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3點,浙江省舉行第十八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雪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李武傑、嘉興市南湖區駐企(敏實集團)服務員董李軍介紹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並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2月12日0-24時,浙江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4例,新增出院病例48例。截至2月12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145例,現有重症病例79例(其中危重31例),累計出院327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4908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593人,尚有11356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點擊詳情》》》
孫黎明通報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目前全省除無病例的12個縣(市、區)外,連續5天無新增病例的縣(市、區)有47個;連續4天無新增病例的縣(市、區)有51個;連續3天無新增病例的縣(市、區)有55個。
浙江省在疫情防控中,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實施「五色圖」對縣域疫情情況進行風險評估,制定浙江省縣域疫情風險地圖。
//
浙江「五色圖」評估結果更新
37縣(市、區)風險下調
//
2月9日,是首次對全省縣域疫情進行「五色圖」分析。點擊查看《樂清高風險,12個縣(市、區)較高風險,浙江採用「五色法」評估疫情風險》
當時數據顯示,高風險的縣(市、區)為1個,較高風險的縣(市、區)為12個,中風險的縣(市、區)為12個,較低風險的縣(市、區)為53個,從未發生疫情的低風險縣(市、區)為12個。
2月12日是進行動態評估,以近一周新發病例數和聚集性疫情發生情況,評估各縣(市、區)疫情是否穩定,以及疫情發展趨勢是否趨好。本次評估,有一個橙色風險地區平陽縣經評估,下調為黃色風險;36個藍色風險地區下調為綠色風險地區,形成了新的「五色圖」。
浙江省縣域疫情風險地圖(2月12日)
評估結果顯示
高風險的縣(市、區)1個;
較高風險的縣(市、區)11個;
中風險的縣(市、區)13個;
較低風險的縣(市、區)17個;
低風險的縣(市、區)48個。
12日圖中,綠色板塊大大增加;
37個風險下調的縣(市、區)中
連續6-10天無病例報告的有17個;
連續11-14天無病例報告的有13個;
連續15天以上無病例報告的有7個。
採用「五色圖」對各縣(市、區)疫情情況進行風險評估,主要目的:便於全面掌握全省疫情動態;為科學精準有效防控提供依據;為全省復工復產提供有效宏觀引導。下一步浙江將根據疫情情況,動態實時更新數據,及時發布。
從近期數據來看,新增確診病人總體呈下降趨勢,出院人數在不斷增加中。其中,新增確診病例從1月29日132人到2月12日14人。2月8日,浙江省出院人數首次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數,2月10-12日連續三天出院人數大幅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數。目前,全省累計出院人數327例,在院救治人數為818人。
總體上看,當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勢逐步趨明向穩,但仍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我們要繼續牢牢抓住阻斷和救治這兩個關鍵點,把各項舉措進一步落細落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浙江正推廣實施「健康碼」機制
//
同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精準防控,保障群眾正常出行,浙江正在推廣實施「健康碼」機制。「健康碼」系個人自行在線申報、填寫真實信息情況,經後台審核生成屬於本人的二維碼,作為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目前,各市正在加快建設推廣「健康碼」,全省還將建設「健康碼」共享平台,實現一次申報、動態管理、跨域互認、全省通用。
會上,幾位相關負責人還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付出非常多努力,我省在加強醫務人員及其家屬關心關愛方面,出台了哪些措施?
孫黎明: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關心關懷一線醫務人員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2月11日我省制定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冠肺炎防治一線醫務人員、援鄂醫療隊員及家屬保障工作》的通知,重點對醫務人員關心關愛措施,主要從四個方面做好保障:
一、生活保障。動員社會力量,組織發動志願者,或安排專門人員,對一線醫務人員、援鄂醫療人員及其家屬開展慰問,積極協調解決他們的需求和困難,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必要的隔離場所,確保醫務人員有充分睡眠和飲食,並保障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基本生活用品的供給,落實臨時性工作補助、出差補助等措施。
二、激勵保障。注重在一線發現和培養使用表現優秀人員,對表現突出的,在發展入黨、晉升職稱等方面優先考慮。
三、人文保障。為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建立溝通聯絡機制,讓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互相支持鼓勵,構築戰勝病毒的信心和決心。儘量不安排雙職工醫務工作者同時到一線工作,儘可能使他們能兼顧家庭,主動開展談心疏導,減少心理焦慮,給予積極的精神關懷。
四、安全保障。做好對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系列防控用品的配給,對有交通困難的醫務人員及其家屬,提供必要幫助,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各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對於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
我們組建專人專班,建立工作檯帳,及時統籌協調一線醫務人員、援鄂醫療隊員及其家屬的服務保障問題,能夠確保各項保障措施全面落實到位。同時加大發掘和宣傳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的力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及時性的表彰,增強社會正能量。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隨著返工返崗返學三返高峰的來臨,會不會出現米、面、油的供應緊張或者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
李武傑:全省糧食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可以轉告家人:超市有米,安心不急。目前,全省糧食可供包括口糧、私聊、工業用料在內的各類消費114天,食用油可供消費76天,我省糧食安全保障基礎比較紮實,不會出現米、面、油供應緊張和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
1、地方儲備逐額到位。我省儲備糧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成熟安全,可保障全省城鄉居民約半年時間的口糧消費,這是糧食保供穩價的堅強後盾。
2、社會庫存正常供需。截至昨日,社會糧食庫存206萬噸、成品糧27萬噸、食用油20萬噸。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和相關糧食企業立克困難、外調糧源、內服產能,市場供應正常,這是糧食保供穩價的可靠前哨。
3、省外糧源備用較足。我省在東北和有關周邊省份等12個糧食主產區建立了442萬畝糧源基地和61個糧食加工儲存基地,隨時可以向省內調用糧食,這是糧食保供穩價的有效渠道。
4、糧食價格走勢平穩。從市場接受的數據來看,疫情發生前後,米、面等糧食主要的品種價格環比基本持平,在此請全省人民放心,我省糧油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價格也是基本平穩的。
同時提醒大家,按需理性購買,避免大米、麵粉等存放時間較長導致發霉、變質等問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為更好地服務保障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下一步我省將會採取哪些舉措?
李武傑: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各級糧食部門嚴格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腦責任制要求,糧食保供穩價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將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省外糧源採購。充分利用省糧食運費調入補貼等政策槓桿,鼓勵支持省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糧油批發市場到東北、江蘇、安徽等糧食主產區加快採購調糧進度。
二、紮實推進復工復產。將會同省經信廳下發第二批省糧食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與三服務相結合,紮實推進糧油企業分批次、有序受控復工,儘快恢復我省糧油的加工能力。
三、加大糧食調用協調。加強與省交通運輸、公安和產區的糧食物資部門溝通協調,合力幫助糧食經營主體解決省內、省際間的運輸問題。
四、合理留出儲備糧源。安排各地結合實際,合理留出一定的儲備糧進行應急加工,實現、實施定點、定向加工投放。
五、加強市場監測監管。進一步加大預警監測力度和頻率,隨時掌握糧食供應、庫存和價格動態變化等情況。準確測算糧源可供天數,做好應急預案等各項準備工作,同時,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糧油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哄抬哄搶、串通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糧油市場流通和供應秩序穩定。
六、建立省內幫扶機制。建立相鄰地區糧食互借互幫的協同保障機制,支持幫助溫州、台州等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做好糧食供應穩價工作。
目前口罩防護需求急劇上升,請問市場監管部門在質量和幫扶上主要有哪些考慮?
張雪林:省委省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組織指揮協調全省口罩生產流通工作。市場監管局作為成員單位,主要工作是發揮我們在口罩技術標準、質量管控、產品檢驗、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查處哄抬口罩價格等方面的作用,助力保供應、保質量、保價格。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處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案件812件,假冒偽劣物品及問題口罩等464萬餘只。
當前,全省口罩生產企業都在滿負荷生產,但還存在著缺口,在調研的基礎上,口罩工作專班確定了一批有條件、有意願從事口罩生產的紡織服裝企業生產口罩。我們專門組建口罩企業服務工作組,技術、攻關、檢驗、服務、指導等5個小組,為企業提供技術工藝的指導。
企業可以通過「浙里檢」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直接送檢樣品,不需要專門送樣品上門,一次不跑檢測報告就到家。同時,我們對企業轉產後的產品,全部提供免費的檢測服務,組織力量加班加點,當日就提供檢測結果。近三天,我們已減免100多萬元檢測費,提供技術標準的諮詢200多次,檢測口罩企業送來的口罩是173批次,滿足運行期間企業的需求。
省委省政府出台扶持企業恢復生產的30條意見,其中有7條涉及企業優惠政策,為了確保這些優惠政策落地,請問市場監管部門下一步在涉企收費監督檢查方面會有哪些舉措?
張雪林:從目前情況看,涉企違規收費行為仍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存在,阻礙降本減負政策紅利的充分釋放。下一步,我們將按照2月1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全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30條意見當中,涉及企業收費優惠政策,強化監督檢查,具體在這四方面強化:
一、強化執法檢查。聚焦降低融資擔保費,用足用好相關措施,降低企業用水、電、氣的成本,降低高空運輸費、房屋租金等,開展涉企收費和價格專項檢查,推進行政審批中間收費行為的治理,對一切不按規定執行的涉企收費和價格的政策,加重企業負擔的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從嚴懲處,絕不姑息。
二、強化執法威懾。對違規收費行為集中的重點領域開展回頭看,堅決曝光一批屢查屢犯,查而不改,亂收費矛盾突出的部門和行為。
三、強化定點監測。進一步擴大企業消費負擔監測定點覆蓋範圍,去年500家,今年再增加500家,共1000家作為企業負擔監測點,及時發現違規收費現象,嚴查嚴打,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四、強化行政問責。建立涉企違規行政問責制度,對政策界限明晰仍頂峰違規的案件提請紀檢監察部門的介入,依規嚴肅問責。
浙江法制報(首席記者 王索妮 記者 胡宗昊 記者 許金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tNqQHABgx9BqZZISE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