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飛越廣東·汕頭篇》大型系列直播節目在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並機直播,汕頭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汕頭橄欖台同步轉播。節目長達一個鐘頭,小公園亭、樟林古港、海灣隧道、南澳「自然之門」等汕頭人倍感熟悉的景點都在節目中一一亮相,「超級工程」海灣隧道、華僑試驗區「歸谷」、廣澳港區也「霸氣登場」。
不少網友在觀看汕頭橄欖台的同步轉播後,紛紛發表評論表示內心的自豪與感動。橄欖台收穫網友評論近百條。「厲害了我的汕頭」「祝福汕頭」「汕頭加油」「一個小時的節目看不夠啊」「汕頭明天越來越好」……評論區「哇聲」一片,網友們為汕頭的發展點贊,期待汕頭更好的明天。
那麼,你真的了解汕頭嗎?通過這個「硬核」節目,我們也了解到很多關於汕頭的「冷知識」。土生土長的汕頭人們,你們都知道嗎?
南澳:都是「寶」
藏在南澳海底的「寶」——「南澳Ⅰ號」;經常出現在南澳海域的「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南澳出產的「寶」——南澳金貝、紫菜、宅魷……
除了海,南澳山上也有「寶。這裡的黃花山森林公園是全國唯一的海島森林公園,共有102科144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包括「植物活化石」竹柏、金絲楠木,因此黃花山也被譽為「海上天然植物園」。南澳還是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共有鳥類116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的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
來汕頭,必吃牛肉火鍋啦!
汕頭牛肉火鍋最出名,但一天消耗5萬多公斤牛肉的汕頭,卻沒有養牛的傳統。汕頭牛肉火鍋食材來自幾百公里外的西南山地。潮汕人對牛的分解比工業化屠宰更加精細,一頭牛隻有百分之三十的肉能做火鍋料,並且被分解出十多個不同部位。為了保持牛肉的新鮮,有講究的店家從屠宰到涮鍋一般不超過4小時。你看這跳動的牛肉,就知道它有多新鮮了。
在歷史上,潮汕並沒有養牛的傳統,牛肉火鍋的吃法源自客家,近30年來,經過不斷改良,成為潮汕地區的代表風味。如今,僅汕頭市就有兩百多家牛肉火鍋店,汕頭一天要消耗的牛肉量是5萬多公斤。而汕頭人對待牛肉的最高禮遇,就藏在這牛肉火鍋中了。
嫦娥四號其中也有汕頭力量!
登月、探測,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工程,容不得半點馬虎。打個比方,我們在地球上,要讓這台月球探測車向東偏南60度方向前進10米,並運用車載廣角鏡頭向上傾斜30度仰拍一張月球表面的照片,此時就要先通過系統進行模擬,綜合事先採集的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風速、阻力等各種數據進行分析,把即將發生的過程預演一遍,預演成功後才能生成指令集發送給月球探測車,開始實際操作。
汕頭的一家科技企業——廣東航宇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大數據與可視化技術,保障了「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能夠快速模擬出嫦娥四號在遙遠的38.4萬公里外月球背面上的運行情況,也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地球與月球背面的測控通信等貢獻了中國力量。
汕頭「病毒獵人」
要在病毒前面攔截它,而不是追逐它。說到流感,人人都會避之不及。特別是那些以字母和數字為代號的流感病毒聽起來就讓人緊張,比如H7N9。但你知道嗎?最先發現H7N9病毒來源的人,就在汕頭。
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所長管軼教授帶領團隊參與的「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在節目中,管軼教授這樣談道:「我們直接鑑定出這個病毒是在雞的上呼吸道繁殖的。發現這個來源的意義是可以幫助我們把它控制。傳染病雖然是厲害,但是你一旦發現它的源頭,從它的源頭管理,我們人就安全了。不能追著病毒屁股後面,我們要在前面攔截它。」
管軼教授帶領的團隊,20年如一日,專注病毒學研究。來到汕頭,管軼教授說,在第二故鄉汕頭,同樣「做出世界一流的學問來」。
「世界超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
你知道海灣隧道是「世界超級工程」。
但你知道這有多難建嗎?汕頭海灣隧道是目前國內最大直徑斷面過海盾構隧道。
汕頭海灣隧道工程被業界譽為世界級挑戰工程,主要是因為隧道處於8度高地震烈度區的海底,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帶領的專家團隊專門為海灣隧道工程設計了抗震技術解決方案,創新設置了抗震節點等措施,採用了形狀記憶合金等新型減震材料。這項措施在國內同類高烈度地震區隧道建設也提供了更多的借鑑意義。
壯麗七十年,闊步新時代。
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腳步,
汕頭在探索中不斷發展,行穩致遠,
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汕頭的未來,有你有我,讓我們共同創建!
來源:汕頭橄欖台(橄欖小編:鬆鬆)
覺得「汕小布」發的這篇文章值得推薦
請點這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