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明代潮州「八賢上京」

2020-02-21   大潮汕灣視點

潮州八賢

上京赴試


明朝崇禎元年,朝廷開科取士,潮州各縣有郭之奇、黃奇遇、辜朝薦、宋兆麟、李士淳、陳所獻、梁應龍、楊任斯等八位賢土,結伴上京赴試。

一路上,八人賞景吟詠、倒不覺累。一日,他們玩得正濃,忽見日頭偏西,才想撫摸安宿,但於荒郊曠野,前不沾村,後無客店,正在為難之際,遙見山林間有一小院,忙上前求宿。有一家人把他們引見一位鬚髮皓白的老丈。眾人道明來意。老丈即命備餐款待。


八人自恃才高,見廳上掛著字畫,卻大肆評頭品足。老丈有點不悅,命人抬了一缸墨汁,請八人當即揮毫,須寫完墨汁後才入席就餐。這一來,把八人難住了。還是黃奇遇急中生智,他向主人要來一團破布,走到院子中,用布團蘸著墨汁,爬上梯子,在牆上寫「龍飛鳳舞」四個大字。寫至於「舞」字最後一豎筆時,他隨著梯子猛滑滑下來,那一筆更是剛健有力。老丈暗暗稱許。


席間,有兩個穿著官宦便服的中年人送菜上桌,兩個青年書生頻為客人把酒。廳前又有兩個武士把守著。這一異乎尋常的情景,使郭之奇狐疑起來,忽見端上一盤大魚,那魚目上貼著一片圓形的紅紙。他心裡—愕,恍然大悟,立刻站了起來,用牙箸把魚目一撬,語含深意地說:「有眼無珠,不識泰山!」然後走到老丈面前敬酒,表示歉意,其他七人也都領會郭之奇之意,齊齊起立敬酒。老丈頷首微笑,請大家坐下。

經請問主人一家的身份,方知老丈曾為朝廷宰相,因告老致仕,在此結廬隱居。兩個中年的—是其次子,現任吏部侍郎;一是其季子,乃當朝御史中丞。兩個青年的—是其長孫,乃前科狀元;一是其次孫;乃前科探花。兩個武士一是其幼子,現任九門提督;一是其女婿,現任錦衣衛指揮使。八人一聽,都為震驚,想起早間傲慢之舉,真是班門弄斧,可笑無知,頓時惶恐不安。俗話說:「宰相肚內好撐船。」那老相爺見他們再三賠罪,再也不與計較,言談之間,又見他們確有才學,乃係國家棟樑之材。隔天臨別時,老相爺寫了幾封書信,讓他們於京師拜會當朝名宦大人,推薦他們,今後或可大用。


後來,這八位潮州舉子,—同考中了戊辰科進士,時稱「潮州八賢」,為潮州爭得無限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