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燙飯易患食管癌,是真是假?專家告訴你答案!

2020-04-03     中科體檢

這個說法由來已久,現在看來,這是一個相對科學的因素。

食管癌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發病率約為15-21/10萬,呈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河南、河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帶,發病率相對比較高。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布呢?其中,飲食因素相當重要。

在癌症相關的高危因素中,把進食的食物溫度分了幾個等級:食物在60度以下不太會對組織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65度以上就會造成黏膜明顯的燙傷。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把超過 65 ℃ 的熱飲定義為 2A 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

偶爾吃一次燙食可能很快就修復了,但對於常吃燙食的人群來說,反覆刺激會導致黏膜慢性炎症,時間長了會容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那麼,與食管癌相關的因素還有哪些?

年齡

客觀地說,這是最主要的因素。雖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食管癌的發生率。

吸煙

也是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有數據統計:吸煙程度較高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風險可能性是不吸煙人群的9倍。臨床上,衡量患者吸煙的程度一般會用到一個客觀的指標——包年(包年=每天吸煙的包數×吸煙年數)。

飲酒

是高危因素之一,特別是長期大量的飲高度酒、烈性酒的人,患食管癌風險是不喝酒人群的2.2倍。

其他因素

例如感染因素,現在有研究在尋找感染HPV和食管癌之間的關係,但還沒有最後的定論。食管癌還與營養不良、肥胖、反流性食管炎等相關。

食管癌的早期表現沒有特異性

可以是吞咽不適或梗阻感典型的症狀是進行性吞咽困難,開始可以吞咽乾的食物,繼而只能吞咽軟食或半流質食物,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由於食管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專家建議有相關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定期到醫院體檢,改善生活習慣,少吃太燙、太刺激的食物。

文章來源:人民健康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MHPR3EBiuFnsJQVT9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