新老音樂人的同台,讓觀眾見證了民謠的力量與傳承。

而民謠好友李宇春、張亞東、呼蘭、徐志勝,以及驚喜嘉賓老狼的加盟更是該節目的亮點之一。作為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幾位民謠好友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音樂風格,他們和現場觀眾一起聆聽音樂,分享音樂,既有知識點滿滿的「乾貨」分享,又有生動有趣的往事回憶,使這部綜藝像極了一部「編年體」電影,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了解音樂人的故事以及他們背後的人生感悟。

「在葉蓓的歌聲里,能感受那些閃閃發光的純真年代;在張瑋瑋的音樂里,能觸及到一個個鮮活的世間小人物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在小河的音樂里,可以抓住那些轉瞬將要消失的美好,把珍貴收納心間……」從題材、選曲、歌詞到音樂人的現場分享,每一首歌曲表達都十分真實,有大膽的改編、有偶然的失誤,但這些都是現場音樂的魅力,足以打動人心。

當我們還在為年少時的夢想感到迷茫失意時,唱著《日日做夢》的海尾巴用淳樸的方言撫平我們內心的焦慮;當我們還在因為現實的苦悶而惶惶無措時,萬曉利用《這一切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告訴我們陰影背後一定有光;當我們因為奔忙的生活忘記了詩和遠方,小河和孩子們演繹的古老民謠《搖船》讓我們秒回到家人圍繞的童年……

以民謠音樂人作為故事的訴說者,以唱代講,以彈敘事,《我們民謠2022》在不斷的創新和突破中,既兼具了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也找到了與新時代觀眾共情的突破口,與大眾當下情緒產生強烈共鳴,給身處「逆境」的每一個人打造了一片安和寧靜的「精神避風港」,用音樂治癒百味生活。

音樂最懂我們的知己能讓我們釋放所有不願外露的情感,幸福的,或者不幸的然後重新開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民謠2022》一個音樂烏托邦廣大聽眾得以暫時脫離苦悶的現實生活,沉重的心情放一個既舒緩身心,也滌盪了心靈。

以音樂為橋樑,以歌聲為紐帶,愛奇藝作為《我們民謠2022》的出品方,高度關注大眾情緒需求,在音樂類綜藝領域深度挖掘、精耕細作,在內容與情感上搭建起了與大眾之間的新橋樑,讓溫暖成為這個冬天最明媚的主色調,用民謠音樂開啟了一次非典型的療愈之旅。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知世

校對 |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裡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微信:hanyingnan12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52b6bb35d78bbe6422f477e55461b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