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常用藥物解析

2020-06-14   壹生

原標題:鼻炎常用藥物解析

這篇文章介紹了兒童鼻炎(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以及一些臨床經驗,同樣適用於成人。

鼻用糖皮質激素

鼻用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腫作用。目前推薦使用第二代鼻部糖皮質激素,因為他們在體內基本檢測不到或者非常少,全身性副作用更小。

表1 常用鼻部糖皮質激素

  • 這樣做效果更好:

鼻用激素起效較快,12h即可起效,嚴重的可能需要幾天才起效。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前,先擤鼻涕,之後用海鹽水沖洗,數分鐘後再用鼻用糖皮質激素,這樣可以幫助激素髮揮療效。

  • 什麼時候停藥

療程2~4周,建議逐漸停藥。如果症狀緩解明顯,那麼就在使用1周後減半使用。如原來1側鼻孔1噴,使用1周後效果非常好,可改為隔日1噴,這樣效果也很好,1周後就可以按需使用了。如果調整過程中症狀加重,返回之前的使用方式。

  • 如何減輕不良反應

晨起噴藥為好,早上8~9點。如果一日2次,則早晚各一次。用完後漱口及飲水,避免激素沉積在口腔、咽喉部引起真菌感染。

鼻腔沖洗

  • 使用生理鹽水或高滲鹽水或生理性海水沖洗鼻腔,
  • 可有效緩解鼻黏膜急性期水腫、刺激鼻黏膜纖毛活性、增加鼻腔分泌物清除速率,並可以緩解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根據不同年齡患者的依從性,可以選擇沖洗、滴注或霧化的方式。
  • 用法為每日3~4次,持續2周。

抗組胺藥

過敏性鼻炎常見的鼻癢、噴嚏等症狀是由組胺引起的,抗組胺藥可以阻斷組胺的作用。抗組胺藥分為口服和鼻用,口服抗組胺藥推薦第2代,與一代(如氯苯那敏、賽庚啶等)相比,中樞抑制作用明顯減輕。

表2 常用抗組胺藥列表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常用的藥物是孟魯司特鈉,白三烯在組織充血、水腫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孟魯司特鈉可以起到減輕流鼻涕、鼻塞作用,但是對於止癢、減少噴嚏上效果稍差。晚上睡覺前使用,療程至少1月。

黏液促排劑

黏液促排劑可稀化呼吸道黏液並改善纖毛活性,如果兒童鼻涕濃稠,不易擤出,很適用。主要應用在慢性期,但對急性期也有效,予推薦使用,療程至少4周。常用的有氨溴索、羧甲司坦等。

鼻用減充血劑

該類藥物可改善鼻腔通氣和引流,通常情況下,鼻部充血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另外,鼻用減充血劑有藥物反彈作用,會導致充血更加嚴重,所以不是一線用藥。

對急性嚴重的鼻阻塞者,可適當間斷、短時間(7 d以內)使用低濃度鼻黏膜減充血劑,推薦使用低濃度麻黃鹼(0.5%)或鹽酸羥甲唑啉,禁止使用鹽酸萘甲唑啉(滴鼻凈)。

抗菌藥物

鼻竇炎明確細菌感染的時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時間越早越好,以口服給藥為主要途徑,不強調抗菌藥物聯合使用。如果有高熱等可選擇靜脈注射。常用的抗生素見下表:

表3 鼻-鼻竇炎急性感染常用抗生素

  • 一線藥物耐藥者,可選用第2代或第3代頭孢菌素。
  • 需要注意的是,初始治療方案使用48-72小時後症狀惡化的患者,或抗生素治療3~5天後症狀無改善的患者,推薦更換治療藥物。
  • 總結

以上是治療鼻炎的常用藥物,其中,細菌感染才使用抗菌藥物;嚴重鼻阻塞者才使用鼻用減充血劑,而且間斷、短時間(<7天)使用。其他可根據症狀單用或聯合用藥。

參考文獻:兒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竇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2014年制訂)