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莫名地有點懷念起當初高中上學的日子,於是便趁著下班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紅旗中學,順便去附近的夜市逛了逛,發現自己曾經經常光顧的那家米線店,依然維持著我當初剛來的樣子,生意火爆,座無虛席。
夜市裡一家
火爆十多年的店
作為紅旗中學的學生,如果沒有逛過夜市,那麼可以說你在紅旗的這三年是缺少了點什麼的。如果逛了夜市,卻沒有吃上一碗徐春華米線,那麼你的夜市之行也是不完整的。
小編來到的時候,老闆正在忙的不可開交,這個客人要兩碗米線,那個客人要一碗娃娃魚,老闆手上的動作就沒停止過。小編剛想點上一碗米線,還沒喊出聲,不知道從哪竄出來個顧客,說:「老闆,來兩碗米線。」
在點完之後,一般都是顧客自己過來把盛好的米線端走,不是因為服務態度不好,而是因為老闆始終在忙著準備下一碗,根本騰不出手來。
餐車前一塊小小的方寸之地圍滿了前來吃米線或娃娃魚的顧客,有顧客在夾上一筷子米線時,還沒到嘴,就先被旁邊的人給碰掉了。
從成捆的塑料袋就能看出老闆的生意有多火爆,一整箱子已經套上塑料袋的碗隨時「整裝待發」。聽幫工說,每隔兩天就要去批發一次。
米線和娃娃魚
都是食客的最愛
雖然老闆最早是賣的娃娃魚,但如今,米線卻成為了她家的招牌。小編猜測湯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聽老闆介紹,米線的湯底是用骨頭湯和老母雞湯摻在一起熬制的,大約要熬上3個小時,湯麵上還泛著一層油花,直接舀起一大瓢,澆在米線上,鮮味瞬間就飄散出來了。
米線上鋪上一層小蝦米,小編自己還會再用勺子挖點兒老闆手工調製的辣椒油,再倒上點醋,味蕾一下子就變得蠢蠢欲動了。
一口下去,就能吃到米線的筋道還有酸辣的味道,一筷子接著一筷子,吃到停不下來。
吃到最後,連鮮味十足的湯底也被小編喝的乾乾淨淨,而大多數顧客的碗最後都是這個樣子。
友情提示一下,小碗可能不夠,小編一般直接是中碗起步。
娃娃魚的原料則是紅芋粉,做出來的娃娃魚晶瑩剔透,而且還極為滑溜,「嗞溜」一口,一大勺娃娃魚直接就滑進了嘴裡。
娃娃魚的辣椒和米線的辣椒有點兒不一樣,娃娃魚的辣椒是用小尖椒搗碎以後做成辣椒汁,辣的感覺要更加強烈,反正小編放了一勺後就已經辣到說不出話了。
但這並不影響娃娃魚爽滑的口感,再放上一點榨菜,澆上一點兒醋,小編直接端起碗來就開始吸溜。小編大約只用了2分鐘,一碗娃娃魚就只能看見碗底殘留的幾粒榨菜了。
雖然米線和娃娃魚的味道滿分,但美中不足的是,小攤的環境還是稍顯雜亂,可以再改善一下。
十三年不變的堅守
當初為了生活 如今已成為習慣
小編打聽了一下,老闆最早是在1991年開始做娃娃魚,那時是在蓮池小學附近,直到2005年,老闆才正式「入駐」紅旗夜市,而這一待就是13年。
當初為了生活,而選擇了擺攤賣米線。而現在,兩個孩子早已工作,生活的壓力已經不復存在,如今繼續在夜市擺攤,只是生活的習慣罷了,就如吃飯喝水一般。
每天下午5點左右是老闆的出攤時間,此時的夜市尚不算熱鬧,到了6點以後,才是真正忙碌的時刻,一直要到晚上11點,老闆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小編臨走時,已經是夜裡將近10點了,而此時,依然陸續有食客前來品嘗米線,靠的全是那口口相傳的不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