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帶頭大哥嵇康的狂狷人格:越名教而任自然

2020-06-19     好玩的國學

原標題:竹林七賢帶頭大哥嵇康的狂狷人格: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晉時代多狂人,多帥哥,多酒徒,多音樂家,多哲學家,但能將當時所有最牛的名士集中在一起的,就是以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了。

「竹林七賢」是當時最狂的男子天團、最牛的名士組合,他們中有狂醉不知歸路,號稱「死便埋我」的酒鬼劉伶;有號稱是天下第一名士,喊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喜歡打鐵一身腱子肉閃閃發光的嵇康;有最為蔑視立法離經叛道卻又深情款款謹言慎行的哲學家阮籍;有摟著豬一起狂飲大醉的,阮籍的侄子音樂大師阮咸;有嵇康的小跟班,著名的莊子學研究大師向秀;有口談玄遠而心在魏闕官運亨通的山濤與王戎。

這幾位牛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名聞海內的大名士,更何況是七個大咖形成的組合了。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性格特點。

他們大多放縱不羈愛自由,不為名教禮法所拘,他們大多崇尚自然,喜愛悠遊山林之間,或長嘯或談玄,或飲酒作詩或操琴撫箏,整個魏晉時代的風流基本上都集中在他們的身上。

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竹林七賢」都是讓人最心馳神往的男子天團,因為他們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命的所有的想像:性感與優雅,放蕩與不羈。他們是撕心裂肺的搖滾歌手;他們是口談玄遠的眼神憂鬱的哲學家;他們是狂飲爛醉的性情中人;他們是操琴撫箏白衣飄飄的文藝青年。

因為共同的愛好,「竹林七賢」走到了一起,又因為生命的偶然遇合與價值觀的不同,他們分道揚鑣,走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命路徑。雖然結局不同,但竹林七賢身上體現出的狂狷人格卻讓人心馳神往。

竹林七賢的帶頭大哥是嵇康。嵇康集反體制的哲學家、音樂家、玄學家、詩人於一體,是當時一等一的名士。嵇康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是那種有陽剛之美的帥,他喜歡在自家院子外的一棵大樹下,與另外一個名士向秀打鐵,向秀拉風箱,嵇康揮舞錘子打鐵,汗滴在古銅色的胸肌上閃閃發光,這讓圍觀的人們如痴如醉。能將一場艱苦的勞動變成具有娛樂色彩的審美體驗的,大概只有嵇康了。

嵇康的這種氣質,在魏晉時代普遍喜歡白瘦病態美的時代絕對是一個異類,他的美超凡脫俗,當時被名士評價為「岩岩若孤松之獨立,俄俄若玉山之將崩」嵇康是才華絕倫的音樂大師,他的《風入松》《廣陵散》,被稱為稀世之音。嵇康是詩人中最具自由精神傲岸人格的人,他是引領竹林玄學清談的哲學家,但因為性格桀驁不屈,最終為司馬氏所殺。

嵇康在帥氣的外表下,還有一顆傲岸的心,在行刑隊即將舉起屠刀的中午的陽光下,嵇康神色散淡地要來心愛的古琴,說袁孝尼想要學廣陵散,我沒有教他,可惜《廣陵散》從此要成為千古絕唱了,彈奏一曲之後,在數千太學生和崇拜者撕心裂肺的呼喊之中,從容赴死。

嵇康的死,是魏晉黑暗時代「名士少有全者」的一個縮影。在嵇康的身上,既有「狂者進取」,也有「狷者有所不為也」,他是如莊子一樣集狂狷人格於一體的哲學家。嵇康所處的時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戰亂的時代,也是人性黑暗物慾橫流的時代,更是生命「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朝不保夕的時代。

嵇康一方面心懷剛腸熱,揭露和諷刺那個黑暗的時代,擺出一副決不妥協從容赴死的姿態,抵抗虛偽的世俗生活,這是一個偉大的狂者,他勇敢地喊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號,希望人們能超越儒家的各種倫理綱常束縛,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這也成為魏晉時代知識分子常常心馳神往加以踐行的價值觀。

另一方面,嵇康將他一生鍾愛的音樂融入了他的人生。他的一生完全是音樂化的人生,是藝術化的人生。他用「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的高遠的美,以超塵絕俗的人生態度,去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命,雖然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這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哲學,卻成為魏晉時代人性解放的起點。

嵇康引領了一個追求生命的厚度、追求生命的自由的人性覺醒的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wGOynIBnkjnB-0zXY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