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線丨「我覺得最可悲的事情」

2020-01-07     直新聞

元旦剛過,新春將至。這在過往是香港的旺季,但今年卻不樂觀。

2019年動盪的「後坐力」可能遠超想像。業界擔心春節過後,香港會出現倒閉潮,倒閉潮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失業。經濟環境堪憂,年輕人的出路可能比以往更加艱難,惡性循環的隱憂並非空穴來風。

2020,香港怎麼辦?

日前,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專訪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葉國謙認為,目前香港經濟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如果還不能止暴制亂,倒閉潮就很可能出現。對於香港的年輕人現狀,葉國謙感到失望,但他認為不能夠絕望,年輕人的問題是複雜的,需要多方面去關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


以下為採訪文字實錄。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香港新的一年該如何重新出發?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過往香港的成功也是法治社會的成功,但現在這種成功褪了色,很多時候我和國際友人或者內地同胞說,過往每個香港市民都知道自己有什麼責任,比如過馬路沖紅燈會有什麼後果,大家都是知道的,要守法。但到了今天,有人認為用暴力、破壞、打爛公共設施的手法去表達、去爭取(想要的),這種破壞法治的手法是最大的危害。

所以香港社會該如何重整?是要所有香港市民一起去想。香港號稱一個民主自由的地方,民主和自由就是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包括政見,在過去的香港的確是這樣的。

對於現在社會出現的偏頗,是非不分的謠言,政府需要去面對、要用以正視聽的方式讓市民清楚的了解。我也留意到警方在四點鐘有個記者會,將警方的情況向市民清楚的解釋,逐步闢謠。像有人說太子站裡面死了六七個人,這樣的謠言真的有不少人相信;又有人說外面有很多浮屍,就算有人出來澄清,都有人相信。社會的某個階段那種失去理智的心態,是這場風波到今天為止,我覺得是最可悲的事情。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民建聯目前作為區議會的在野黨,未來該如何向政府更好的獻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立法會我們目前還是最大黨,但區議會確實失去了不少議席,這個變化當然很大,民建聯都面臨一個寒冬期,一方面選舉的挫敗讓正在服務的基層議員服務的平台沒有了,這個我們看到了,也意識到了,但作為民建聯,我們所經歷的挫折和風浪也不少,我自己是創黨的成員,由成立到今天,剛開始創黨有54人,到今天有三萬多名成員。

香港本身是一個行政主導的體制,無論是立法會議員、區議員都好,都是監察政府的角色,同時也是建設者,和特區政府一起去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對於今天這個局勢的轉變,年輕人可能沒經歷過,但我們這一輩在過往都經歷過。我們自己知道困難,但面對困難,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初衷,有自己的理念,真的想讓香港好。有的平台沒有了,就不等於服務終止了。反而我們自己應該主動地透過別的途徑增加服務市民的渠道。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香港經濟目前也面臨一個風雨困難期,今年2020年會有好轉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很多的經商朋友都提到,對現在香港經濟存有很大的隱憂,過了農曆新年後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倒閉潮。為什麼現在暫時看不到呢?現在是聖誕假期、元旦這幾個最好的經濟活動的時間,大家希望在這段時間內多做點生意,抵消之前幾個月的經濟損失。但看起來也不樂觀,等挨過這段時間後,如果還不能止暴制亂,倒閉潮就很可能出現。所以香港經濟存在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加上剛才我提到的,香港的法治秩序受到影響,現在的動盪、暴力影響了投資人士來香港投資和金融活動的信心,這些都會浮現出來。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香港今年的經濟環境這麼困難,年輕人的出路是否也比以往更加艱難?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我也年輕過。年輕人是有理想和期望的。對社會的現象會有自己的想法,覺得我們都是人,為何你有我沒有,看到不公平的現象就會強烈地表達出來,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內都經歷過。所以這次很多還在讀書的年輕人採取一些非常暴力的行為,這是非常可惜的。年輕人的這種衝動,被人莫名其妙的洗了腦,所造成的破壞程度是不可想像的,包括破壞地鐵、商場裡的公共設施,他們反而覺得自己是在「救香港」,這樣的歪理充斥著社會。對於年輕人現在這種狀況、這種錯誤的歪理,我們需要時間逐步耐心地去改善他們。

當然去破壞、犯法的行為是必須要嚴懲的。這也是一種教訓、一種阻嚇。而且現在的教育機構特別是中學大學,教師都有責任給學生正確的觀點。當然我知道現在有的教師是非常「黃」的,鼓動學生出去搞破壞,這有違作為教師的道德。我也有注意到,香港教育局現在對這種現象有比較強硬的措施應對,加上大家需要一起努力,和暴力一定要割席。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之前也有人士說香港年輕人沒有未來、沒有競爭力,要放棄他們,這個您贊成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這個我不贊成。我們看到現在年輕人現在的狀況很失望,但是不能絕望。我們也有責任,畢竟他們是香港的下一代。他們因為衝動做錯了事,我們不能放棄他們,都應該用耐心的態度去改變他們,雖然這個改變是困難的,沒這麼容易。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有人說這些年來和其他地方比,香港的年輕人逐漸喪失了競爭力,在您看來是否真的差了很多?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我反而覺得香港的年輕人都被縱壞了。我們看到內地的年輕人奮發努力,有自己的目標。這是為什麼呢?內地很多地方高速發展,內地年輕人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努力,就沒有好的前景。但香港社會本身是一個富裕的社會,很多年輕人的家裡很遷就他們、溺愛他們,這就造成了他們自己向上奮發的精神不夠。再加上社會充滿了各種怨氣,時時都覺得政府做得不夠,給得不夠多,所以年輕人的問題是複雜的,需要多方面去關心的,從道德方面、品德教育多做一些教育,提升他們向上發奮的精神,這個很重要。我也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較頹廢,但我們也有責任去帶領他們。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現在香港出現「黃色經濟圈」現象,拒絕外來事物,能振興經濟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這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圈」不是那麼簡單地說同一理念的人走到一起,就能形成一個經濟圈子。從營商環境來看,這都是一個失敗的前提了。社會上有各種類型的人,如果做生意只是做單一生意,你說他能生存嗎?歷史上有沒有成功的?我這麼多年沒見過。做生意打開門,四海皆顧客,而不是說挑選客人,這是我的客人,那個是別人的客人。所謂的「黃色經濟圈」抗拒大灣區,但是大灣區是無法抗拒的。因為香港的發展是與整個中國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經濟區同一出路。就看看深圳吧,你是深圳衛視的你知道,現在深圳兩千萬人,GDP已經超過了香港的GDP,明顯地看到,我們一定要擴展周邊機遇,香港才有生存能力,才有發展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Xfvg28BMH2_cNUgYn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