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人工智慧比下去,你的文案得「走心」,它的秘密都在這裡

2019-08-31   非正常運營咖

在我們寫文案的過程當中,經常有人會提到:廣告文案要走心,才能夠到達用戶心裡。也只有走心文案,才能夠有效果起作用,否則就是無效廣告。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江小白、杜蕾斯等一大波品牌靠著「走心」兩個字火遍大江南北,成為廣告界的傳奇。畢竟,人家的文案里連個產品名稱都有,甚至不帶產品屬性。但就能夠「走心」,就能夠獲得一大波流量,讓人欽羨不已。

廣告文案「走心」是怎麼樣的呢?什麼是「走心」的廣告文案?

廣告文案的本質作用是溝通,是通過文字傳達信息,是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信息展示,消費者根本不會買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人會願意非常認真的看一個產品的說明書嗎?可能有,也可能會,但我估計那是你在無聊的時候或者說是真真切切要運到這個產品的時候,看一下它的保值周期,看一下它的使用方式,只有說這個產品是什麼材質的,具體是由什麼組成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想必這些問題你是根本不會去關注的。你只知道一點——這個東西對我有啥用?

所以說簡單的文字堆砌或者信息展示根本調動不了消費者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的廣告文案就需要「走心」。

「所謂孤獨就是/有的人無話可說/有點話無人可說」

這是江小白的一則走心文案,既沒有出現其品牌名稱,也沒有出現其酒水特性,但是當你看到這一句話的時候,你的心會猛的一縮,這句話所描述的場景似曾相識;因為這句話進入到了你的心裡,他勾起了你的回憶和感觸;你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腦袋中的記憶,嘴角上揚,心開始狠狠的疼。

「再牛逼的前鋒/也別想射進我這道門」

杜蕾斯的文案常常會引起人們會心一笑,一副瞭然於心的樣子,讓一切都在不言中。可以說每個人看到杜蕾斯的文案都會笑一笑,然後引發無限的幻想。這就是杜蕾斯文案的走心之處。

那麼看了兩個案例之後,走心文案到底是什麼呢?我總結如下:

  1. 能夠調動消費者情緒,一瞬間點燃消費者的記憶中的情感;
  2. 身臨其境,要想調動消費者情緒,要自己先有情緒。

為什麼「走心」的廣告文案要比一般廣告文案厲害呢?厲害在哪裡?為什麼要進行「走心」廣告的創作?

如果拿戰爭遊戲做比喻的話,普通的廣告文案就是攻城略地的士兵,長槍短炮一擁而上,管你是好人壞人,攻克城堡是唯一的目的。而「走心」文案則是派出間諜,從敵人的內心處瓦解敵人的防禦,不費一兵一卒而笑傲江湖。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說白了,「走心」文案比一般的廣告文案厲害的地方在於其能夠牢牢把控消費者情緒,引導消費者情緒,在某一特定的場合之下,通過構建場景,勾起消費者的回憶和情緒,讓其深陷情緒中,完成購買。

這涉及心理學,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相關消費心理學的書籍讀一讀。

拿一件連衣裙來做個舉例比較:

場景一:連衣裙在商場中擺放,它的前面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材質、顏色、價格等內容。

場景二:一個顯示器播放著一個女孩穿著該連衣裙參加酒會、參加paty、參加同學聚會時候得到各種讚賞、誇獎,女孩得到了極大滿足的視頻。

對比一下,就這兩個場景,你更傾向於看到哪一個呢?或者說,當你感受到這兩個場景的時候,你更傾向於相信哪一個呢?更願意在哪一種場景之下購買這一件連衣裙呢?

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衝動消費,是指顧客在外界因素促發下所進行的事先沒有計劃或者意識的購買行為。其實,我們打造「走心」文案的秘密就在這裡,我們就是要營造這一種讓消費者無意識、無計劃條件下購買產品的「外界因素」。而調動情緒、引起共鳴,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走心」廣告文案有什麼特點?如何創作?

「走心」文案的特點在於消費者看到廣告的那一瞬間,內心有所觸動、被刺激到,會讓這一種情緒進行傳遞、挖掘。可能每個人的故事與廣告無關,可是不得不承認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其共性所在。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一共性,進行挖掘。

  • 一則好的文案要「走心」,必然離不開我們對生活共性的敏銳洞察,可是我們到底要洞察什麼呢?人性!

卡耐基有本書叫《人性的弱點》,極為暢銷,可是真正閱讀並理解的人有幾個?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最常使用的人性負面情緒有虛榮、嫉妒、自私、自戀、自卑、貪婪、吝嗇、虛偽、淫慾等等;最常使用的情感如親情、友情、愛情等。這些我們都能挖掘出來,但怎麼用呢?

其實,人性只是表象,不適合作為關鍵詞講述更不適合廣而告之,我們需要實實在在營造場景,把我們所找到的人性的內容進行轉化成生活場景展現,消費者會替你補上這一塊情緒的連接。

  • 會講故事,會營造場景,是文案的基本功。

信用卡還款一直準時,永遠都是最後一秒,哈哈哈!——支付寶

支付寶的這一則廣告文案,場景是不是非常的熟悉?是不是一下子拉近了與你的距離?是不是感覺每一個字都充滿了人情味?是不是你感覺他真的特別懂你?

這就是我們要營造的效果,可以說每個人都非常的缺錢,可是,信用卡不得不還,那麼就到最後一秒吧。當然也有情況是,不花信用卡的原因是沒錢,但是又不得不還,所以呢,趕在還款前最後一秒,想辦法把這一筆錢還上。

你可能是前者,也可能是後者,但是具體到文案過程中來,這一生活的場景會徹底的打動你。好的廣告文案都會講故事,故事的內容時生活的場景,因為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這些事,經歷過那種焦慮、著急和緊迫感,你才能夠深切的明白這一場景所描述的畫面是如何,也能從心底深處一下子拉近品牌舉例,感覺它「懂你」。

而那些生活當中小小的細節,小小的場景,更能夠引發消費者的記憶感觸。只有你準確的get到了消費者內心的那個點,你的文案才算是「走心」,才算是有味道。

  • 當然,調動情緒引起共鳴是好故事的誘餌,更是「走心」文案的本質。

把故事和生活場景融入到文案當中,能夠讓消費者有代入感,更重要的是通過故事,感染了他們的情緒,勾出了一份陳年的刻骨記憶。而這些具體的情感則是由一幕幕生活場景,一個個細節般的舉動,一次次的輾轉反側的情緒具體呈現的。

這也是為什麼江小白的文案當中沒有一句其產品名稱,沒有一句品牌特性,卻能夠讓那麼多人如痴如醉迷上它,一人獨處喝一杯江小白,老友聚會喝一杯江小白——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喝的其實不是酒,而是一段記憶,一份感情,一抹執著,還有不倔的孤獨。

可以說這些情緒都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所經歷過的,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兩次刻骨銘心的時刻,可能讓我們瘋狂,也可能讓我們陷入低谷,無法自拔。但是畢竟生活還得繼續,當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當你看到還有「一個人」懂你,能夠說出你當時的感受、能夠笑著說出當時的感覺,你唯一的選擇就是跟著她,視他為知己。

可以這麼說,我們一路成長,不管是人性的弱點也好,不管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好,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經受一些,所以在我們看到這些走心的廣告文案的時候,自然會感同身受,產生共鳴。在不知不覺當中被打動,被感染,接收到品牌傳播給你的力量。而這正是「走心」文案的魅力所在。

再比如杜蕾斯文案,其隱喻手法讓所有人都會心一笑,因為場景簡單,所以能夠想像,因為能夠想像,所以你對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會心一笑——他能夠讓人聯想、想像,進而記住。

這就是「走心」文案的力量。

而「走心」文案的核心,其實就是你所說的話,恰好到了消費者的心裡,喚醒情緒、引起共鳴,你就是他的「知心人」。

總結

「走心」文案就是能夠調動消費者情緒的廣告文字表現;因為能夠引發消費者對某一特定記憶或生活場景的感觸進而產生衝動消費而顯得至關重要。

想要寫出「走心」文案,需要我們洞察人性,觀察生活細節,理解並擁有成長路途中那些經歷的情緒,這樣我們的文字才能夠有靈性、有情緒,創作出「走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