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民進,生日快樂

2019-12-30   團結報黨派e家

今天(2019年12月30日)是民進74歲生日!讓我們一起祝民進生日快樂!

「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推出「科普」大禮包,帶大家了解民進,為民進慶生!

您可以在文後留言寫下您對民進的生日祝福!

民進中央現在的辦公大樓

民進簡介

全稱:中國民主促進會

簡稱:民進

成立時間:1945年12月30日

成立地點:上海

主要成員: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傳媒以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

黨派性質: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基本職能: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

優良傳統: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

現任主席:蔡達峰

組織現狀:截至2018年底,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市縣級組織329個,基層委員會308個,總支450個,支部8004個,小組108個,會員17萬餘人。

注意!!!小編鄭重提醒,千萬不要混淆了「民進」與「民進黨」!

「民進」與「民進黨」的三個不同

名稱不同

「民進」全稱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台灣「民進黨」全稱是「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

成立時間、地點不同

民進於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

台灣民進黨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灣成立;

在兩岸關係上的政治主張不同

民進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並寫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章程》;

台灣民進黨的主張是「台獨」,有「台獨」綱領。

民進成立背景

民進創始人是抗日戰爭時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出版界進步知識分子和工商界愛國人士,主要有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朴初、雷潔瓊、鄭振鐸、柯靈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

在抗戰時期,他們與中國共產黨人一起,堅持抗日救亡鬥爭。抗戰勝利後,他們積極參加反內戰、爭和平,反獨裁、爭民主的愛國民主運動,於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個以「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的政治組織,定名為中國民主促進會。

民進成立舊址:上海市黃浦區陝西南路235號

民進的重要貢獻

民進成立後,先後發表了《對於時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還政於民,立即停止內戰、保障人民自由權利等政治主張。為了擴大和平民主力量,民進聯絡和團結上海68個主要群眾團體組織,組成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

1946年6月23日,民進參與發起並組織在上海北火車站舉行的十萬群眾反內戰大會,民進領導人馬敘倫、雷潔瓊等參加赴南京請願的和平代表團,在震驚全國的「下關事件」中,用鮮血寫就對祖國和民族的耿耿衷心。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民進積極響應和擁護,並提出了《中國民主促進會擬提出於政治協商會議之行動公約及政治綱領》,為新政協召開建言獻策,參加了新政協的籌備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制定,參與了中央人民政府組建和部分領導工作,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新中國賦予民進新的歷史使命、廣闊舞台和發展機遇。民進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精誠合作,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在新中國建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寶貴經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國歷史中譜寫了絢麗的篇章。

民進歷任領導人和主席

民進成立之初的領導機構稱理事會,第一屆(1946.1-1947.2)、第二屆(1947.2-1950.4)。理事會設常務理事、理事、候補理事。

第一屆常務理事有馬敘倫、陳巳生、王紹鏊、林漢達 、許廣平(1946.3增選)。

第二屆常務理事有馬敘倫、王紹鏊、許廣平。

第三屆中央理事會(1950.4- 1956.8),設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主席為馬敘倫。

從第四屆開始,中央領導機構稱中央委員會,主席為馬敘倫。第五屆至第十四屆,民進中央主席分別為馬敘倫、周建人、葉聖陶、雷潔瓊、許嘉璐、嚴雋琪、蔡達峰。現任民進中央主席為蔡達峰。

馬敘倫(任職時間:1950—1966)

周建人(任職時間:1966—1984)

葉聖陶(任職時間:1984—1987)

雷潔瓊(任職時間:1987—1997)

許嘉璐(任職時間:1997—2007)

嚴雋琪(任職時間:2007—2017)

蔡達峰(任職時間:2017—今)

民進中央現任領導人

主席:蔡達峰

常務副主席:劉新成

副主席:朱永新、姚愛興、衛小春、張雨東、王剛、陶凱元、龐麗娟、黃震、高友東

與中共老一輩領導人的交往佳話

民進領導人與中共老一輩領導人之間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交往佳話。

毛澤東給馬敘倫的兩封信

1950年6月,時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部長馬敘倫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毛澤東、周恩來都親臨會議。會議期間,馬敘倫看到一份反映學生健康水準有所下降的報告,非常著急,便在會議休息時,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知道後,旋即指示:「健康第一。」

同年6月19日,毛澤東又寫了封信給馬敘倫,提出「此事宜速解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

1951年1月11日,毛澤東得到中共華東局打來的一份電報,其中也提到有關學生的健康問題,於是他又給馬敘倫寫了一信,信雲「此問題深值注意,提議採取行政步驟,具體地解決此問題。」

雷潔瓊與毛澤東的第一次見面

1949年1月中旬,雷潔瓊夫婦與民主同盟成員費孝通、張東蓀一行四人由解放軍戰士護送,前往中共中央駐地西柏坡。到達西柏坡後,毛澤東、劉少奇 、周恩來、朱德等人與他們共進晚餐。飯後,毛澤東邀請雷潔瓊一行到辦公室暢談,談及當 時形勢、愛國民主人士情況等,一直到深夜。

這是雷潔瓊與毛澤東的第一次見面,後來她在回憶文章中說:「毛主席的話使我受到了極大的啟發和深刻的教育,認清了民主黨派的政治方向,更堅定了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續參加愛國民主運動的決心。我始終銘記這番話, 實踐著這番話。」

周恩來稱趙朴初是「國寶」

1951年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三反」運動。趙朴初曾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副主席,經手了巨額慈善捐款和救濟物資,包括交涉「接收」了美國援華的全部物資,因此,中央人民政府、中共華東局和上海市均派工作組檢查他的工作。

經過審查,趙朴初經手的款項和物資的來龍去脈非常清楚。周恩來知道後,稱讚說:「趙朴初是國家的寶貝啊!」此後,便有了趙朴初是「國寶」的說法。

哪些人可以加入民進

民進章程第一章第九條指出,組織發展堅持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知識分子為主、以大中城市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為主的原則。發展會員要注重質量,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持發展與鞏固相結合、有計劃穩步發展的方針。

民進章程第二章第十五條指出,申請加入本會,應由本人提出申請並填寫入會申請表,兩名會員介紹,經組織培養考察,由支部會員大會或支部委員會討論通過,未設支部的基層委員會由其領導班子討論通過,報省轄市或省級組織批准,並逐級上報中央備案。中央和省級組織必要時可以直接發展會員。

民進中央機關機構設置

民進中央機關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設有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參政議政部、社會服務部、研究室、機關服務中心等職能部門。

民進中央還有9個專委會,分別為:教育委員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出版和傳媒委員會、科技醫衛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婦女兒童委員會、聯絡委員會。

民進做過哪些有影響的事兒

民進與國歌、國慶日

作為新政協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小組的組長,馬敘倫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暫代國歌,他還提議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這兩項建議最終都獲 得通過。

民進與教師節

1981年11月,在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葉聖陶、雷潔瓊等民進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率先在國家政治舞台發出設 立教師節的呼聲。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民進與王府井新華書店

1994年,因王府井大街改擴建工程,當時全國最大的書店王府 井新華書店的「存留」成為熱點。民進領導在《光明日報》發表《我們呼籲》一文,要求為 新華書店留有相應的位置。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研究決定在原址附近建造新的 王府井新華書店。

民進與基本國策的確立

1998年11月民進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了《關於將節約、合理利 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確定為我國基本國策的建議》。來年3月,中共中央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把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確定為基本國策。

2019年11月7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表彰了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其中,民進中央和民進會員共有8件提案入選。這8件提案分別是——

此外,還有3件提案是民進會員馬敘倫、許廣平、趙朴初作為聯名提案人提交的。分別是——

歡迎留言,送上您對民進的生日祝福!

作者 _ 團結妹

本期編輯 _郭昊天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