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法律構建丨廣受爭議下熱度倍增

2019-07-24     船長看區塊鏈

本文共計1063字,預計閱讀時間1分鐘。

截止目前,西歐和北美兩個區域對比特幣最為開放;俄羅斯與中國則對其監管更為嚴格。全球264個國家中,有近半數的國家對比特幣不施加限制,其中更有十幾個國家將比特幣合法化。當然,也有100個左右的國家對比特幣態度不明確。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一直以來都廣受爭議,是各國央行關注的焦點,除了市場這雙無形之手的操控,還需要政府這隻有形之手去引導和規範,不然只會將風險放大,為經濟埋下隱患。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分為支持、抵制、謹慎支持三種態度。

1

以歐洲為例

1、歐洲央行表示管理加密貨幣並非他們指責,而來自各個國家的央行官員對此事也保持沉默,歐盟或面臨加密貨幣監管的長期缺失;

2、德國是首個承認比特幣合作的國家,但只將其認定為可以被用於多方結算的"私人貨幣";

3、英國對加密貨幣較友好,官方對其採取了積極應對的態度,認為未來前景明朗;

4、俄羅斯曾從明文規定視比特幣為非法行為,後政策鼓勵並支持"挖礦",如今合法化相關市場和行為。

2

以大洋洲為例

1、澳大利亞一度被認為是對比特幣最"友好"的國家,相關稅務部門還將其正式列入了現有的立法架構。

3

以北美洲為例

1、美國眾議院舉辦過加密貨幣的聽證會,各州對加密貨幣態度不一,整體是積極明確的,總體而言則實行牌照化管理,是少數對加密貨幣進行系統化法律監管的國家之一;

2、加拿大成為第一個批准成立獨家比特幣共同基金的政府,但同時當局開始對金融機構的加密貨幣交易進行嚴格審查,並開啟監管。

4

以亞洲為例

1、日本對加密貨幣很推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在日本的支付手段合法性得到官方承認;

2、韓國作為數字貨幣交易規模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不僅取消對ICO的禁令,還允許一定條件下的代幣銷售;

3、中國是典型的對加密貨幣嚴格監管的國家之一;

4、新加坡起初實行不干預原則,如今則加強管制加密貨幣中介機構,如交易所和匯款運營商,遵守反洗錢規定、打擊恐怖主義資助行為,搭建了安全的監管框架來保護用戶;

5、印度政府委員會宣布支持監管比特幣成立專門的任務組,創建監管框架計劃短期內全面完成比特幣的合法化。

加密貨幣成功前必要大起大落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本是同根生,但如今朝著各自方向發展,被不同人群所追捧。如今,有約半數的國家仍對比特幣的合法性持觀望態度。若他們對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明確作出限制或開放時,全球格局將迎來新變化,這種變化會對整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市場帶來影響巨大的新的走勢。這種走勢是好是壞,影響又究竟有多大,還取決於加密貨幣資深內在的發展動力,以及各國政府對它的外在態度。或許,加密貨幣想要成功,就必須經歷被禁止或批判的挫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fezJ2wBmyVoG_1ZAG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